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走近不科学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一本的火车站小册子?知音读者故事会?”果然,杜云苇的反应和自己当时一模一样。
  池清低低地应了:“那我再想想吧”
  电话那头的声音稍微顿了顿。
  “这样吧,”杜云苇又开口了,“小池你以前一直是做图书的,第一次搞杂志没什么经验,我也不能对你要求太高。”
  池清皱了下眉头。
  没什么经验,不能要求太高对她来说,这两句话比大清早的噪声更难听 。
  “这两天我正好听朋友说了个新鲜事,你查查看,提取有效信息,看看能不能凑一篇稿子,”主编说,“写完发我邮箱。”
  池清含含糊糊地“嗯”了一声。
  刚才还是“相信你心里有数”,现在就要“写完发我邮箱”了。
  还是“凑一篇稿子”。
  “就是最近挺火的,到处开班教学的那个,”主编说,“叫什么‘灵焰’?扯得一套一套的,还挺多人信。”
  池清一边听着,一边快步走到客厅,打开笔记本电脑,搜索“灵焰”。
  跳出来的网页还不少――竟然还有官网。池清草草扫了一眼:大概是个类似修炼流派的东西,跟她小时候全国流行过的“气功热”差不多;;领头的“灵焰圣女”号称可以隔空取物,透视信封,读心治病每一项都有大量事实记录,和信徒的感恩道谢佐证。
  几百年了,还是这些套路。
  池清不太服气:这题材也不见得有多新鲜,不就是气功大师开宗立派,骗点智商税?和她刚刚报的那两个题比,也就是哥哥弟弟。
  “我这还有事,不细说了,你自己去查查吧,”主编说,“要写的话,别指名道姓是他们家,该虚化的虚化,该加工的加工――做个赠刊而已,蹭个热度炒个话题就行了,犯不着因为这个得罪人。”
  “我知道,”池清说,“那我写完了给你。”
  领导的突击检查结束,电话挂了。池清放下手机,心里依旧有些忿忿。
  她当然很清楚,自己调岗后的第一期杂志,绝对不能出岔子,绝对不能让人看笑话;而按照杜云苇的要求去做,是一条宽阔平坦的捷径。
  要用实力让别人哑口无言,第一关是自己的主编。
  池清吸了一口气,慢慢呼出,感觉心态渐渐平复下来。几分钟前还塞满脑子的那些神神鬼鬼,奇怪的镜子奇怪的地铁奇怪的男人,像被抽油烟机“哧溜”吸走,排出脑外。
  对,这些事再离奇,那个人再神秘――能有自己这个月的考核奖重要?
  池清回到浴室,拿起旁边的抹布,仔仔细细地把打湿的镜子擦干。
  然后简单地吃完早饭,泡了壶茶,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一次没有资料被删,云端服务器也没被什么人重置,池清顺利下载完了自己前一天上传的素材;简单回顾梳理之后,灵感汹涌磅礴,手指蓄势待发,接下来的几小时里,键盘被“噼噼啪啪”敲响,脑速和手速你追我赶,文字逐个逐行地在屏幕上飞快落下,组成词语,组成句子,组成错落有致的片段文章,仿佛走火入魔的贪吃蛇。
  对池清来说,全神贯注的工作状态反而让她感觉自在――因为不需要分散精力去注意其他的事,越投入,越放松。
  半壶茶喝完的时候,池清稍微休息了一下。当前时间是上午11点,过去3小时的工作进度显着:几个小栏目的稿子写完了,图片找好了,刊尾的对话录也编造得差不多――池清批了几个不同的马甲,一人饰多角,有编辑有作者有读者,让马甲们彼此来往对话,营造出一副人丁兴旺,稿源充沛的假象。
  这个办法也是刘逸阳教她的,原话是“就像编辑部故事一样,又占版面,又受读者欢迎,一举两得,不吃力还讨好”。
  于是这一番操作之后,第一期赠刊的完成度70%,还剩下一个重头戏――本期主打稿。
  主编已经给出了建议。
  虽然责编还是有些不服。
  但这不服只持续了3秒,3秒后,池清新建文档,打开搜索引擎,再次输入“灵焰”,进入第二轮工作――
  走廊里又响起“嘻嘻哈哈”的笑闹声。
  声音很杂,音量很高,少说也有这么七八个人,一起从楼下上来的。
  听起来还挺高兴。
  池清的工作心顿时“哗啦”溃散,仿佛苦心搭建的沙堡不幸被海浪冲垮。她大出一口气,放开键盘,整个人瘫靠在椅背上。
  快点上楼,池清想。她只希望他们能尽快从自己门前走开――在她的灵感走开之前。
  年轻人们的说笑声越来越近了。
  十分不幸,他们在她的正门口停了下来。
  池清对着天花板翻了个白眼,“啧”。
  看样子,对门是租出去了――还是个朋友挺多的人。
  再见了,清静的周末。
  果然,门外传来钥匙插进锁眼的声音,然后开锁,门轴转动,又转,门板合上,吵吵闹闹的嬉笑声终于被隔开,耳边暂时安静下来。
  池清没有动,她继续听着外面的动静。
  外面没有动静了。
  池清又叹一口气,直起腰坐正,摆好键盘,努力收拾起刚才的思路,从头再来――
  “咣当!”
  一声巨响,从对面屋子传来的,好像是什么东西砸在了地板上。马上又有开门声响起,然后是一阵拖曳重物的声音,“叽叽喀喀”,听得人头皮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