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问道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曾有少林前辈同时兼修十三种绝艺,就是因为专研杂阿含功的缘故。可惜现已失传。

十三、阵法

70、少林金刚伏魔圈:达摩院长老专研。

71、一百零八大罗汉阵:罗汉堂专研。(已失传)

72、十八小罗汉阵:罗汉堂专研。

以上七十二艺今已大多失传,目前硕果仅存的有十七项绝艺。

另:太虚真经(练气):各院堂首座选修。

太玄真经(练神):各院堂首座选修。

空明真经(练精):各院堂首座选修。

杂阿含经:藏经阁主修。

波罗蜜多心经:藏经阁主修。

少林寺除了有七十二项绝艺的武学书籍外,更是佛学祖庭,有为数众多的佛经禅律,如《摩柯僧祗律》、《大孔雀经》、《维舍论经》、《菩萨经》、《释迦经》等等。少林寺藏经阁还有一部鲜为人知的《龙泉百炼决》,记录了铸造各种利刃刀剑的法门。以下是部分少林武功的出处,若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翻阅一下。

大力金刚手――《大金刚经》;菩提心法――《菩萨戒经》;光明拳――《大光明经》;去烦恼指――《未曾有经》;般若禅掌――《大般若经》;杂阿含功――《杂阿含经》;拈花指――《礼真如经》;摩柯指决――《摩竭经》;慈悲刀法――《佛本行经》;十二擒龙手――《五龙经》;普门杖法――《首楞严经》;大智无定指――《大智度经》;因陀罗抓――《西天论经》;无相劫指――《虚空藏经》;一拍两散掌――《涅盘经》;波罗密手――《波罗蜜多心经》。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新奇书网―

武当

更新时间2009-9-2011:42:53字数:2577

武当山自古就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之圣誉。相传,黄帝治世,有静乐国太子在武当得道升仙,后,受封为“玄天上帝荡魔天尊”,春秋之老子、尹喜真人均在此山修行,南北朝时,更是隐修此山者四百余人,元、明时的高道张三丰真人亦始创内家拳于武当。

武当派历史由来已久,被世人称为内家之宗。创派祖师是张三丰。张三丰本名张全一,又名张君宝,三丰是他的道号,张三丰源出少林、后因违反少林寺门规,被逐出少室山门,来到武当山潜心修炼,悟出以柔克刚之道,因此别树一帜、开创武当门派,又称内家。

张三丰武功深不可测,他以自悟的拳理结合道家冲虚圆通之道,创出了辉映后世、照耀千古的武当一派武功,被誉为不世出的奇人,堪称武林一代宗师。他不仅是武当内家拳的祖师,也是太极拳的始祖。内家拳又分太极,八卦,形意,太成诸门,而以太极门为主,“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就是太极。

镇派之宝:太极

一、拳法

1.太极拳:太极拳中的柔劲乃天下武学中至柔的功夫,真所谓‘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由粘而虚,随曲就伸,以‘耄耋御众之形’,而致‘英雄所向无敌’。

2.武当长拳:武当派的入门拳法,乃是一派根基所在,越是平凡越是精华。

3.形意拳:讲究形神合一,易学难精。

4.无极玄功拳:乃是张三丰从纯阳无极功中变化出来的一套拳法,是太极拳的初版。

二、掌法

1.两仪掌:武当山高深掌法。双掌圈动,似虚而实,似柔而刚。这套掌法完全是以柔克刚,以意可敌的内家上乘功夫,奇诡快速,极易抢攻

2.纯阳无极掌:掌法刚猛却不霸道,中掌者浑身被阳气所伤,只有静修才能化解。

3.八卦掌:配有独特的步伐,变幻莫测。

4.震天铁掌:掌力其软如绵,其坚胜铁,专克内功。

5.太乙绵掌:武当绵掌的加强版。

6.武当绵掌:武当基础掌法,浓缩一派精华所在。掌法有若絮飘雪扬,软绵绵不着力气。

7.回风掌:回堂穿风,神工鬼斧。

三、指法

1.四象牵极指:太极两仪生四象,一指破白象。

三、擒拿手

1.虎爪手:张三丰传下的高明擒拿手法。

2.虎爪绝户手:武当俞莲舟所创,较之虎爪手更家凌厉,同时也伤人子嗣,张三丰嫌其阴损,武当弟子轻易不能使用,共有十二招。

3.大摔碑手:修炼方法极为不易,修成后有开碑裂石之功。

4.小擒拿手:和少林大擒拿手遥相呼应,精妙无双。

5.三十六路阴阳手:招招阴阳变换,乃是武当手法中的巅峰。

6.千势纵截手:式成七势:风飘雨击、云舒雾涌、雪舞影动、百无定势,用劲柔、静、虚、空、圆、正、活。

四、剑法

1.两仪剑法:武当派两位高手积数十年之力所创,剑法中有阴有阳,亦刚亦柔。出招时,一人迟缓,一人迅捷,姿势虽不雅观,但剑招古朴浑厚,破绽之处实所罕见。斗到紧要处,一人长剑大开大阖、势道雄浑;一人疾趋疾退、剑尖上幻出点点寒星。

2.神门十三剑:武当派祖师张三丰所创。共有一十三记招数,每记招式各不相同,但所刺之处,全是敌人手腕的神门穴。神门穴在手掌后瑞骨之端,敌人中剑后,手掌便再也使不出半点力道。

3.真武七截剑: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