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对抗可能会持续很多年。
  这种情况下,既然要站在吴侯这边,以后就很难再有改换门庭的机会了。所以此番成功或失败,必然会决定数万人今后的命运。
  “好结果?”雷远则叹了口气。
  他本想要离开,犹豫了片刻,却突然道:“能有什么好结果?之前刘刺史待我们也不算苛刻,大家安生过日子,难道不算好结果吗?非要因为孙将军的许诺起来造反,拿将士的性命去换取前程,我……我真不觉得这能什么好结果。”
  雷远口中的刘刺史,乃是曹公委任的扬州刺史刘馥刘元颖。建安五年时,刘馥单马入合肥,随后建立周治、安集流民、开辟水利、广兴屯田。
  雷绪、陈兰、梅乾等人原先自保于偏僻之地,自是陆续接受招抚,并缴纳贡赋。那几年的日子谈不上多么自在,但却胜在安稳。
  因而,此番几位首领决意接受吴侯的招诱起兵对抗朝廷,许多人心中实有芥蒂,只是想不到此刻,雷远如此直率地将之说了出来。
  众人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邓铜脸色铁青,露出想要开口指责的样子,立即被雷挥手斥退。
  丁立看看雷,又看看雷远:“可是刘刺史已经死了啊,咱们……”
  没有人理会他,他讪讪地住嘴。
  “续之,你就是心软,见不得死人罢了。”雷默然片刻,口气轻松地问:“男子汉大丈夫生于乱世,想用手里的刀去博取荣华富贵,难道不是理所应当吗?”
  “可这样就一定会有荣华富贵吗?”雷远随即应道:“时势不同了,这样下去,可能只会越来越艰难!万一……万一……”
  雷双目猛然一瞪,雷远见他气势凶恶,忍不住想要后退,雷却只是低声对雷远道:“父亲自有他的考虑,你就莫要多说了。尤其不要在将士们的面前说!”
  雷远醒觉自己失态,向兄长深施一礼,便不再开口。


第四章 局势
  待到各项琐事一一完成,天色已经深黑。雷挑选了几名精细的部下,骑乘着好马赶夜路回去报信,随即传令各部就地歇宿。将士们先在堤坝上竖起栅栏,把战马赶进栅栏里围拢,随后自去砍伐树枝、芦苇之类铺在河滩上,作为休憩用的床铺。
  雷远合衣躺在铺上,仰望天空。午后的浓云不知何时消散了,秋日的夜空布满繁星,近得似乎伸手可及。他不禁想到,这些星星亘古长存,此刻所见,与数千载后人们所见的并无不同,而人类与之相比,仿佛寄身于石火光中,所面临的忧患与痛苦已然大不一样了。
  星光洒落下来,河滩上横七竖八睡着的人们、远处持弓弩往来巡逻的士卒、更远处苍莽山林的轮廓都清晰可见。河水下游方向,传来野狼此起彼伏的长嚎,那些顺水抛弃的曹军尸体,现在想必已成为它们的盛宴。
  夜风吹拂,带来河滩碎石间一时不散的血腥气,熏得雷远难以入眠。于是他索性坐起来。他的轻微动作惊醒了睡在不远处的亲卫郭竟。郭竟一手撑地起身,雷远连忙向他摆手,示意无事。
  今天的胜利并没有带给雷远多少喜悦,他的心中反而充满了疑虑,仿佛在极远处看不到的地方,有什么大麻烦正在渐渐酝酿、发酵。我在担心什么?哪里有问题?合肥那边的战事进展如何?吴侯期望我们能做到什么程度?他又能给出什么样的支援,提供什么样的报酬呢?盘算着这些,他突然感觉到危险,于是情不自禁地摸到当做靠枕的缳首刀,缓缓拔刀出鞘。雷远与兄长一样自幼习武,但他很少与人格斗,这把刀也只是普通货色,斑驳刀身在堤坝方向篝火的映照下,流动着淡淡的光晕。
  雷远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的,只觉得迷迷糊糊地睡了没多少时间,天色就亮了。
  各部的曲长、都伯首先起身,随即开始收拾物资,整顿建制。
  辎兵用未熄的篝火煮了大锅马肉和野菜混合成的粗糙食物,大家分食已毕,拔营出发。
  汝南郡的道路不畅,给曹军的带来了困难,对雷氏宗族部曲的行动也如是。为了保证驮满缴获和辎重的马匹顺利行进,他们很快就不得不分成七八支小队,沿着不同的道路各自前进,有的在山坡间的小路上以之字形曲折向前,有的则没入无边无际的莽林中,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雷、雷远两人攀上地势较高的一处土岭,看着先导和后继的人马一一通过。这时候,邓铜、丁立等曲长都各自去指挥部队,簇拥在他们身边的,是数十名身着皮甲,身负弓刀的亲卫,其中雷的亲卫稍多些,雷远的亲卫在场的只有五人,分别是郭竟、王延、孙慈和樊宏樊丰两兄弟。
  雷抬手遮挡阳光,眯眼向东南远眺,那里是合肥的方向,但他只看到起伏的丘陵和林地。他慢慢地道:“吴侯亲率大军围攻合肥,至今已有百余日。前些日子大雨导致城墙坍塌时,吴军只差毫厘就能破城。我估计,此刻合肥城中守军能战的不满两千,绝对支撑不了多久。一旦吴侯拿下合肥,则淮河以南的广袤区域都将易手。父亲之所以投效吴侯,就是希望能在攻略淮南的过程中夺取足够的利益。如果一切顺利,或许能成为吴侯麾下的重将,地位至少不下于韩当、黄盖之辈。若吴侯有意称王称帝,我庐江雷氏也算开国功臣了。”
  他看了看雷远,略微压低声音道:“父亲已经老迈。他想奋力一搏,以使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