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战士WS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兵舰。

正常状态下,战舰即便被敌军主炮击中,也不至于发生如此规模的殉爆。只有两种情况会导致这种局面,其一就是充能完毕即将发射的主炮被击中,还有就是眼下的这种——引擎完成充能准备进入曲率飞行的时候。

随着这艘运兵舰被击沉,舰上数百条生命无一幸免,在敢死队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也许待会儿他们也会面临同样的结局。

“嘀嘀嘀!好机会,全员向镧卫15靠拢,我们马上脱离战场!”主控屏上传来最新讯息,这是镧卫15号发出的灯号广播,召集敢死队员们撤离。而风宇这才注意到镧卫15和自己同病相怜,一起被留在了最后。

原来那艘运兵舰的殉爆无形中给敢死队创造了一条生路,巨量的爆炸碎片打乱了UAC联邦军的追击阵型,引爆了大量太空机雷,在两军之间划出了一条死亡隔离带,甚至还干扰了敌军舰队的视线,让他们无法准确判断镧卫15的空间坐标。要知道这年代所有雷达均已在R粒子干扰下失去效用,只能依靠各种红外传感器、光学传感器进行被动式的目标捕捉,毕竟不是那么方便。

风宇毕竟还是新兵,不可能有那么丰富的经验,这会儿完全摸不着头脑。不过他的优点就是知道要服从命令,既然镧卫15的指挥官下令回收机动战士,那肯定不是为了找死,照做就是了。

不得不说他天生就该是个军人,哪怕是撤退,他也没有转身就跑,而是启动铁球正面的矢量喷口,采用倒退的方式向镧卫15靠拢,一边还不忘锁定目标发出攻击。而这样做的结果带来的是意外惊喜,太空中四散飞溅的战舰残骸完全扰乱了机动战士装载的传感器,使得大家都是警报不断,反而无法正确判断危险来源,以至于他的几次射击就像放冷枪一样,竟是连续斩获三个击坠数。

片刻之后,在镧卫15激光牵引之下,风宇离开了这片充斥着死亡的战场。甚至还没等他从驾驶舱里头出来,运兵舰已经进入了曲率飞行,把UAC联邦舰队远远甩在了DT2的太空中。

这一战,新亚洲军固然是败了,却成功保住了舰队主力,唯一损失巨大的,就只有数千名机动战士驾驶员和机师。不过事情有两面性,成功在这场DT2战役中存活下来驾驶员,每一个都得到了巨大的成长,只要以他们为小队核心补充兵员进来,舰队的铁球部队将会更加强大。

第六章 嘉奖

新亚洲军舰队的撤退方向是DT3星域,即与DT2相邻的恒星域,直线距离为4.9光年。在DT3有新亚洲军的大型基地和防御要塞,驻扎着大量的行星防卫军,就算UAC的新亚洲号母舰来了也讨不得好。

4.9光年对于安装二代跃迁引擎的战舰来说,是差不多十三天的航程。这段时间完全是在跃迁和曲率航行中度过的,机动战士驾驶员在这段时间无法离开战舰,只能借助运兵舰上携带的模拟器进行训练。

镧卫15上有20台模拟器,平日里机动战士驾驶员们就通过这些设备来进行实战训练。五百人分摊下来,每个人每天还排不到一小时。而这会儿舰上回收的敢死队员加一起也就一百出头,只要是不怕累,一天练24小时也没人拦着。

事实上模拟器里的作战强度更高,很少有人一天能坚持三个小时的训练。也就是风宇需要练习来源于穿裆射门灵感的“重叠射击”,才会不知疲倦地长时间泡在模拟器上。不过他也是取巧了的,为了尽快提升这个技能的熟练程度,他选定的是模拟空战的简单模式。

三天以后,他已经能够利用风骚的走位来给自己创造尽可能多的“重叠射击”机会。到了这一阶段,再继续用简单模式来练习就不太合适了,会让自己的战场应变能力退化,于是他开始了第二阶段的普通难度训练。

如果说简单模式是给菜鸟驾驶员找自信用的话,那么普通模式就和实战的难度基本相当,敌军的攻击和闪避都具有相当的水准,至少是上等兵级别的,只是不具备辅助模块的脉冲激励。

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他需要分出大量的精力去躲避敌军的攻击,很难再像之前那样自如地走位,常常顾此失彼。想要追求“重叠射击”,就会躲避不及,被敌军“击坠”;反之注重闪避,则基本没法走到想要的位置上去。通常一场两小时高强度的训练下来,只能抓住一两次“重叠射击”的机会,还需要依靠脉冲激励模块帮忙进行射击辅助。

这样的训练效果和守株待兔的感觉差不多,几天下来可以说是毫无进步,他自然不会感到满意。

镧卫15号作为殿后收容敢死队的运兵舰,搭载的乘员里头自然不再全是最初的那批人。至少1533小队的罗毅和迈克就不在舰上,由于通讯不畅,风宇无法确认他们是已经战死,亦或是被其他运兵舰回收。只不过1533小队的睡眠舱并未成为他的单人间,而是有一位来自其他运兵舰的敢死队员入住。

这位新伙伴叫陈新宇,这名字具有浓厚的宇宙殖民色彩,原属于0912小队,是一位资历更胜罗毅的老兵。只是这位铁球驾驶员的击坠数有点少,五场战役下来,实战时间超过20小时,击坠数才二,还不如风宇这一场战役两场战斗。

认识这几天,这位老兵对风宇说得最多的就是一句话,“上了战场,能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