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之昌阳迷案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大家都走了,狄仁杰笑眯眯的站起身,走到莲儿面前蹲下,“你叫莲儿?”

“恩。”

“现在这儿没人了,你能陪爷爷说会儿话吗?”

“……恩。”

“莲儿这名字真好听,谁给你取的?”

…………

莲儿渐渐与这位慈眉善目的“爷爷”的话多了起来。

“死了的那位叔叔,你以前见过吗?”

“……见过。”

“什么时候见过?”

“初三那天,有六七天了。那天小宝――小宝就是和我在一块儿的那个男孩子――要我和他一起去小山那儿放风筝。他说那儿风大,好放,可他在那儿也还是没放好。”莲儿回忆着小宝的狼狈样儿,终于现出了笑容。

“我一开始不想去的,可小宝给我折了一大把桃花――我最喜欢花了,就跟他去了山坡。后来风筝掉了下来,挂到了小屋旁边的树上,我们够不着,都快急哭了,那是小宝央及了好长时间,他娘才给他买的。这时那个叔叔从屋里出来,帮我们把风筝摘了下来。我想谢谢他,可他不理我们,转身走了。我就把那几枝桃花放到门口,然后偷偷躲起来看,那个叔叔好象本来打算把花扔了,可拿起来盯着看了一会儿,又拿了进去。我们见他收下,就离开了。今天小宝又叫我去放风筝,我想去看看叔叔还在不在,结果就看到他死了……”

…………

昌阳县县衙外街道。

拒绝了王承祖搬至县衙内居住的邀请,离开的狄公一行走在返回驿馆的路上。

突然,狄仁杰拈须一笑,对众人说道:“这个案子倒越发有意思了。”

“大人,您是不是又想到了什么?”元芳关切地询道。

“王承祖对这个案子非常关注啊!”

“可这有什么不对吗?”景晖也不解地问。

“也不是不对,只是太过了。对于一个还不一定能不能问出什么线索的七八岁小女孩,不是交于府内的丫鬟仆役,而是竟让两位夫人一同看护!足见这位县令对这件案子的关注程度非同一般啊。况且这两位夫人的神情态度也有些奇怪……”

元芳和景晖对视一眼,皆是一脸疑惑。

狄仁杰却一顿,回头对二人说道:“元芳、景晖,明日我们也去探探小屋!”第五章花诉隐情

三月十一,清晨,山坡小屋外。

四周杂草丛生,甚至有些小草已占据了泥墙,从上面探出头来,得意地摇摆着。

“这里若从未来过,可不易找到啊!”狄仁杰望着小屋,对元芳和景晖说道:“这座房子看样子久已荒废,不知那赵柏为了什么要来此暂住――走,进去看看。”说着,三人入内。

屋内陈设一如昨日,只是尸体已被抬走,空余了一地血迹,似乎在倔强地提醒着曾经发生的一切。

狄仁杰目光如炬,环视四周,定格在窗台的一个瓦罐上。瓦罐里胡乱插着几枝枯萎的桃枝,干瘪发蔫的枝条正垂头看着窗台上的几点花瓣,追忆着自己昔日的一身美丽。

“这该是莲儿送的桃花了。”狄仁杰暗忖。

抬头再次环顾:结满蛛网的房梁,灰暗的四壁,简陋的一床一橱一桌,桌上倒扣一个缺角的灰色粗瓷碗,两条破旧的凳子,还有就是窗台上的瓦罐,墙角里的扫帚,地上的血迹和散落的衣物,再无其它。

如此简单的现场,能有什么上了疏漏呢?狄仁杰不禁也皱起眉,在屋中不停地徘徊着,元芳和景晖在旁静静地看着他。

忽然,狄公停住了脚步,再次环视四周,微微颔首,笑了,“原来是这儿。”

元芳跟着笑了,“大人,看来您又有收获了。”

景晖上前一步,追问:“父亲,哪里有什么不对吗?”

狄公一笑,“这里,太干净了。”

“干净?!您瞧屋子乱的!”景晖惊讶地一指橱柜前的衣物。

狄仁杰笑着摇了摇头:“不是那儿,是这儿!”说着,他用手指了指窗台下。

元芳和景晖顺着狄仁杰手指的方向看去,窗台下倒确实空无一物。

“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景晖还是不明白。

“你们再看这儿。”狄仁杰又指向窗台上。――上面的瓦罐里插着几枝枯枝,瓦罐外落着两三点花瓣。

“这也很正常啊!您不是说莲儿给赵柏送过花么?”

身后的元芳却是眼睛一亮,想说什么又压了下去。

狄仁杰继续回答:“你不觉得花瓣太少了么?现在正是桃花茂盛的季节,这几枝桃花怎会只有两三片花瓣?”

“可能是赵柏生前打扫了吧?”

“这是一座废弃的小屋,赵柏仅是不知为了什么事暂时留此而已。看这梁上蛛网,橱上厚尘,必是不耐打扫;退一步讲,若赵柏真是勤于打扫之人,又岂会不将枯枝从罐中取出?留下窗台这几片花瓣?”

“有道理……有道理!”

“可如果花瓣不是赵柏打扫的,那会是谁呢?”狄仁杰饶有兴趣地提问。

“凶手!”李元芳突然说道。

“好!大胆的假设!”狄仁杰点头赞许,“可凶手为什么会打扫此处?”

“这里应是曾有些其他的证据!”景晖也反应了过来。

“那么我们就应该看看它了。”狄仁杰含笑点头,走向墙角,拿起扫帚,向地下拍去。果见从扫帚里面的枝杈上震落了一片花瓣,但同时在灰尘中竟出现了几块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