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吴吃软饭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仁看了李吉一眼,道:“你也下去!”

管家李吉虽不放心仁公主和一个生人待在一起,但无奈公主的命令,便只好退出了别院。

四下已无他人,仁公主便对杨林说道:“你讲一个侠士的故事来听听。”

杨林恭敬道:“既然如此,不才便给公主讲一个宋国大侠郭靖保家卫国,阻异族入侵的故事。”

孙仁莞尔一笑,便又舞起剑来,仁公主绰号弓腰姬,似乎就算是听故事的时候,也喜欢舞刀弄枪的。

杨林并不介意仁公主如何听自己的故事,自己寻了一处石凳,安静的坐下,便开始讲起来。

“郭靖还没出世,父亲就被人杀害了,其母为了躲避追杀,逃到了外域,在那里诞下了郭靖,郭靖一直长到成年,都从未回过故乡,他有七位师父,却多是三教九流之徒,所学甚杂。”

石凳旁的石桌上,放着一杯清茶,是为练武的仁公主准备的,不过杨林却将它一饮而尽,仁公主视而不见,继续舞自己的剑。

润喉之后,杨林的声音响亮了许多,讲出来的故事娓娓动听,从郭靖在外域被单于招为驸马,一直讲到他和黄蓉的相遇,其中曲折,杨林不由得加油添醋一番。

孙仁虽说一直在舞剑,但是杨林看得出,自己所讲的故事对方是全听进去了的,随着故事中的**迭起,仁公主舞剑的速度骤快,在说到平缓一点的情节时,仁公主便会放慢节奏。

“刷!”

杨林正说着,孙仁的剑却突然抵住他的咽喉,仁公主道:“小小宋国,竟会被戎狄掂记,然宋国地处河南,怎会和戎狄接壤?你的故事,当真漏洞百出!”

剑锋逼迫,杨林却并不慌忙,因他知道公主不会对他怎样,道:“公主殿下,历史总是虚实难分,信则有,不信则无,你又何必吹毛求疵呢?”

仁公主一笑,剑锋抽离杨林,继续舞剑,她离杨林较近,呼呼的剑风直扑杨林,寒气逼人,似乎有意吓唬杨林,但杨林却不为所动,只管说自己的故事,情节张弛有度,不紧不慢,仁公主见吓唬不了他,舞剑便又离得远了些。

在说到郭靖舍弃外域公主,毅然回宋之时,仁公主的剑锋明显转慢,大概是被郭靖的英雄气概所震撼。

故事的最后,郭靖为了保卫宋国的城池,殉城而亡,随着杨林故事的终结,仁公主舞剑也停了。

“结束了?”孙仁问道。

“是的。”

孙仁一边舞剑一边听故事,虽说分心二用,但她却将故事原原本本的听完了,听完之后,她还由不得发出感叹,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话倒也说得真切,天下习武之人,理应如此,可惜太史公的《史记》上所记载的侠士,多是刺客或占山为王的匪类,他们若真能为国为民,那也算一件幸事。”

仁公主喜好舞刀弄枪,因此便喜好听侠士的故事,在她想来,侠士多为劫富济贫、只身浪迹天涯之徒,如刺秦的荆轲,又或者汉代大侠郭解,却未想到杨林所说的这位大侠,却比这两位更上一层楼,在杨林故事的感染下,仁公主竟对如此的侠士心生神往。

“来人!”

孙仁嚷了一句,便立即有人进到别院,仁公主对那人道:“你带他去领赏!”

家丁正要带杨林下去,不料杨林却道:“公主殿下,不才说书,只求糊口而已,金银再多我也不会花,这赏赐就免了吧。”

仁公主不想这位说书先生竟如此与众不同,却也不勉强他,见他不要赏赐,便让家丁出去了。

杨林借机辞行,仁公主却有些依依不舍,道:“这就告辞了?你说书后不是会为听书者答疑解惑吗?”

杨林道:“言者之意,听者未必能够尽数理会,因此说书之余,不才会与知音们攀谈,并非答疑解惑。”

孙仁道:“既然如此,和我攀谈两句如何?”

仁公主在石凳上坐下,将剑放在一旁,杨林走近,问道:“不知公主殿下想要说些什么?”

孙仁道:“我想知道,在你的故事中,有没有女子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攻城略地的?”

杨林瞧仁公主的表情,知道她必有心事,若非如此,也不会贸然请自己来为她说书。

“公主殿下,人生而平等,无论男女,男子能够在战场上杀敌,女子同样可以,不才所说之事,虽有粉饰之嫌,但皆出于真实,历朝历代,女子披坚执锐,并不稀奇,强秦全民皆兵,军队中有不少妇人,这些妇人不逊于男儿,更有花木兰者,替父从军,勇猛无比,屡立战功,官至中郎将,不才刚才故事中的宋国,也有杨门女将带兵破敌的故事,女子为将为帅,不止在中土,就连万里之遥的蛮夷小国,名为法兰西的,也有过女将贞德的故事。”

杨林所说,孙仁虽然未必全然理解,但却正对她的胃口,听了杨林的话后,仁公主眉头上的阴霾立即消散,她冲着杨林一笑,道:“你说得很好,且无论是否真实,却能解我心中愁烦。”

不过杨林的话还未说完,紧接着又道:“公主殿下,女子并非不如男儿,有时还更胜一筹,她们不仅能带兵打仗,就算是治理国家,也并非子虚乌有,公主殿下可知否,周兴八百年,却有过一位女王?”

仁公主的脸上显出一丝狐疑,嗔道:“你这家伙信口雌黄,周代哪有什么女王?”

杨林又道:“此事千真万确,女王名住!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