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袍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连带纸包塞进兜里留给巫心语。

回程的路上,左登峰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rì后如何跟巫心语相处,巫心语一直住在道观里,严格的说她才是道观的主人,左登峰肯定不能把她撵走,退一步说即便她不是道观的主人,左登峰也不忍心把她撵出道观,那样的话她肯定无处可去。可是如果让她住在道观里,自己吃饭的时候肯定不忍心自己吃,必然得分她一些,这十五斤粮食自己吃都不够,怎么还能分给她?

想来想去,左登峰最终决定以后做饭多做点儿,毕竟自己每个月四块大洋的工资除去给母亲和姐姐的自己还能剩下一块,买粮食应该够了。

想起母亲,左登峰不由得感觉到焦虑,清水观位于县城的西面,距离县城将近百里,而自己的家在县城东面六十里,这一百六十里的路程自己要想回去得走上一天一夜,再者孙爱国和胡茜他们肯定在盯着自己,如果派人来检查,发现自己不在道观,必然会借机找茬儿,看来自己一时半会儿是回不了家了,也不知道母亲的咳嗽好点没有,好在自己的两个姐姐都嫁到了本村,有她们在,母亲想必不会无人照顾。

就在左登峰胡思乱想之际,一只野兔再次从他身旁蹿过,这次左登峰没有被它吓到,相反的还很是高兴,有了肩上的这捆铁丝,这些野兔早晚得跑进自己的锅里。

下午三点,左登峰终于回到了清水观所在的山峰,看到了清水观的同时他也看到了巫心语,巫心语此时正在道观西侧的草丛中捕捉着蚂蚱,此时虽然已是深秋,但山中仍然可见一种名为“蹬倒山”的大蚂蚱,这种大蚂蚱个头很大,也很耐寒。

左登峰感觉有趣,便快步向她走去,到了近前,发现巫心语左手捏着一根狗尾巴草,上面穿了一串的“蹬倒山”。

就在左登峰想要开口跟她打招呼的时候,巫心语捉到了一只肥硕的蚂蚱,欢喜之下发出了清脆的笑声。

这一幕令左登峰心中疑云大起,他是个知识分子,知道哑巴大部分是因为无法听到声音而无法说话的,巫心语的听力没有问题,在与他接触的过程中也从来没有发出哑巴特有‘啊’‘哈’之声,所以左登峰一直认为她的声带有问题。

现在看来并不是这么回事儿,她先前的笑声非常清脆,与常人无异,这就表明她的声带是正常的,声带正常,听觉正常,巫心语为什么不说话。

她到底是不能说话,还是不想说话……

第五章离奇道术

“嘿,过来,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左登峰收回思绪冲不远处的巫心语招了招手。二人接触的时间很短,巫心语在左登峰的眼里就是一个谜,解开谜底的唯一办法就是等二人熟络了之后巫心语主动“说”出来。

巫心语闻声转头看向左登峰,转而抬头看向山下以及远处,她对左登峰的戒心已经很小了,但是还是有戒心,她怕左登峰带人回来。

“你看这是什么?”左登峰放下扛着的头和铁锹腾出手来掏出了兜里的纸包,打开之后露出了那两根油条。

巫心语闻言提着那串蚂蚱走了过来,盯着左登峰手中的油条却并未伸手来接,她在犹豫该不该要左登峰的东西。

“蚂蚱给我,咱俩换。”左登峰无奈的笑道。他知道巫心语不随便拿人东西,只能佯装交换。

巫心语一听,立刻将那根串着蚂蚱的狗尾巴草递了过来,伸手捏起一根油条转身跑向了道观。这一情形令左登峰再度无奈摇头,巫心语并不是傻子,她知道油条比蚂蚱稀罕,所以只拿走了一根。

摇头过后,左登峰将剩下的那根油条包好放进了衣兜,重新扛起了铁锹和头回到了道观。

回到清水观,左登峰立刻从东厢正屋开始盘砌锅灶,将墙壁打通之后将锅灶连上了火炕,砌好之后又将南屋的火口堵上了,做完这一切天sè已经黑了,巫心语又在院子zhōngyāng生火烘烤红薯,左登峰上前拿过红薯洗净之后放进锅里与大米同煮。

被抢走了红薯的巫心语一直安静的站在东厢门口看着左登峰生火做饭,神情平静,若有所思。

“你和你师傅平时不做饭吗?”左登峰蹲在灶下给锅灶添着火。整个清水观只有东厢是一铺土炕,这里虽然可以烧炕却没办法做饭,所以左登峰很奇怪她们师徒二人之前都吃什么。

巫心语闻言缓缓摇头,示意她和她的师傅平时并不做饭。

“那你们平时吃什么?”左登峰疑惑的问道。

巫心语仍然摇头,此时天已经黑了,她没有再用石子儿写字。

左登峰见状便不再多问,添柴将米饭煮熟,盛出一碗递给了巫心语,巫心语看了左登峰一眼,并没有接那碗米饭,伸手示意左登峰将那两个红薯给她。

左登峰几番递送,巫心语始终固执的要那两个红薯,到最后甚至扭头就走连红薯也不要了,左登峰无奈之下只好追了上去将那两个红薯递给了她。

巫心语拿过红薯回到西厢,没有再出来。

这一夜左登峰睡的很好,次rì清晨,左登峰推门而出,一出门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整个清水观的院子里全是干枯的松树,细的有手腕粗细,最粗的那棵粗若水桶,连枝带杈的全是整棵。

“巫心语,这是你干的吗?”惊愕的站立了许久,左登峰终于反应过来,冲西厢喊道。喊过之后巫心语并没有推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