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了不起》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太太说。
电话铃响,倪匡兄从梦中惊醒,敏仪拼命说对不起。
翌日,去接倪匡兄时,我问:“你通常是几点钟上床的?下次给你电话,也不想太晚。”
“有时十二点才睡。”他说,“昨夜吃过晚餐就上床。”
“敏仪吵醒了你,你有没有生她的气?”
“生什么气呢?反正我听了电话,马上就可以再睡的。吃了就睡,睡了又醒;一切,又打什么紧?”
“那天黎智英要约你吃午餐,才中午十一点多,你说你已经吃过了,真的是那么早就吃吗?”
“想吃就吃,那才过瘾。一切,又打什么紧?”他又说。
真羡慕这位老人家,一无所挂,把“一切,又打什么紧”当了口头禅。
“我已经叫秘书把稿费拿了给你,收到了吗?”我问。
“啊,我才想告诉你的,收到了,那么多,太谢谢你了。”
“怎么会多呢?从前你租我这个地盘写稿,是帮了我的忙,还给我一半稿费当租金,应该说谢谢的,是我才对。现在我们一人写十五天,已不能当是租金了。”
“还是你多收一点吧。”他说,“一切,又打什么紧?”
我已不再和他争辩,照拿一半给他。
“不过,”我说,“读者们有些意见,要我们在一个星期,而不是一个月分开来写。这样吧,一个星期前半由我写,后半由你写,遇到有连贯性的就多几篇,反正一人写一半就是。”
倪匡兄懒洋洋地:“你说什么就什么,一切,又打什么紧?”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11251346.jpg"/><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112514T.jpg"/>

我不后悔我经过的每一个阶段
“人一生,只年轻一次,好好珍惜。”大家都那么讲。听到后差点喷饭。
只年轻一次?那么人到中年,也当然只有一次啦!变为老年,难道可再?
所以,既然都只有一次,每天都应该珍惜。
人到中年,为什么要叫“初老”,或是“不惑”?什么事到了“中”都应该是最好的,中心、中央、中原、中枢、中坚、中庸等。
不过,我还是不喜欢那个“中年”的名称。为什么不可以改称为“实年”、“熟年”和“壮年”?
怎么叫都好,我没有后悔我所经过的每一个阶段,它们都相当充实。
再过一些日子,我便要进入“老年”了。“老”字没有“中”字那么好听,老大、老粗、老辣、老化、老调、老朽、老巢、老表和老鸨的,但是再难听也要经过,无可避免。
幽静的环境下,焚一炉香,沏杯浓茶,写写字、刻刻印,又有名山、佳肴和美女的回忆陪伴……
我的头发已白,但不染。

做得勤快,做什么都会被尊重
今天收到的一封信:“请你抽出你的宝贵时间,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跟你见面谈谈。数年来,我饱受事业和家庭的压力,如今已面临绝境。我非废人,可是活得比废人更不堪。一把年纪,死不足惜,只是对儿子及亲朋,我有未完之责任。找你,是因为你是一位智者,希望你可以给我一些意见,感激不尽。”
唉,比你需要帮助的人更多呀,如果你常读我的文字,就知道我是一个极不负责任的写作人,说几句什么做人要开朗、豁达的话,拍拍屁股就走,是不是行得通,谁知道呢?
我能给的意见,绝对解决不了你的问题,不如读古书吧。明人小品最可贵了,对人生的探讨,都给他们写尽了。
袁中郎写信给龚散木说:“散木近作何状?人生何可一艺无成也?作诗不成,即当专精下棋。又不成,即当一意蹴鞠搊弹。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信中所提的“蹴鞠”,是古代的一种运动,鞠以皮络于外,中塞有物。“搊弹”,弹奏乐器也。此信就是教人写不成文章,可以去踢足球,做体育明星,也能学音乐,当流行歌手,赚大钱去。
绝对不是什么风凉话,凡艺到“极精”处,并非讲什么艺能,而是要专心,要勤力,要积极。我们看到一个辛勤又工作愉快的人,爱得要死,巴不得他们永远不辞职。
要活下去,什么都得做,就算倒垃圾,做得勤快,也被尊重,我在九龙城饮早茶时就看到这些人物,每天笑嘻嘻的,怎是废人?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11252405.jpg"/>

做生意的过程,也有无穷的乐趣
从前,认为“生意”这两个字是肮脏的字眼。
现在自己做起生意来,觉得乐趣无穷,并不逊于艺术工作。其实做生意,也在不停地创作呀。
生意越做越好,就把这两个字慢慢分析。哎呀呀,这一分析可好,原来“生意”是“生”的“意识”,多么灵活,多么巧妙!
别的地方,做生意不易;在香港,却是满地的机会,等你去拾。
不熟不做,这句话只对一半。不熟不做,不是叫你除了老本行,什么事都别去尝试。真正的意思,应该是对一样东西深切地去了解之后,才去做。
所以,要做生意的话,一定先成为专家才行。
张君默夫妇对玉石研究极深,现在卖起古玉来,头头是道,生意兴隆。
古镇煌卖古董表和钢笔,也做得有声有色。
这种高贵玩意儿,要看本钱才行呀。你说。
也不见得,举的例子都不是以本伤人的,而且属于半路出家。
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