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金馔玉不足贵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活赚钱的营生,我去便好。”
  钟应忱身形一顿,静了半晌,再开口时平静无波:“那便立个约。”
  池小秋知道他生气了,便想打圆场:“好,你要出去,咱们便都去。”
  钟应忱却似没听到一般,仍旧坚持。
  “两人各赚得四百钱,后日太阳落山前来对数。”
  池小秋从来不是退让的性子,话说到此处,便干脆点头道:“好,若你赢了,我便给输三十文给你。”
  这个给的挺多,钟应忱却摇头不接茬:“若你赢了,我赚得的钱便尽数给你。”
  池小秋刚要摇头,又听他说:“若我赢了…”钟应忱抬起眼来:“以后你便不能叫我的名字。”
  池小秋有种不好的感觉。
  “须得叫声――钟大哥。”
  池小秋险些要跳起来――这人好不要脸,明明一路来出头打架全是她,竟想让他做老大!
  待要反驳,却被钟应忱一句话激起了性子:“你莫不是不敢?”
  “好!”池小秋一口答应:“若是我赢了,我也不要你钱,须得唤我一声池老大!”
  钟应忱微微变色,可惜骑虎难下,只能应声道:“一言为定。”
  立了这个约,池小秋倒没这么多心思去想姨爹姨妈的事,囫囵过了一夜,天才蒙蒙亮,她便悄手悄脚起身了。
  这片芦席棚子就建在湖边一片前滩上,附近起早卖物事的人家不少,见了池小秋眼生,都多看两眼。
  蒋二嫂也早起了,问她:“桥上去么?”
  蒋二嫂说的正是小凤桥,离他们这一处甚近,看着也是建了多年的辰光,不大不小一个单孔石桥。石干栏中间尽是素的,连桥头的两丝卷云纹都被磨凸了,两侧不经意瞧都看不见还有砌好的石条台阶,小小窄窄,青苔长了一片又一片。
  池小秋就踩着这青苔去够细细的杨柳条,那柳条看着柔韧,在她手里就好像没了骨头,轻轻一掐一揉,就尽数到了她手里。
  这时节柳条还是黄绿的,但让初升的太阳一洒,就成了碧金的。
  碧金的枝条在池小秋手里一跳一跳,一个出口大,开口小的笼子便现出了雏形。
  她一边编着,一边留意看着街边各处买卖,要想来快钱,正经张罗摊子必定来不及,最好的便是将一两个家传方子拿了去卖。
  池小秋张开自己的手看了看,果断抛去了这个念头。
  那是她阿爹阿娘留下的最重要的东西,山穷水尽也没舍得卖出去,现在更不是时候。
  她把柳条鱼笼下在浅滩隐蔽处,等肥鱼鲜虾自己闯上门来,自家去往街上去逛。
  “现下的汤面!”
  “玉带糕,千层糕,新出的,还热腾腾的哎!”
  “青鱼汤饺,满馅儿的鱼肉汤饺儿!”
  转了一圈下来,这里吃食甚杂,北边的硬面,南面的汤粉,苏式糕点,香糖果子,倒像东南西北的风味赶到了一处,但有一点却是常见的,便是水乡遍地可见的河鲜鱼虾。
  池小秋原想着若逮到了几条鱼,便拿去换了钱,这会便改了主意。
  眼下又无锅,又无灶,柴米油盐样样不见,池小秋坐在石阶上犯难。
  这厢有人闲着,那厢蒋二嫂忙得脚不沾地,她专做汤面,连夜熬的棒骨汤,洒上些虾皮,细面一扯一滚便是一碗上桌的面。
  中桥住着的人家多有生计,赶着吃了饭好去干活,有人唏哩呼噜仰脸喝了汤,砸着嘴道: “蒋二嫂的好面!若是再多些佐菜便再好不过!”
  池小秋无意中听着,眼前一亮!
  一道道吃食在她脑中翻过,恰有一样佐菜,不用锅来不用灶,只备些调料便好。
  池小秋估摸着时候,去翻一个时辰前下好的柳条鱼笼,心里本有些忐忑,谁知拾在手里却沉甸甸的,大喜之下往笼里一看,两条一斤多黑背白肚的大鲫鱼,正拍着尾巴在里面扑腾。
  怪道人人都想来柳安镇,虽说房钱米钱处处都贵,却也好赚钱,俯身抬手便能拾着。
  池小秋仍把柳条鱼笼下在浅水里,压实在了,重回了芦席棚子,准备到近处人家讨些麻油酱油。
  “周应忱?”池小秋半弯着腰,艰难进了门,还要防着那两只仍旧活蹦乱跳的鱼拍着自己的脸,却无人应声,连包裹也不见了。
  池小秋又走两步,熟练往杂草角落处一摸,昨日还散着的包袱早已经让麻绳系得规规整整,下面压着旧衣,连池小秋的都叠得边压着边,一看就是钟应忱手笔。
  池小秋摸摸头一笑,跨步出门的空档让人瞧个正着,尖嗓子戳得她耳朵疼。
  “哪里来的鱼,好鲜活模样!让我看看!”池小秋一抬头,正是昨天的细长眉,她埋头走着,只粗粗答一声:“买的。”再没别的话。
  幸好细长眉妇人也没跟上来,这左近处池小秋只认得一个蒋二嫂,知道他家还有个一岁多的儿子,家里说不得有人照顾。
  刚往门前一站,便见个人一瘸一拐出来,原是蒋二嫂的丈夫。池小秋拿小的那条换了些酱油麻油,这蒋二哥也是实在人,口口声声只道用不着这么多,池小秋便腆着脸又讨了些小米糠,拿着蒋家的刀,连着送与他们的一条鱼都治净了。
  蒋二哥原见池小秋要拿刀,忙上去抢:“你小孩家家的,哪里拿得动这个!”话音未落,就眼见她将鱼甩在案板上,啪得一拍,两条鱼便不动了,而后刮鳞开膛破肚,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