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老兵志怪谈异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道行,降伏不易,自己不是对手,告诫村民切切不可大意!

村民在慌慌不可终日的恐惧中又过了几天,就在大家商议搬迁时,有一位云游四方的道长经过,进村求访乡绅长者,言可除那坑中之害。

众人听说有人主动要求降伏那老鳖窝中的怪物,纷纷来看对方是何神圣。

只见那道长鹤发童颜、长须飘然。头戴紫阳道冠,身穿绛色道袍;腰系黄绦,脚纳朱履;手执拂尘,神态超凡……

那道长在乡绅长者等众人陪同下,观看了老鳖窝,又看了看坑边的白毛杨,沉思片刻,掐指一算,告诉村民,此坑内怪物为癞头鼋,已修通灵,体型极大,且有千年道行,东汉时的许慎在《说文》中指出,“甲虫惟鼋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这么些年来,老鼋之所以不敢出来祸害一方,只因为有白毛杨上的仙家所镇伏,如今树上仙家已走,它就要出来为害一方了!

云游道长一席话,说得村民们更是害怕,不知如何是好!忙请教如何才能降伏水怪,安抚一方百姓!

云游老道拈指一笑,说“不妨,我算树上大仙走时一定不忍老鼋祸害乡民,应该留有镇它之物才是……”言罢看着众人。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梦中所得的那两颗珠子,说是镇村之宝,原来是用在这啊。因为狗蛋走亲戚不在村中,自己不敢多说,连忙将自己的那颗珠子递给道长。

道长看后笑道,这下就没问题了。吩咐众人摆下香蜡纸炮、三牲祭品,超渡枉死坑内的冤魂厉鬼,不多时,只见那坑中的水雾又渐渐升起,但没有聚集在一块,而是逐渐向四周发散,继而慢慢的消失了。

那道长见水雾已散,告诉众人说,水坑内的冤魂厉鬼已经超渡投胎去了,现在开始对付那坑底的千年老鼋……

说完,就拿出自己的太极符印和那颗珠子,一齐祭入坑内。

说来也怪,珠子和符印一入水,坑中的水就像煮沸了一样,从中心翻起水花,水花越来越大,越冒越高,咕嘟嘟的响声惊心动魄!

就在众人认为这道长和张法师降伏失败一样,准备逃跑时,突然咕咚一声巨响,坑中的水一下子下降了数丈,就好像坑底出现一个漏洞一样,而且还在慢慢下降,坑四周淤泥青苔慢慢的越露越多……

水面也慢慢收缩,变得越来越小,收缩到不过亩许大小后,慢慢的水面平静下来,也逐渐变清了,以前那种吓人的乌青色也退去了,人们站在岸上向下看,就好像站在山上看平地一样,坑底无水的地方,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

本认为这个老鳖窝永久太平了,但世事难料,没想到几十年后,人为的因素致使它又掀起一场风波,那是特殊时期时代的事了,此为后话,我会在后面的章节中细谈。

【第七章】道长的奇遇

话说那云游道长给村里解决了老鳖窝的大患,全村老小上下,无不感恩戴德,公推乡绅胡德深老先生,代表全村老少,向那道长奉上重金酬谢,道长却坚辞不受、不取分文。

众人深感过意不去,就执意邀请道长在村里多住几天,乡绅胡德深也说,可以不受重金,但不可违民心,道长不小住几天,村里人心里也过意不去啊云云……

道长见言已至此,也就应允,在村里住了下来。茶余饭后,道长给村民讲起了许多往事,也算是劝人为善、布道渡人吧。为了方便讲述,下面采用第一人称,“我”即是道长的自称。

我俗家姓陈,生于乱世。小时候十分顽劣,上树捉鸟捅蜂窝,下水捕鱼又捉虾,能吃的就又烧又煮,不能吃的就当作玩具,杀害生灵无数,从不考虑放生。也就结下孽缘,造成恶果。

大概十来岁那年夏天,兵荒马乱的,家里是缺吃少喝,水中的小鱼小虾,也被人吃的很少见到,没办法,我就常到坑边河沿,逮青蛙烧青蛙腿来吃。

吃青蛙是十分残忍的,青蛙头和身子是不吃的,处理起来麻烦不说,而且没啥肉,我把逮来的青蛙,一只一只的用小刀将它的两条后腿齐根割下,扔掉它们的身子,只将青蛙腿剥去蛙皮,用火烤着吃……

那些被割掉后腿的青蛙,被我丢在旁边,虽然流血很多,却不会立即死去,在一边痛苦的睁大双眼,愤怒而又无奈的看着我在吃它们的腿……

就这样,我不知吃过多少青蛙腿,也不知害得多少青蛙生不如死、历尽折磨、血尽而亡!总之,我空就逮,逮着就吃,慢慢的青蛙也就越来越少,捕捉不易了。

一天傍晚,天气稍有凉快,我就又来到了常烤青蛙的小河边,准备再开荤解馋。说来奇怪,找了半天竟一只青蛙也没发现。

就在我准备败兴而归时,发现身边不远处竟有一只硕大的青蛙,仔细一看,那只青蛙有海碗那么大,青黄色的蛙背,白白的肚皮,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十分健壮肥美。我心里高兴坏了,这么肥大的青蛙真是不常见啊,看着它,我仿佛就看到了已被我切割下来的两条蛙腿,继而烤得肥美鲜香……

我咽了下口水,弯下腰,慢慢走向那只大青蛙,准备在距离差不多时一下子就抓住它。就在我快要接近它时,它猛地一跳,一下子就拉开了距离,又蹲在那儿不动了。我再慢慢靠近,它又一跃而起,让我又扑了个空……

就这样,我不向前,它不逃走;我向前扑,它向前跳,始终和我保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