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一沉,现在是子时,还能混一下,一旦天亮,就会有人来搜寻。
  也就是说,时间不多了。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李跃扬了扬手中的菜刀,上面已经被王驴子砍出两个豁口,不过有东西在手上和没东西在手上,感觉是不一样的。
  “杀出去?”王驴子眯着眼笑道。
  李跃忽然发现,此人年纪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大,长得也不是想象当中的那么丑,只不过一脸风霜和老成掩盖了他的真实年纪。
  若仔细看,会发现他那张驴脸挺有特色。
  “此乃莽夫所为,我们可以劫持堡中的重要人物,换我们出城。”都混成山贼了,李跃心中也没那么多的礼义廉耻,活着最重要。
  “不错。”王驴子点点头。
  “那就请驴兄指点一二!”李跃冲王驴子拱了拱手。
  无论前世后世,有带路党事半功倍。
  王驴子吃了季家堡的驴,季雍肯定不会放过他,这年头一头畜生比人值钱多了,没发大水的时候,一头驴可换两个青壮,现在发了水灾,黄河两岸的流民遍地,人更不值钱了……
  崔瑾泼下一盆冷水,“季雍既然为人谨慎,肯定会有重兵保护家眷,就凭我们三人,只怕近身不得。”
  李跃目光转向王驴子,这厮到现在都还没露底,但崔瑾语气显然把他当自己人,这很危险。
  忽然心中想到了什么,“驴兄啊驴兄,你既然敢吃季家堡的驴子,难道没为自己留条后路?”
  崔瑾也反应过来,手再一次按在剑柄上。
  乱世之中最厉害的不是季雍这种地主老财,而是王驴子这种走南闯北吃四方的狠人。
  能孤身活到现在,就说明他不是一般人。
  这样的人绝不会将自己置于险地。
  “哈哈哈,小兄弟想多了。”王驴子眯着眼笑了起来,目光却落在李跃紧握菜刀的手上。
  屋中的气氛又僵持起来。
  “驴兄也太不爽快了,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李跃笃定他有逃生保命的办法,大不了将他生擒了,慢慢拷问。
  一整夜的时间,总能问出点什么。
  当然,毕竟是一口釜里面捞过肉的人,李跃不想走到那一步。


第四章 脱困
  王驴子是个非常识事务之人,一个人出来闯,能活到现在,没点眼力肯定活不到现在,“小兄弟所言甚是、所言甚是!这季家堡虽然防范森严,却有一条水渠连着城外的护城河,不过二位可会水否?”
  崔瑾一拍胸脯道:“我们兄弟能上刀山下火海,区区护城河算得了什么?”
  见他这么说,李跃放下心来,虽说自己会几式狗刨,勉强淹不死,但长时间走水路,肯定不太方便。
  王驴子现在这么好说话,是因为自己两人随时威胁他的性命,一旦下水,情况就变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二位都是少年英雄!”王驴子拍了个热乎乎的马屁,将剩余的大半扇驴肉剔去骨头分成三份,三人一人拿了一块。
  背着三四十斤重的东西,李跃心中更没底。
  如果王驴子有什么歹意,下水岂不是作茧自缚?
  “驴兄,请带路。”李跃让他走在前面。
  王驴子背着驴肉走在最前,李跃和崔瑾一左一右。
  走水道的确省事,隐蔽性好,有个风吹草动可以直接缩进水里,又是夜里,就算上面的人听到了动静,也看不到水渠里。
  连续躲过了两拨巡查的人,三人都轻松起来。
  王驴子的话也多了起来,“两位都是少年英雄,只可惜生不逢时,大胡殡天,天下竟无一英雄也。”
  大胡说的是石勒。
  奴隶出身,几十载征战天下,终成一代帝王。
  石勒活着的时候,减租缓刑,开办学校,核定户籍,重新制定度量衡,让伤痕累累的北方大地恢复了些元气。
  “听兄台之言,非寻常人也,为何不南下投奔朝廷?”崔瑾正色道。
  王驴子停下脚步,反问道:“那两位兄弟为何要啸聚山林,不南下投奔朝廷?”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但也加剧了南北人之间的矛盾。
  江左之人给逃乱的北人起了个极具侮辱性的蔑称——伧子,意为鄙陋的庸人。
  江左之人鄙视北人也就罢了,连南迁的司马家朝廷都处处防范着北人,前有祖约叛变,后有苏峻之乱,几十年来就没消停过,进一步加大了南北之间的裂痕。
  其实东晋不是没有机会收复故土,也不是没有北伐的名将,更不是北地百姓不念旧朝,而是司马家的朝廷,从创立时便有原罪,他们对内斗的兴趣更大,在西晋时斗,衣冠南渡后,内斗越发惨烈。
  当年祖逖自募三千人北伐,中流击楫,立誓扫清中原,驱除胡虏,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领土,前后数次击败石虎。
  眼见形势一片大好,江左朝廷别说出兵支援,只要别添乱,在后面吼两嗓子,说不定就收复河北了。
  但司马家毕竟是司马家,怕祖逖实力壮大,另派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致使祖逖忧愤而亡……
  没有身份家世的普通人南下,下场也不会好到哪去。
  崔瑾叹了一声,不再说话。
  周围只有潺潺的水声,也不知过了多久,王驴子听下了脚步,低声道:“到了!”
  一道水门挡在三人面前。
  城墙上依稀有火把光和零散的脚步声。
  王驴子甩了甩手臂,准备一头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