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的中年危机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裹,李靖走出了桃花大街,不久之后来到了靠近皇宫处的清水坊。
  这里是朝歌城的达官贵人们的聚居区,金吒木吒念书的商家私塾也在这片街坊中。
  李靖左拐右绕,来到了清水坊正南方的二龙桥畔,停在了一座巨大的宅邸前,朱红色的大门上方,挂着一面紫色匾额,上面写着“太师府”三个金色大字。
  和旁边那些贵人府邸不同的是,这座太师府的门外,站着守门的,是几名身穿盔甲,体魄雄壮的军士。
  李靖走到那几名军士身前,将包裹还有早上写的那封信一起递给某位军士,脸上挂起一个客气的笑容道:
  “还请通报一声闻太师,就说伏波将军李靖求见。”
  伏波将军,是李靖的将军名号。
  名字听去极气派,比什么左翊武右翊武,征东征西之类的名号听去气派多了,但实际上,后者才是真正实权实职的将军,像李靖这样名字听去好听的,其实只是杂牌。
  但杂牌归杂牌,将军却不是假的,军中身份终究要比这几名守门的的军士高出许多的,在李靖报出职衔后,那几名军士齐齐朝他抱拳行礼,动作整齐划一,气势凛然,一看就是真正的百战精锐。
  然后其中一名军士拿着李靖的包裹和信封往府中走去,李靖则站在大门外耐心等候。
  他的脸上挂着笑容,内心却无比苦涩,同时还有些羞涩。
  自己终于还是低头了……
  下山之后,蹉跎多年,因不得志而终日郁郁,其实要说根本原因,还是李靖他自己造成的。
  而这个原因,简单点说就是四个字:恃才傲物。
  当年他一袭青衫,初入朝歌之时,可说一夜间惊艳了整座京城,不管是风姿仪表,玄妙道术还是兵法韬略,都是那么地耀眼夺目,上一任天子帝乙对其青眼有加,当众敕封为伏波将军,殷氏皇族的第一美女殷素知对其一见钟情,被人谓之“玉树神秀,冠一城风华”,可谓春风得意。
  可是这种得意没能维持多久,老皇帝乙就死了,本来已经准备授予李靖一镇总兵的事情也就耽搁了下来。
  当时李靖也没有太过在意,觉得等朝廷忙完老皇的葬礼,新皇登基稳定朝局之后,总会想起他这位神秀玉树的……然而并没有。
  从此之后,李靖仿佛被整个朝歌遗忘了一般!
  一开始李靖有些迷惑不解,他可是大道士啊!殷商皇朝满朝文武中,除了闻仲闻太师这位地仙,其余寥寥几位人仙,还有谁的实力能超越他李靖?
  他一个大道士,就这么不值钱?
  日子一天天过去,迷惑慢慢变为了失望,再从失望到冷眼旁观,李靖终于醒悟过来,原来当官和修行,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在官场上,能力从来不是最重要的东西,钻营才是。
  你不会钻营,不懂站队,就算是仙人,在朝堂中也只会被慢慢边缘化。
  不过道理懂了归懂了,但真要李靖去溜须拍马,请客送礼,他还是有些做不出来。
  接着依然是终日犹豫彷徨,怨天尤人,浑浑噩噩,直到昨天,媳妇为他披上那件氅衣,告诉他他是最好的丈夫和父亲时,李靖终于下定了决心。
  人到中年,没有再任性的资格了。
  少年时可以任气负侠,青年时也还可以坚持一下傲气风骨,但中年人的世界,只有利益和妥协,养家糊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为了老婆孩子低一次头,没什么大不了的,李靖如此自嘲地想着,所以他卖掉了那枚家传玉佩,人生中第一次来行贿送礼了。
  不过也正因为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李靖并不自知自己刚才的行为有多么地笨拙,哪有人行贿是光天化日拿着一袋金子往人家家门口送的?
  头顶的阳光,缓缓将李靖的影子变短。
  已近午时。


第四章 不见
  ……东西已经送进去很久了,可里面依然没有消息传出来……
  李靖开始有些焦躁,他在担心自己送的钱到底够不够,毕竟这是他第一次送礼,也没和别人商量过,自然也不知道如今官场上的行情。
  只是就算钱不够,但闻太师如果看了自己那封信,应该也会愿意见自己一面的吧?
  这两年的犹豫,除了过不了自己心坎那一关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隐晦的原因。
  那就是满朝文武中,他李靖看得上眼的人寥寥无几,若论真心佩服的,就只有一个人:闻仲闻太师。
  如果一定要低头,他也只愿意向闻仲低头。
  可惜这几年闻太师一直在外领兵征战,从未回过朝歌,这次也是因为朝局实在太乱,闻仲才不得不从暂停前线战事,回朝庭谏,也终于让李靖等到了机会。
  在送进去的那封信中,写的是李靖的对于平定北海那场叛乱的一些建议,李靖自信闻仲如果能够采纳他的建议的话,三年之内,必能敉平北海那七十二路反侯!
  若是能启用他领军征战,这个时间还能再缩短一半。
  这几年闲着无事,对于北方的那场战事,李靖可是花了很多心思反复推演揣摩的,他的那平叛十策,也绝不是什么纸上谈兵,空中楼阁。
  而闻太师的眼光见识,应该不会无视自己的那些建议的吧!
  想到这里,李靖的信心仿佛又回来了一点。
  这个时候,朱红色的大门内,终于出现了刚才进去禀报的那名军士的身影。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