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城》
分类: txts3
隔绝了大多数喧闹的办公室之前,他也从来没有真正适应过这一切。
他的眼线说,“情况很糟糕,马特。”
“有多糟?”
“那群吸毒佬现在得势了。但你可别说这话是我说的啊。”
“我从来不会,”副厂长说,“你知道的。”
他知道办公室里还有两个人在看他的脸色,便提前转过身来。他们可能会猜测,但是不会知道他是在和一个黑人领班斯坦·莱斯罗普——他是马特·扎列斯基在厂里最为敬重的6个人之一——打电话。
这是一种奇怪的关系,甚至是矛盾的。因为在厂外,莱斯罗普是一个活跃的激进分子,一度曾是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尔科姆·艾克斯的追随者。但在这里,他却能够恪尽职守,他相信在汽车制造行业,相比于混乱无序的无政府状态,理智能为他这样的黑人争取更多利益。也正是这种态度,使得扎列斯基对他由最初的敌对转为如今的敬重。
现在的这种种族关系局面,是公司的不幸。这里的黑人领班和经理只有很少的几位,但其实应该要比现在多得多,这一点大家都知道。然而,当下很多黑人工人不想负责任,或者因为他们之中的年轻激进分子而感到害怕,或者只是单纯的没有准备好。事实上,马特·扎列斯基也有不那么种族歧视的时候,如果这个行业的领导者能高瞻远瞩,多往前展望几年,从20世纪40~50年代起就开展意义非凡的黑人工人培训项目,那么现在就会有更多的斯坦·莱斯罗普了。
扎列斯基问道:“他们现在是怎么计划的?”
“罢工吧,我觉得。”
“什么时候?”
“可能是休息的时候吧。也可能会提前,但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这个黑人领班把声音压得很低,以至于扎列斯基不得不竖着耳朵才能听见。他明白对方的难处,再加上他用的电话就挨着装配流水线,旁边就是正在干活的其他工人。有些憎恨权威的黑人同胞即便是同种族的黑人当权,也已经给他贴上了“白鬼”的标签,就算指责的不对也无济于事。除了问几个问题,扎列斯基也不想让斯坦·莱斯罗普的日子更不好过。
他问道:“是有什么事被耽搁了吗?”
“是,这帮瘾君子想要让整个厂子停工。”
“消息都传开了吗?”
“快得你会以为我们还在用丛林鼓呢。”
“有人指出来这整件事是违法的吗?”
“你还有多少这样的玩笑?”莱斯罗普说。
“没了,”扎列斯基叹口气,“不过,谢谢。”说完便挂了电话。
所以,他的第一直觉一直是正确的。没有多余的时间了,从一开始就没有,因为事关种族问题的劳工纠纷总是发展势头很猛,恰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现在,一旦发生罢工,得花好几天才能平复下来,让所有人复工;即便只有黑人工人罢工,或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影响也足以导致流水线停产。而马特·扎列斯基的任务就是维持生产,让工厂持续运转。
好像已经看穿他的心思似的,帕克兰催促起来:“马特,别让他们逼你做决定!就算有几个人罢工不干了,我们会遇到一点儿麻烦,但有的时候,原则还是值得我们坚守的,不是吗?”
“有时候的确如此,”马特说,“而技巧在于,要知道是什么原则和在什么时候遵守。”
“做到公正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帕克兰说,“公正实现双向通行,亦上亦下。”他身子向前倾,倚着桌子说,语气诚挚恳切,时不时瞥一眼工会委员伊利亚斯。“好吧,我承认,我在流水线上对伙计们的态度确实比较强硬,那是因为我不得不这样做。领班夹在中间,各类人都要应付。马特,你们这些人,高高在上,成天骑在我们的脖子上抓产量,要产量,要更多产量;不仅要造得快,还得造得好,所有人都会对质量管控提出要求。然后,还有那些干活的——包括像纽柯克这样的,还有其他的领班,要是不小心迈错了一步还得应付工会,而且有时候,还根本不是我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强硬的活儿,我必须强硬起来;这就是生存之道。同时,我也做到了公正。我从来不会因为哪个工人是黑人就区别对待,我可不是挥着鞭子的农场监工。至于咱们现在说的这件事,我所做的——你们说的——叫一个黑人‘小子’。我既没让他去摘棉花,又没让他骑在黑人身上,没让他擦鞋,没让他做任何跟这个词有关的事情。我所做的,只是帮他做好工作。而且,我还要说一点,要是我真的叫了他‘小子’——帮我一把,我也只是说漏嘴了!我会为此说对不起,是因为我感到抱歉。但不是对纽柯克,纽柯克还是得开除。因为如果不开除他,他无缘无故打了领班,还没受罚,今后这个地方就没有什么纪律性可言了,这就是我所说的,要讲公平的意思。”
“你说的有那么一两点我是认可的,”扎列斯基说。讽刺的是,他竟然觉得,弗兰克·帕克兰对黑人工人非常公平,可能比这世界上其他很多人都更公平。他问伊利亚斯:“你怎么看?”
这位工会委员透过厚厚的眼镜冷淡地看了一眼,说:“我已经阐述过工会的立场了,扎列斯基先生。”
“那如果我拒绝,要是我决定支持弗兰克,就像他刚刚说的那样呢?”
伊利亚斯强硬地说道:“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走进一步的申诉流程了。”
“好吧,”副厂长点头说道,“那是你们的特权。不过,一个完整的申诉流程,意味着可能要花30天或者更长时间。那么,其间,大家还
他的眼线说,“情况很糟糕,马特。”
“有多糟?”
“那群吸毒佬现在得势了。但你可别说这话是我说的啊。”
“我从来不会,”副厂长说,“你知道的。”
他知道办公室里还有两个人在看他的脸色,便提前转过身来。他们可能会猜测,但是不会知道他是在和一个黑人领班斯坦·莱斯罗普——他是马特·扎列斯基在厂里最为敬重的6个人之一——打电话。
这是一种奇怪的关系,甚至是矛盾的。因为在厂外,莱斯罗普是一个活跃的激进分子,一度曾是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尔科姆·艾克斯的追随者。但在这里,他却能够恪尽职守,他相信在汽车制造行业,相比于混乱无序的无政府状态,理智能为他这样的黑人争取更多利益。也正是这种态度,使得扎列斯基对他由最初的敌对转为如今的敬重。
现在的这种种族关系局面,是公司的不幸。这里的黑人领班和经理只有很少的几位,但其实应该要比现在多得多,这一点大家都知道。然而,当下很多黑人工人不想负责任,或者因为他们之中的年轻激进分子而感到害怕,或者只是单纯的没有准备好。事实上,马特·扎列斯基也有不那么种族歧视的时候,如果这个行业的领导者能高瞻远瞩,多往前展望几年,从20世纪40~50年代起就开展意义非凡的黑人工人培训项目,那么现在就会有更多的斯坦·莱斯罗普了。
扎列斯基问道:“他们现在是怎么计划的?”
“罢工吧,我觉得。”
“什么时候?”
“可能是休息的时候吧。也可能会提前,但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这个黑人领班把声音压得很低,以至于扎列斯基不得不竖着耳朵才能听见。他明白对方的难处,再加上他用的电话就挨着装配流水线,旁边就是正在干活的其他工人。有些憎恨权威的黑人同胞即便是同种族的黑人当权,也已经给他贴上了“白鬼”的标签,就算指责的不对也无济于事。除了问几个问题,扎列斯基也不想让斯坦·莱斯罗普的日子更不好过。
他问道:“是有什么事被耽搁了吗?”
“是,这帮瘾君子想要让整个厂子停工。”
“消息都传开了吗?”
“快得你会以为我们还在用丛林鼓呢。”
“有人指出来这整件事是违法的吗?”
“你还有多少这样的玩笑?”莱斯罗普说。
“没了,”扎列斯基叹口气,“不过,谢谢。”说完便挂了电话。
所以,他的第一直觉一直是正确的。没有多余的时间了,从一开始就没有,因为事关种族问题的劳工纠纷总是发展势头很猛,恰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现在,一旦发生罢工,得花好几天才能平复下来,让所有人复工;即便只有黑人工人罢工,或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影响也足以导致流水线停产。而马特·扎列斯基的任务就是维持生产,让工厂持续运转。
好像已经看穿他的心思似的,帕克兰催促起来:“马特,别让他们逼你做决定!就算有几个人罢工不干了,我们会遇到一点儿麻烦,但有的时候,原则还是值得我们坚守的,不是吗?”
“有时候的确如此,”马特说,“而技巧在于,要知道是什么原则和在什么时候遵守。”
“做到公正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帕克兰说,“公正实现双向通行,亦上亦下。”他身子向前倾,倚着桌子说,语气诚挚恳切,时不时瞥一眼工会委员伊利亚斯。“好吧,我承认,我在流水线上对伙计们的态度确实比较强硬,那是因为我不得不这样做。领班夹在中间,各类人都要应付。马特,你们这些人,高高在上,成天骑在我们的脖子上抓产量,要产量,要更多产量;不仅要造得快,还得造得好,所有人都会对质量管控提出要求。然后,还有那些干活的——包括像纽柯克这样的,还有其他的领班,要是不小心迈错了一步还得应付工会,而且有时候,还根本不是我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强硬的活儿,我必须强硬起来;这就是生存之道。同时,我也做到了公正。我从来不会因为哪个工人是黑人就区别对待,我可不是挥着鞭子的农场监工。至于咱们现在说的这件事,我所做的——你们说的——叫一个黑人‘小子’。我既没让他去摘棉花,又没让他骑在黑人身上,没让他擦鞋,没让他做任何跟这个词有关的事情。我所做的,只是帮他做好工作。而且,我还要说一点,要是我真的叫了他‘小子’——帮我一把,我也只是说漏嘴了!我会为此说对不起,是因为我感到抱歉。但不是对纽柯克,纽柯克还是得开除。因为如果不开除他,他无缘无故打了领班,还没受罚,今后这个地方就没有什么纪律性可言了,这就是我所说的,要讲公平的意思。”
“你说的有那么一两点我是认可的,”扎列斯基说。讽刺的是,他竟然觉得,弗兰克·帕克兰对黑人工人非常公平,可能比这世界上其他很多人都更公平。他问伊利亚斯:“你怎么看?”
这位工会委员透过厚厚的眼镜冷淡地看了一眼,说:“我已经阐述过工会的立场了,扎列斯基先生。”
“那如果我拒绝,要是我决定支持弗兰克,就像他刚刚说的那样呢?”
伊利亚斯强硬地说道:“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走进一步的申诉流程了。”
“好吧,”副厂长点头说道,“那是你们的特权。不过,一个完整的申诉流程,意味着可能要花30天或者更长时间。那么,其间,大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