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揽月明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往这边看了一眼,很快走出来问:“不好意思,请问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法国男人正要说话,中国女人忽然说:“她偷我东西。”
  前台人员一愣,看向女孩。
  法国男人也一愣,看向中国女人。
  中国女人跟前台人员说:“看她没用,她是聋哑人。”
  前台人员很夸张地“哦”了一声:“我们有人会手语的,我让他来――”
  中国女人打断他:“你怎么知道她会手语?你们认识?”
  前台人员又一愣,几秒后笑得勉强,“我经常见到她,她总是在这附近乞讨,我猜她也许会一些手语?不会也没关系,其实……”他语无伦次,“这其中有没有可能存在什么误会?她人挺好的,应该不会偷东西?”
  “你的意思是我撒谎?”中国女人说。
  前台人员连忙摆手,“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嗯,那么,麻烦请报警,”中国女人一字一句,“她已经触及到我的底线了。”
  前台人员咬咬牙,点头说:“好的。”
  他们闹得并不大,这会儿街上人也不算多,但是因为中国女人,很多人都忍不住往她这边看――因为她很瘦,没有浓妆艳抹,五官浅,黑色眼眸凉,像闷夏里唯一解暑的青竹。
  这一看,也不小心围观了整个事件的经过。
  有人议论,有人甚至拿手机拍摄,店内员工经人提醒前去阻拦,很快警车便到了。
  为首下车的是一个穿着制服的男人,他手里拿着警棍,下车以后第一反应是先往周围看,打量一番才走过来问:“谁报的警?”
  咖啡店前台人员忙不迭迎上去,鞠躬哈腰,“是我,我们店的客人抓住了一个小偷。”
  “哪个?”警察问着,眼睛直勾勾看向中国女人。
  前台人员看着中国女人跟警察示意:“是她。”
  中国女人露了淡笑,说:“是她。”
  前台人员一顿,不自然朝中国女人笑了笑,身体却下意识往警察身边靠拢。
  警察深深看了中国女人一眼,才扭头看向女孩,他抬起手里的警棍抵在女孩下巴上迫使女孩抬头,女孩满目战兢,警察却一句话没问,似乎知道这女孩不能开口说话一样,他偏头跟旁边同穿警服的人说:“带走。”
  话落,另一辆车从远处驶过来。
  车子停在咖啡店门口。
  前台人员面色一变,只可惜警察注意力都在中国女人脸上,并没有看到前台人员的表情变化。
  直到车门打开,有人下车,才惊动他们回头。
  他们一回头,脸色也变了。
  这时法国男人开口问:“这些是?”
  中国女人微微一笑,“中国大使馆的人。”
  几位警察脸色已经难看到极致。
  法国男人了然点头,“他们是需要过来。”
  中国女人一笑,“你也这么觉得?”
  “是的,”法国男人说,“你们都是中国人。”
  中国女人点头,她看向警察,说:“是的,我们都是中国人。”
  大使馆的人走过来,他们径直走到中国女人身边,“是你?”
  中国女人点头,“是我。”
  大使馆的人点点头,扭头看向旁边,旁边站着咖啡店前台人员、警察以及乞讨女孩,他们自成一排,等大使馆的人看过去,前台人员才哈着腰凑过来把事情经过说一遍。
  大使馆的人看向警察,伸手,两方交握,大使馆的人说:“那我们直接去局里。”
  警察说好,转身上车。
  乞讨女孩被安排和大使馆的人一辆车,中国女人和法国男人也一同上车,车上安静,并无一人讲话,车窗紧闭,车内显得闭塞又拘谨,女孩坐立不安,却又不敢抬头看人,只能不停地眨眼。
  直到车子忽然刹车,所有人因为惯性前倾,女孩扑向中国女人怀里,她身上很脏,中国女人却反手抱住了她,握住了她其中一只手。
  触及到柔软一瞬,女孩眼眶溢出热泪。
  她死死抓住中国女人的手,唇瓣翕张。
  中国女人安抚地拍了下她的手背,扭头看向大使馆的人。
  很快,司机扭头,说:“跑了,他们不是警察。”
  大使馆的代表人一脸阴沉地看向警车离开的方向,片刻后说:“先去大使馆。”
  车子重新驶离,车内仍然一片寂静,只是片刻后,女孩啜泣声低低响起。
  良久,中国女人出声:“别怕。”
  女孩终于爆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声,声音里饱含惊恐与绝望,她抱住中国女人,大喊:“救救我!救救我!”
  中国女人抱住她,一下一下轻轻拍女孩的后背,她垂着眼眸,表情很淡,也让人看不到她眼睛里的情绪。
  等她抬眼时,与大使馆的人对视,大使馆的人犹豫一下,才问:“你是?”
  中国女人轻轻颔首,“是我,郁温。”
  作者有话说:
  小满至,致圆满,和你们。


第二章
  郁温并不是第一天来曼城,也不是第一次来曼城,几年前因为私事来过一次,后来又因为作业来过一次,这次说不上私事还是公事。
  时至今天,她已经在曼城待半个月了。
  大概三个月前,郁温受邀参加六角国的一场画展,展会结束后她和同伴去一座东部小镇玩滑翔,因为滑翔对场地要求极为苛刻,而这座小镇又恰好满足滑翔所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