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嘉贵妃传》
分类: txts3
末处入手离间,父亲果如自己料想的那样,对侧夫人亲子不满。岂不知,若他对母亲有情尊重,侧夫人之子如何能对嫡母无礼不敬。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在十娘这个庶出哥哥身上倒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十娘这边边思量,那边厢杜大老爷已带领着杜家的爷们打头进入灶房。
老爷们身后,是各房的男丁。
小一辈儿中,打头的是三少爷杜子田,紧跟在他身后的是大少爷杜子青和六少爷杜子云,跟着他们的自然是各房的庶出子弟。
杜子青居长,但杜子田身为嫡长孙,地位自然要比二房嫡子尊贵,是以打头的是杜府的嫡长孙杜子田。这大少爷跟三少爷感情倒是不错,没有因为大夫人二夫人私下的不对付而交恶。两人对视一眼,进入灶房,六少爷紧随其后。
余下各房少爷在二少爷杜子风的带领下依次进入。同为庶子,但二少爷是大侧夫人所出,他和同为四侧夫人所出的七少爷杜之君,在一众庶子中地位最高。又因为七少爷年少,四房无嫡子,是以七少爷的处境比二少爷要好得多。
二少爷已经感到来自自己弟弟三少爷的打压,但身为庶子他又能如何。这里二少爷在这空当的思量暂且不提。
老夫人在家里男丁进入后,整理下衣裳,带领着家下女眷恭敬的站在灶房外。老夫人为尊,身后是大夫人等长辈。第三代中打头的是大少爷之妻冯氏,她是二夫人的内侄女,最为媳妇儿中的唯一一人,她站在三代首位倒也不为过。
十娘位次最末,杜家女儿倒是未向男丁一样以嫡庶论尊,只以序齿排开。十娘身后就是家中的仆从婆子丫鬟,她们也依次排开,站在院内等候。
“祭灶开始”随着府内管家一声高喝,杜家众人恭敬下拜。
只见为首的大老爷,对着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恭恭敬敬的敬香,祭拜。在他身后,杜家男女老少依次跟随着他行礼。神龛前摆着楠木方桌,桌上依次供着麻糖、糖瓜、饺子,还有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贡品,此外还有孝敬灶王爷的美酒。
待全家行礼完毕,杜大老爷上前几步,恭敬的拿起方桌上的饴糖,细致的一点点涂在神像上灶王爷的嘴的四周,并边涂边说:“好话多说,孬话莫说。”随着他的声音,阖家一起轻声唱和“好话多说,孬话莫说”。
大老爷执起桌上的酒壶,慢慢的浇到地上,三杯过后,放下酒壶。老二爷上前一步,从神龛中请出神像,交予大老爷。
大老爷捧着神像,率先走出灶房。杜家其他人紧随其后,来到院子里,院子里已经堆上了芝麻秸和松树枝,纸马和草料也准备妥当,大老爷把捧着的灶王爷神像放入松树枝间,接过三老爷点好的火把,点燃了灶王爷神像。
接着二老爷三老爷四老爷也依次点火焚烧芝麻秸松树枝和纸马草料。一时间院子里灯火通明,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焚烧完毕,才算是送走了灶王爷。
大老爷当先起身扶起老夫人,家下人才依次起身,一行人浩浩荡荡向云然居行去。
☆、第6章 莺啼燕语报新年
祭灶向来是家中的大事,年年祭灶后杜府上下都要团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今日的晚膳就摆在老夫人云然居的小花厅,此时丫鬟婆子们来回穿梭,动作小心细致的上菜端汤。
老夫人坐在上首,先是接受了家中众人的请安,一一叫起后才在丫鬟的搀扶下带来全家去了小花厅用膳。男女分席位而坐,大老爷带着兄弟子侄做了两桌,老夫人在媳妇儿的服侍下跟着孙女们做了一桌。
十娘回家快一个月,终于见到了五娘六娘七娘。五娘六娘七娘坐在老夫人左手边,女孩儿在家娇贵,并不像男孩子一样在家也看中出身。像五娘,是二房的庶出小姐,除了不能参加选秀,其余的跟嫡出小姐一样享受家族的各种资源。
五娘本身就是安安静静的一个人,又因为说了人家,更不多出来走动,平常只管在自己屋内绣绣嫁衣和送婆家的小礼物。
五娘说的人家是二老爷陶阳任上的一个举人,据说家有田产,是当地富户乡绅之子,五娘嫁过去可以说是低嫁,她父亲就是陶阳的父母官,就算将来不在陶阳任职了,她未来夫婿为了将来的仕途必不会亏待了五娘。只要五娘自己争气立得住,好日子还在后头。
十娘细细的思量,不得不说二夫人给五娘找了个好人家。不由得看向二夫人冯氏,说来这也是个妙人,自己生下长孙不说,还儿女双全,庶子庶女也敬重爱戴她。
庶子更是自己从前的大丫鬟抬为姨娘后生的,冯姨娘生完四少爷后还是像从前一样跟在二夫人身前服侍。四少爷跟大少爷兄弟感情也好。
六娘今年十四岁,作为二房的嫡女,参加过了三月的选秀,表现一如其父,不出众,但也不会让人轻易忽略。六娘胜在性格沉稳,成功被留了牌子,等着三年后的复选。
二夫人对于六娘的留牌子并未有任何喜悦,好似有种超脱外物的感觉。连带着不满十五岁的六娘也是一副平常的样子。
六娘身边的是七娘,说起来她是姊妹中身份最尊贵的一个,她父亲三老爷
十娘这边边思量,那边厢杜大老爷已带领着杜家的爷们打头进入灶房。
老爷们身后,是各房的男丁。
小一辈儿中,打头的是三少爷杜子田,紧跟在他身后的是大少爷杜子青和六少爷杜子云,跟着他们的自然是各房的庶出子弟。
杜子青居长,但杜子田身为嫡长孙,地位自然要比二房嫡子尊贵,是以打头的是杜府的嫡长孙杜子田。这大少爷跟三少爷感情倒是不错,没有因为大夫人二夫人私下的不对付而交恶。两人对视一眼,进入灶房,六少爷紧随其后。
余下各房少爷在二少爷杜子风的带领下依次进入。同为庶子,但二少爷是大侧夫人所出,他和同为四侧夫人所出的七少爷杜之君,在一众庶子中地位最高。又因为七少爷年少,四房无嫡子,是以七少爷的处境比二少爷要好得多。
二少爷已经感到来自自己弟弟三少爷的打压,但身为庶子他又能如何。这里二少爷在这空当的思量暂且不提。
老夫人在家里男丁进入后,整理下衣裳,带领着家下女眷恭敬的站在灶房外。老夫人为尊,身后是大夫人等长辈。第三代中打头的是大少爷之妻冯氏,她是二夫人的内侄女,最为媳妇儿中的唯一一人,她站在三代首位倒也不为过。
十娘位次最末,杜家女儿倒是未向男丁一样以嫡庶论尊,只以序齿排开。十娘身后就是家中的仆从婆子丫鬟,她们也依次排开,站在院内等候。
“祭灶开始”随着府内管家一声高喝,杜家众人恭敬下拜。
只见为首的大老爷,对着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恭恭敬敬的敬香,祭拜。在他身后,杜家男女老少依次跟随着他行礼。神龛前摆着楠木方桌,桌上依次供着麻糖、糖瓜、饺子,还有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贡品,此外还有孝敬灶王爷的美酒。
待全家行礼完毕,杜大老爷上前几步,恭敬的拿起方桌上的饴糖,细致的一点点涂在神像上灶王爷的嘴的四周,并边涂边说:“好话多说,孬话莫说。”随着他的声音,阖家一起轻声唱和“好话多说,孬话莫说”。
大老爷执起桌上的酒壶,慢慢的浇到地上,三杯过后,放下酒壶。老二爷上前一步,从神龛中请出神像,交予大老爷。
大老爷捧着神像,率先走出灶房。杜家其他人紧随其后,来到院子里,院子里已经堆上了芝麻秸和松树枝,纸马和草料也准备妥当,大老爷把捧着的灶王爷神像放入松树枝间,接过三老爷点好的火把,点燃了灶王爷神像。
接着二老爷三老爷四老爷也依次点火焚烧芝麻秸松树枝和纸马草料。一时间院子里灯火通明,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焚烧完毕,才算是送走了灶王爷。
大老爷当先起身扶起老夫人,家下人才依次起身,一行人浩浩荡荡向云然居行去。
☆、第6章 莺啼燕语报新年
祭灶向来是家中的大事,年年祭灶后杜府上下都要团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今日的晚膳就摆在老夫人云然居的小花厅,此时丫鬟婆子们来回穿梭,动作小心细致的上菜端汤。
老夫人坐在上首,先是接受了家中众人的请安,一一叫起后才在丫鬟的搀扶下带来全家去了小花厅用膳。男女分席位而坐,大老爷带着兄弟子侄做了两桌,老夫人在媳妇儿的服侍下跟着孙女们做了一桌。
十娘回家快一个月,终于见到了五娘六娘七娘。五娘六娘七娘坐在老夫人左手边,女孩儿在家娇贵,并不像男孩子一样在家也看中出身。像五娘,是二房的庶出小姐,除了不能参加选秀,其余的跟嫡出小姐一样享受家族的各种资源。
五娘本身就是安安静静的一个人,又因为说了人家,更不多出来走动,平常只管在自己屋内绣绣嫁衣和送婆家的小礼物。
五娘说的人家是二老爷陶阳任上的一个举人,据说家有田产,是当地富户乡绅之子,五娘嫁过去可以说是低嫁,她父亲就是陶阳的父母官,就算将来不在陶阳任职了,她未来夫婿为了将来的仕途必不会亏待了五娘。只要五娘自己争气立得住,好日子还在后头。
十娘细细的思量,不得不说二夫人给五娘找了个好人家。不由得看向二夫人冯氏,说来这也是个妙人,自己生下长孙不说,还儿女双全,庶子庶女也敬重爱戴她。
庶子更是自己从前的大丫鬟抬为姨娘后生的,冯姨娘生完四少爷后还是像从前一样跟在二夫人身前服侍。四少爷跟大少爷兄弟感情也好。
六娘今年十四岁,作为二房的嫡女,参加过了三月的选秀,表现一如其父,不出众,但也不会让人轻易忽略。六娘胜在性格沉稳,成功被留了牌子,等着三年后的复选。
二夫人对于六娘的留牌子并未有任何喜悦,好似有种超脱外物的感觉。连带着不满十五岁的六娘也是一副平常的样子。
六娘身边的是七娘,说起来她是姊妹中身份最尊贵的一个,她父亲三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