机动战士WS
分类: qsxs
                    那边之前也差不多这个数。可是现在,你想想会发生什么事。”
不用明说,风宇也明白,舰队估计要撤退了,而放出的铁球则是用来牵制UAC联邦军的,以便让战舰脱离战场。当然,新亚洲军这边也不会随便抛弃这些在前线作战的兵员,而会留下几艘运兵舰和驱逐舰拖后进行收容工作,但终归是九死一生的。
风宇心情复杂地看着慢条斯理安装机械臂的老邱,最终还是开口说到,“即便是这样,我也必须去。先不说我的战友们正在前线浴血奋战,就是军部也不会允许逃兵的存在。”
他指了指左手腕上的战场记录仪,“这东西可骗不了人,我要是不出去的话,那就是逃兵。”
老邱闻言点点头,“这个我知道,但是你知道这二十分钟意味着什么吗?镧卫15不可能在靠近火线的地方停留那么久,就为了等你一个人弹射,你又不是什么王牌机师。等到咱们的运兵舰撤到后方,那时候说不得就是他们不让你发射了。指令更改之后,你就不是逃兵了。”
“谢谢你,老邱!”风宇感激地看着整备兵士官,“但是还是请你快一点,我既然是铁球驾驶员,总得面对这些。”
老邱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好吧,不过你也别想岔了,我可没有故意拖延时间,这玩意是真麻烦,你确实赶不上正常出击时间。”
两人所不知道的是,风宇的延迟出击,直接导致镧卫15成为殿后的运兵舰之一,至今还留在前线,等待最后的收容工作。这或许就是他的宿命,这是躲不过的战争。
十五分钟之后,在风宇和舰桥指挥官的双重催促下,老邱完成了铁球的整备,将他弹射进了太空。
绿色的铁球,外壳还带着上一场战斗时候留下的焦黑痕迹,孤独地飞行在镧卫15与火线之间。前方是一条白色与橘红色交织的光带,双方合计近万机动战士发射出的粒子束密集到让DT2恒星黯然失色,此起彼伏的爆炸使得战场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开阔一些。
兵力上的明显差距,使得新亚洲军的铁球们处于明显的劣势,损失巨大,且战且退。照这趋势,防线崩溃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就算老邱口中的那种王牌机师,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敌军,这会儿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风宇上等兵,请立刻前往1377,4518,3096位置,加入1527小队作战序列。”主控屏上传来指令。
在电磁通信彻底无效化的战场上,迟到的风宇想要在混战中找到1527小队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只能先驾驶铁球赶往规定坐标,届时再做打算。
在前进的过程中,他一边观察着前方的战局,一眼就望见在UAC联邦军的战舰群中,一艘巨舰被拱卫其间,那便是新亚洲号母舰。这艘母舰之所以以新亚洲命名,是因为19年前新亚洲第二宜居行星地京被UAC联邦占领,从此成为UAC在新亚洲星系的一块飞地,为了镇守地京,UAC建造了这艘母舰。
新美洲级母舰舰长1610米,直径400米,总体呈纺锤形,装有两台母舰级第二代跃迁引擎,可交替使用,使得跃迁频率从正常的一小时缩短到40分钟一次,每次进行1000个天文单位以内的跳跃飞行,相当于达到了200倍光速,号称“追不上的堡垒”。
舰首装有2000mm粒子主炮一门,两侧及舰尾各有800mm粒子主炮一门。但是由于体积庞大,容易被集火击沉,并不适合直接参战,大多时候起的是威慑作用,但像目前这种情况,也能一锤定音。
这个年代由于R粒子的制约,通讯相比旧时代是严重倒退,本来在新亚洲军的情报中,新亚洲号母舰应该在另一个星域作战的,没想到却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DT2,兵力严重失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在注定要面对失败的战局中,风宇终于来到了火线上。
第四章 溃退
几乎是在第一时间,风宇便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此消彼长之下,UAC军的机动战士数量已经达到了新亚洲军的两倍之多。战场上交织的粒子束大半是来自对方的,他感觉自己仿佛陷身在狼群之中,每时每刻都有不止一道粒子束迎面而来,单单做出各种闪避机动已经疲于奔命,基本上没有多少反击机会。
“滴滴滴!”耳边传来提示音,随后则是一段电子合成音,“脉冲激励辅助模块已完成与战场记录仪数据交互,辅助驾驶能力已就绪。目前模块满能量,建议驾驶员设定一项低能耗辅助功能,可供选择的项目有:一、瞄准辅助;二、射击辅助;三、机动辅助。以上选择均会保证模块能量维持在95%以上,不会影响脉冲激励能力使用。”
这三项选择之前老邱有稍微跟风宇介绍过,瞄准辅助是由辅助模块替驾驶员寻找目标并进行追踪锁定,但是否射击则由驾驶员自行操控。而射击辅助正好相反,驾驶员完成目标锁定的瞬间,模块自动控制铁球发射粒子束,省去了驾驶员的零点几秒射击动作。
机动辅助对于一块刚安装不久的辅助模块来说是个不靠谱的选择,还未足够熟悉驾驶员的风格,很可能会帮倒忙。
所以他目前的首选不是射击就是瞄准,当然也可以两者同时使用。但这样一来,能耗会大于补充速度,能量无法维持在95%的安全线,关键时刻就无法使
                
                
                
                    不用明说,风宇也明白,舰队估计要撤退了,而放出的铁球则是用来牵制UAC联邦军的,以便让战舰脱离战场。当然,新亚洲军这边也不会随便抛弃这些在前线作战的兵员,而会留下几艘运兵舰和驱逐舰拖后进行收容工作,但终归是九死一生的。
风宇心情复杂地看着慢条斯理安装机械臂的老邱,最终还是开口说到,“即便是这样,我也必须去。先不说我的战友们正在前线浴血奋战,就是军部也不会允许逃兵的存在。”
他指了指左手腕上的战场记录仪,“这东西可骗不了人,我要是不出去的话,那就是逃兵。”
老邱闻言点点头,“这个我知道,但是你知道这二十分钟意味着什么吗?镧卫15不可能在靠近火线的地方停留那么久,就为了等你一个人弹射,你又不是什么王牌机师。等到咱们的运兵舰撤到后方,那时候说不得就是他们不让你发射了。指令更改之后,你就不是逃兵了。”
“谢谢你,老邱!”风宇感激地看着整备兵士官,“但是还是请你快一点,我既然是铁球驾驶员,总得面对这些。”
老邱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好吧,不过你也别想岔了,我可没有故意拖延时间,这玩意是真麻烦,你确实赶不上正常出击时间。”
两人所不知道的是,风宇的延迟出击,直接导致镧卫15成为殿后的运兵舰之一,至今还留在前线,等待最后的收容工作。这或许就是他的宿命,这是躲不过的战争。
十五分钟之后,在风宇和舰桥指挥官的双重催促下,老邱完成了铁球的整备,将他弹射进了太空。
绿色的铁球,外壳还带着上一场战斗时候留下的焦黑痕迹,孤独地飞行在镧卫15与火线之间。前方是一条白色与橘红色交织的光带,双方合计近万机动战士发射出的粒子束密集到让DT2恒星黯然失色,此起彼伏的爆炸使得战场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开阔一些。
兵力上的明显差距,使得新亚洲军的铁球们处于明显的劣势,损失巨大,且战且退。照这趋势,防线崩溃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就算老邱口中的那种王牌机师,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敌军,这会儿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风宇上等兵,请立刻前往1377,4518,3096位置,加入1527小队作战序列。”主控屏上传来指令。
在电磁通信彻底无效化的战场上,迟到的风宇想要在混战中找到1527小队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只能先驾驶铁球赶往规定坐标,届时再做打算。
在前进的过程中,他一边观察着前方的战局,一眼就望见在UAC联邦军的战舰群中,一艘巨舰被拱卫其间,那便是新亚洲号母舰。这艘母舰之所以以新亚洲命名,是因为19年前新亚洲第二宜居行星地京被UAC联邦占领,从此成为UAC在新亚洲星系的一块飞地,为了镇守地京,UAC建造了这艘母舰。
新美洲级母舰舰长1610米,直径400米,总体呈纺锤形,装有两台母舰级第二代跃迁引擎,可交替使用,使得跃迁频率从正常的一小时缩短到40分钟一次,每次进行1000个天文单位以内的跳跃飞行,相当于达到了200倍光速,号称“追不上的堡垒”。
舰首装有2000mm粒子主炮一门,两侧及舰尾各有800mm粒子主炮一门。但是由于体积庞大,容易被集火击沉,并不适合直接参战,大多时候起的是威慑作用,但像目前这种情况,也能一锤定音。
这个年代由于R粒子的制约,通讯相比旧时代是严重倒退,本来在新亚洲军的情报中,新亚洲号母舰应该在另一个星域作战的,没想到却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DT2,兵力严重失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在注定要面对失败的战局中,风宇终于来到了火线上。
第四章 溃退
几乎是在第一时间,风宇便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此消彼长之下,UAC军的机动战士数量已经达到了新亚洲军的两倍之多。战场上交织的粒子束大半是来自对方的,他感觉自己仿佛陷身在狼群之中,每时每刻都有不止一道粒子束迎面而来,单单做出各种闪避机动已经疲于奔命,基本上没有多少反击机会。
“滴滴滴!”耳边传来提示音,随后则是一段电子合成音,“脉冲激励辅助模块已完成与战场记录仪数据交互,辅助驾驶能力已就绪。目前模块满能量,建议驾驶员设定一项低能耗辅助功能,可供选择的项目有:一、瞄准辅助;二、射击辅助;三、机动辅助。以上选择均会保证模块能量维持在95%以上,不会影响脉冲激励能力使用。”
这三项选择之前老邱有稍微跟风宇介绍过,瞄准辅助是由辅助模块替驾驶员寻找目标并进行追踪锁定,但是否射击则由驾驶员自行操控。而射击辅助正好相反,驾驶员完成目标锁定的瞬间,模块自动控制铁球发射粒子束,省去了驾驶员的零点几秒射击动作。
机动辅助对于一块刚安装不久的辅助模块来说是个不靠谱的选择,还未足够熟悉驾驶员的风格,很可能会帮倒忙。
所以他目前的首选不是射击就是瞄准,当然也可以两者同时使用。但这样一来,能耗会大于补充速度,能量无法维持在95%的安全线,关键时刻就无法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