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行1933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小刘,好样的!”
“这张敬尧,死的这么轻松,便宜他了!”那姓刘的年轻人恨恨的说道。
那黄先生和光头壮汉相视一笑,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那光头壮汉笑罢,对黄先生开口道:“郑区长,这次成功完成任务,你恐怕也要出国了吧!”
那中年人原来不姓黄,他的真实身份是复兴社特务处副处长兼北平特区区长郑季民,此次来北平,正是受了处长代江山的委派,来北平刺杀大汉奸张敬尧的,而后排的光头壮汉,正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军统四大金刚之首的王天木。
郑季民听到王天木问话,笑着点了点头,开口道:“校长的意思,是派我到德国留学,学习一下德国冲锋队的组织架构和思想理念,以便更好的为我们复兴社和特务处服务。不过,我这一走,以后北平的事情天木兄就得多多费心了。”
“唉,”说到此事,王天木突然叹了一口气,“现在我们的人手虽然多了,可是精兵强将反而少了,北平这一年,我们不知道损失了多少骨干,要不这次的行动,哪里用得着我们两个老家伙亲自出手?”
此次的任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最终竟然劳驾到复兴社特务处的副处长郑季民和上海站兼北平站的站长王天木亲自出手,不说是杀鸡用牛刀,也算是小题大做了。
“没办法啊!一二八之后,日本人在上海的势力极度膨胀,我们很多的人手都被牵制在了那里,可现在日本人又策动华北自治,我们现在是麻杆打狼,两头怕啊!”郑季民的脸上也露出几分沉郁之色。
虽然现在东北抗日义勇军牵扯了日本人的大部分精力,但日本人狼子野心,去年在上海发动了一二八事变,成功的将上海化为了中立区,接着又侵占热河,试图让华北自治,重演九一八夺取东北的一幕。
一南一北两条战线,让特务处的人力是捉襟见肘――虽然中国并不缺人,但精通特务工作,熟悉暗战的顶尖特务,却是少之又少。
“去年洪公祠不是训了不少人出来吗?怎么还这么缺人?”后排的刘姓年轻人突然插口道。
“你以为,一个培训班能培训多少人?”王天木看了刘姓年轻人一眼,“去年第一期培训了30人,最后还只毕业了27个,这些人,绝大部分都被派往了上海和东北,有几个能来北平?”
“站长放心,我们北平的兄弟,一定可以顶得上!”刘姓年轻人保证道。
“你我放心,毕竟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只是其他人“王天木摇了摇头。
汽车在一路疾驰,车厢里却是一片尴尬的沉默,形势的严峻,让眼前这个短暂的胜利,显得又似乎那么无足轻重了。
“对了,那个人,什么时候能出来?”
过了好久好久,王天木突然开口问了一句。
“那个人啊!”郑季民望着窗外,也叹了一口气。
“哪个人?他在哪儿?”
旁边的小刘听着两位长官谜一样的对话,不由得张口问道。
“监狱。”
王天木摇了摇头,汽车,已经驶出了东交民巷

第二章 老虎桥
同一时间,南京。
天刚麻麻亮,南京鸡鹅巷53号的院子里,就传来了一阵马达的轰鸣声,紧接着,黑漆漆的大铁门被拉开,一辆黑色福特牌小轿车从院子里驶了出来。
轿车缓缓驶出了这条看上去其貌不扬的窄巷,鸣笛声中,巷口赶早集的行人像流水一样被排开,几个执勤的巡警看到车牌号,也都忙不迭的避让开来。
无它,轿车的前挡风玻璃上,蓝色通行证上清楚明白的写着几个大字:
调查统计局二处。
只有深悉内情的人才知道,这个调查统计局二处,正是复兴社特务处的公开名称,而鸡鹅巷53号,就是复兴社特务处的办公地址。
汽车穿过栉比如鳞的民居,驶在了南京第一区(今玄武区)的街道上,车头身穿蓝色中山装的司机微微侧头,开口道:“老板,去哪儿?”
“老虎桥。”
坐在轿车后排的一名中年人说了三个字。
汽车一路穿行,很快来到了南京北面的钟山附近,老虎桥就坐落在这里。
不过,这老虎桥附近,既没有老虎,也没有桥,有的只是一条名为老虎桥的小巷子,而这条小巷子里面,就是大名鼎鼎的民国第一模范监狱,当地人称老虎桥监狱的所在。
汽车来到了这所著名的监狱门前,司机看着高达三米的高墙和里面林立的哨塔,回头问道:“老板,要不要通传一声?”
“不用,”中年男子摇了摇头,“就在这里等。”
说完这句话,他就闭上了眼睛――从侧面看去,此人鼻梁高挺,长眉凤目,紧抿的嘴唇显得格外严肃――如果要求不太严苛,忽略了他那瘦长脸型的话,此人算得上是一个难得一见的美男子了。
汽车在监狱门口静静的等待了足有半个小时,监狱大铁门旁边的小铁门终于打开了,一名身着灰色中山装的年轻男子在两个哨兵的护送下走了出来,随行的还有一名领导模样的狱官,只见那年轻男子和狱官有说有笑,那狱官手里还提着一个皮箱,似乎是那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