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亲妈七零养娃日常[年代文]》
分类: txts3
了下午一点多才醒来。
温暖中午简单吃了个烙饼,就带着醒来的女儿出门去。
只不过温暖并没有直奔供销社,而是先去了一趟卫生站。
中午那会儿有街道办的人上门宣传小儿麻痹的事宜,温暖想到女儿在书中的遭遇,为了预防万一,决定带孩子去吃点糖丸,顺便给孩子做个身体检查。
从出生到现在,孩子好像也没检查过身体,温暖对育儿的知识也不足。
七十年代的卫生站简陋又狭窄,设备也十分的老旧,只有一个穿白大褂的医生在坐班。
那个医生一看温暖抱着孩子进来,便问:“哪里不舒服啦?”
温暖走了进去,说:“没有不舒服,就是来吃糖丸的,顺便给孩子做个检查。”
“进来吧,先给孩子登记下。”那医生招呼温暖坐下,然后掏出了一张表格和笔,问:“孩子叫什么名字?”
温暖愣了下,因为户口本一直在婆婆赵五珠那里,原主和她因为孩子起名字的问题意见不合,赵五珠说要给孩子起名顾招娣,要不就顾盼娣,而温暖则不愿意。
招娣,盼娣这种名字,真是一听就让人头疼,孩子长大了也会感到自卑。
在起名这个问题上,温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步的。
然后,赵五珠便直接把户口本给藏了起来,孩子就一直没有上户口。
温暖只好硬着头皮应道:“还没起。”
那医生疑惑地看了孩子一眼,似笑非笑道:“孩子看着也几个月大了,还没取?”
不过医生也是有职业操守的,没有在名字上过多纠缠,又问了几个其他的问题。
因为人不多,检查很快就做完了,孩子还算健康,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吃糖丸则要排队,因为不是重点的大城市,分发到这边的糖丸有点少。
温暖拿了通知书便离开了卫生站。
从卫生站出来,温暖经过了邮局。
她看了眼里面排队的人,想了想,还是抬起脚步走了进去。
*
G省某部队。
政委看着对面的顾青寒,八年过去,他一路看着顾青寒从青涩的新兵蛋子变成了如今气势沉稳坚毅,挺拔强健的男人,难得的是,他英俊的面孔却依然不减当年。
入伍多年,顾青寒也是部队中能力最出众,思维最敏锐的一个。
不然组织也不会破格把他选进北城的空军基地。
“青寒,北城离咱们这边那么远,以后回家的机会可能比这些年还要少,你要不要考虑让你媳妇儿和孩子随军?”政委想了想,又说:“你现在好歹也是个团级干部了,房子的问题半点不用担心,养家糊口更是没什么困难。”
顾青寒几乎是下意识摇了下头,脑海闪过一张冷漠的脸,拳头微微攥紧,答道:“不用,留给有需要的战友吧。”
政委笑了笑:“不着急,反正出发北城之前,你有两天假期,不如先回家商量下再说,说不定你家媳妇儿舍不得你,要跟你去呢。”
顾青寒眉头微蹙,面无表情地抿了下唇,没说话。
话音刚落,便响起了几下敲门声:“顾副团长,有您的电报。”
政委顺口问了句:“哪里的?”
“是顾副团长家里打来的。”
闻言,顾青寒抬起毫无波澜的眼眸,“拿进来。”
家里联系他的一般都是他母亲,不过大多是让他弟弟帮忙写信,发电报倒是没怎么试过。
难不成家里出事了?
政委好奇地朝顾青寒手里的电报看了过去,笑嘻嘻到:“估计是你媳妇儿打来的,指不定这么久不见,想你了。”
顾青寒接过电报的那一刻,几乎第一时间就否定了政委的话。
——不可能。
顾青寒抽出信封里头的电报,短短三个字写道:“盼归家。”
第4章
顾青寒看着电报上短短的三个字,瞬间陷入了短暂的疑惑中。
那头的政委好奇地伸长了脖子看了过来,打趣问道:“是不是你媳妇儿发的电报?”
顾青寒没有回话,只是表情已经恢复了刚才的平淡,眉头稍稍抬了下,算是默认。
政委笑呵呵揶揄:“距离你上次回家都好几月了吧?你媳妇儿又刚生完孩子不久,肯定是想你了。”
顾青寒结婚那会儿,打的是加急报告,就那么两天便把政审给批下来了。
所以大家一致认为,顾青寒跟他媳妇儿肯定非常恩爱,不然也不会那么着急结婚。
这都差不多半年没有见过面了,就连当时他媳妇儿生孩子那会儿刚好要出任务,也没办法回家去。
顾青寒把电报对折起来,然后收进了军装口袋。
接着他问:“出发去北城之前,是不是有两天假期?”
政委点头:“对,仅限两天,要是决定带家人随军,你可要提前给基地打申请。”
顾青寒倒不是要带上温暖和孩子随军。
虽然他跟温暖婚后接触的次数少之极少,但是顾青寒大概也猜到温暖不会跟着他去随军。
尤其还是去一到了冬天就冰天雪地的北城。
因为结婚那时候,他就曾经问过,要不要跟着他随军,但温暖几乎想也没想就说了个不字,并让他以后都不用提了,她说想留在城里。
顾青寒收起思绪,语气淡然:“不用,我就回家看看。”
*
温暖给顾青寒发电报之前也是思考过的。
第一是为了防止顾青寒出发去北城之前,可能有突发的事情不能回家,那她就没办法跟着随军了。
其次就是顾青寒是个军人,心思比普通人要缜密,谨慎。
虽然他们是夫妻,但真的跟陌生人没什么区别。
结婚那么久,两人统共就见了三次面,每次见面的时间就那么几个小时,对话加起来也不知道有没有十句。要是她贸贸然提出要跟着他去北城随军,肯定会引来他的怀疑。
温暖中午简单吃了个烙饼,就带着醒来的女儿出门去。
只不过温暖并没有直奔供销社,而是先去了一趟卫生站。
中午那会儿有街道办的人上门宣传小儿麻痹的事宜,温暖想到女儿在书中的遭遇,为了预防万一,决定带孩子去吃点糖丸,顺便给孩子做个身体检查。
从出生到现在,孩子好像也没检查过身体,温暖对育儿的知识也不足。
七十年代的卫生站简陋又狭窄,设备也十分的老旧,只有一个穿白大褂的医生在坐班。
那个医生一看温暖抱着孩子进来,便问:“哪里不舒服啦?”
温暖走了进去,说:“没有不舒服,就是来吃糖丸的,顺便给孩子做个检查。”
“进来吧,先给孩子登记下。”那医生招呼温暖坐下,然后掏出了一张表格和笔,问:“孩子叫什么名字?”
温暖愣了下,因为户口本一直在婆婆赵五珠那里,原主和她因为孩子起名字的问题意见不合,赵五珠说要给孩子起名顾招娣,要不就顾盼娣,而温暖则不愿意。
招娣,盼娣这种名字,真是一听就让人头疼,孩子长大了也会感到自卑。
在起名这个问题上,温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步的。
然后,赵五珠便直接把户口本给藏了起来,孩子就一直没有上户口。
温暖只好硬着头皮应道:“还没起。”
那医生疑惑地看了孩子一眼,似笑非笑道:“孩子看着也几个月大了,还没取?”
不过医生也是有职业操守的,没有在名字上过多纠缠,又问了几个其他的问题。
因为人不多,检查很快就做完了,孩子还算健康,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吃糖丸则要排队,因为不是重点的大城市,分发到这边的糖丸有点少。
温暖拿了通知书便离开了卫生站。
从卫生站出来,温暖经过了邮局。
她看了眼里面排队的人,想了想,还是抬起脚步走了进去。
*
G省某部队。
政委看着对面的顾青寒,八年过去,他一路看着顾青寒从青涩的新兵蛋子变成了如今气势沉稳坚毅,挺拔强健的男人,难得的是,他英俊的面孔却依然不减当年。
入伍多年,顾青寒也是部队中能力最出众,思维最敏锐的一个。
不然组织也不会破格把他选进北城的空军基地。
“青寒,北城离咱们这边那么远,以后回家的机会可能比这些年还要少,你要不要考虑让你媳妇儿和孩子随军?”政委想了想,又说:“你现在好歹也是个团级干部了,房子的问题半点不用担心,养家糊口更是没什么困难。”
顾青寒几乎是下意识摇了下头,脑海闪过一张冷漠的脸,拳头微微攥紧,答道:“不用,留给有需要的战友吧。”
政委笑了笑:“不着急,反正出发北城之前,你有两天假期,不如先回家商量下再说,说不定你家媳妇儿舍不得你,要跟你去呢。”
顾青寒眉头微蹙,面无表情地抿了下唇,没说话。
话音刚落,便响起了几下敲门声:“顾副团长,有您的电报。”
政委顺口问了句:“哪里的?”
“是顾副团长家里打来的。”
闻言,顾青寒抬起毫无波澜的眼眸,“拿进来。”
家里联系他的一般都是他母亲,不过大多是让他弟弟帮忙写信,发电报倒是没怎么试过。
难不成家里出事了?
政委好奇地朝顾青寒手里的电报看了过去,笑嘻嘻到:“估计是你媳妇儿打来的,指不定这么久不见,想你了。”
顾青寒接过电报的那一刻,几乎第一时间就否定了政委的话。
——不可能。
顾青寒抽出信封里头的电报,短短三个字写道:“盼归家。”
第4章
顾青寒看着电报上短短的三个字,瞬间陷入了短暂的疑惑中。
那头的政委好奇地伸长了脖子看了过来,打趣问道:“是不是你媳妇儿发的电报?”
顾青寒没有回话,只是表情已经恢复了刚才的平淡,眉头稍稍抬了下,算是默认。
政委笑呵呵揶揄:“距离你上次回家都好几月了吧?你媳妇儿又刚生完孩子不久,肯定是想你了。”
顾青寒结婚那会儿,打的是加急报告,就那么两天便把政审给批下来了。
所以大家一致认为,顾青寒跟他媳妇儿肯定非常恩爱,不然也不会那么着急结婚。
这都差不多半年没有见过面了,就连当时他媳妇儿生孩子那会儿刚好要出任务,也没办法回家去。
顾青寒把电报对折起来,然后收进了军装口袋。
接着他问:“出发去北城之前,是不是有两天假期?”
政委点头:“对,仅限两天,要是决定带家人随军,你可要提前给基地打申请。”
顾青寒倒不是要带上温暖和孩子随军。
虽然他跟温暖婚后接触的次数少之极少,但是顾青寒大概也猜到温暖不会跟着他去随军。
尤其还是去一到了冬天就冰天雪地的北城。
因为结婚那时候,他就曾经问过,要不要跟着他随军,但温暖几乎想也没想就说了个不字,并让他以后都不用提了,她说想留在城里。
顾青寒收起思绪,语气淡然:“不用,我就回家看看。”
*
温暖给顾青寒发电报之前也是思考过的。
第一是为了防止顾青寒出发去北城之前,可能有突发的事情不能回家,那她就没办法跟着随军了。
其次就是顾青寒是个军人,心思比普通人要缜密,谨慎。
虽然他们是夫妻,但真的跟陌生人没什么区别。
结婚那么久,两人统共就见了三次面,每次见面的时间就那么几个小时,对话加起来也不知道有没有十句。要是她贸贸然提出要跟着他去北城随军,肯定会引来他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