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狗
分类: qsxs
,说明您认识在下的父亲,起码知道他的名号。在下父亲常年行军,人称一声戚老将,鲜少有人知道他的大名。”
“知道我父亲的大名,又如此关心那玉上的戚字,说明知道戚家有些分量。而在乎戚家是不是有些分量的,就只能是朝廷中人。”
“晚辈自小生养在燕北,与我阿爹相识的朝廷人,在下都基本认识。思来想去,唯有史太公一人,才配有如此气概。”
“气概?”史太公颔首,笑意渐起,“什么气概?”
“身居陋室,兼济苍生。”
“小嘴叭叭,倒挺会夸人。”史太公站起身,默默走了出去。
候了片刻,戚如见他拎来两个药包,他将那药包扔给她,只道:“自己敷,看着怪吓人的。”
戚如一笑,叩头谢了太公。
要说起来,这史太公的事她是知道一些的。据说怀文帝在位时,史太公可谓是风头无二,就连太后见了,亦是尊称一声太公。
只是后来不知怎么,有传言流出他与楚王密谋刺杀怀文,一应机密文书白纸黑字等被悉数查获。要不是怀文感念其往日功业,尚留存其一丝苟命,否则就这样的罪行,说是打入十八层地狱也不为过。
这些前朝争端戚如不懂,也无心评判什么。相比于想这些与她无关的事,她现在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戚如抬头看了看史太公,当机立断地跪下身去。太公见她如此,也不惊奇,似乎猜到了她接下来要做什么。
“戚家的事,老夫略有耳闻。”史太公双手垂膝,目露精光,“见你满身狼狈,就知你现在四面楚歌。”
“太公明见。”戚如双手奉揖,叩拜道:“晚辈但有一事,恳请太公成全。”
“何事?”太公淡然。
戚如望向窗外朔雪,又低头看了看肚子上的伤,胸口一滞,说:“恳请太公,收我为徒。”
☆、生机
“为徒?”史太公轻笑,扶起戚如。他擅自将那窗关上,喃喃道:“你先告诉老夫,我为何要收你为徒?”
“老夫不过一介戴罪之身,流亡燕北十数年,鹑衣鹄面,一无所长,有何脸面为人师长?”
“太公此言差矣。”戚如低眉:“太公知悉戚家近况,即便蜷居在这小小的山神庙中,却依然心系朝廷各路官派党羽的最新动向。当今局势,太公一定比晚辈看得更清。”
太公不语。
“晚辈无能,没能保住阿爹与哥哥,我是从那地底下爬出来的活死人,是我自己又把自己生养了一回。从我活过来的那一刻,我就决意,来日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不会放过所有伤害过戚家的人!”
“所有……所有……”
戚如把头重重磕在地上,连带着那两声“所有”都多了几分沉重。
窗外狂风呜呼,碎雪飘扬。火堆闪着斑斓的微芒,倒映在戚如眸里,如同一池碾碎的星云。
太公看出了她的坚持,略有些惊讶。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清弱的姑娘能说出这样狠绝的话。他想起自己的女儿,她和戚如一样,有一双漂亮的桃花眼,如果她还没死的话,应该与戚如一般大小。
女孩子家这个年纪,最是韶华烂漫的关头。可看戚如满眼的恨,史太公就知她早已没了心。
如今站在他面前的,是一具被仇恨塞满肉身的躯壳。那恨意从眼中往外绽射,就是一把杀人无形的利刽。
太公旋即允了戚如。
不仅是因为女儿的缘故,更主要的是,史太公在她身上看到了一种坚韧。
那坚韧必得是从骨子里滋出来的,才能与她那清丽气质融合得如此巧妙。戚如身出将门,却毫无将门子弟那样的英姿,反而生得温香软玉、柔情几许,只在眼里露出几丝尖利。
是美人皮,却有杀人心。
妙哉。
戚如行了个长揖,算是拜师礼。史太公倒也不拘这些,只低手坐在门框上,看着外头的雪。
无言了许久,他才缓缓转过身问,“大辽建国百年,英豪辈出,你可知当今天下,是谁独当一面?”
戚如知道史太公这是在考自己,忙恭敬道:“当今天下,军权依照分地划分为四,燕北,蕃南,淮东,渝西,立蔺都为京。权力的核心枢纽在蔺都,主要集结在七大贵姓身上。大辽建国伊始,七姓功不可没,后人为方便咏颂,称为蔺都七贵。”
“这七贵是?”太公有些记不大清。
“这七姓分别是,沈、顾、风、宋、戚、孙、史。”
“当今坐拥帝位的,是怀文帝之子李恒权,可真正手握实权的,却是太后沈氏。蔺都七贵中大部分都与她亲好,包括我戚家,早年与太后一样来往亲密。所以太公问晚辈当今天下谁人主权,晚辈觉得,只能是如今的太后沈氏了。”
“好,好极了,”史太公拍了拍手,眼中露出一丝欣赏,“戚泓没有白养你,戚家的女儿,格局到底别样些。”
“太公谬赞。”戚如谦虚地笑了笑,低下头去:“晚辈不过是把平日里从阿爹与哥哥那里听来的又说了一遍,谈不上什么格局不格局。”
“那老夫再问你,既然实权在太后手里,那么现在她最担心的是什么?”
“怀德旧疾在身,行将就木,近两年已身处濒危之际。而太后她年至耋耄,纵有大权在手,却也不知还能坚持到几时。”
“她最担心的,自然是拥立新君的事。她必得在怀德帝
“知道我父亲的大名,又如此关心那玉上的戚字,说明知道戚家有些分量。而在乎戚家是不是有些分量的,就只能是朝廷中人。”
“晚辈自小生养在燕北,与我阿爹相识的朝廷人,在下都基本认识。思来想去,唯有史太公一人,才配有如此气概。”
“气概?”史太公颔首,笑意渐起,“什么气概?”
“身居陋室,兼济苍生。”
“小嘴叭叭,倒挺会夸人。”史太公站起身,默默走了出去。
候了片刻,戚如见他拎来两个药包,他将那药包扔给她,只道:“自己敷,看着怪吓人的。”
戚如一笑,叩头谢了太公。
要说起来,这史太公的事她是知道一些的。据说怀文帝在位时,史太公可谓是风头无二,就连太后见了,亦是尊称一声太公。
只是后来不知怎么,有传言流出他与楚王密谋刺杀怀文,一应机密文书白纸黑字等被悉数查获。要不是怀文感念其往日功业,尚留存其一丝苟命,否则就这样的罪行,说是打入十八层地狱也不为过。
这些前朝争端戚如不懂,也无心评判什么。相比于想这些与她无关的事,她现在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戚如抬头看了看史太公,当机立断地跪下身去。太公见她如此,也不惊奇,似乎猜到了她接下来要做什么。
“戚家的事,老夫略有耳闻。”史太公双手垂膝,目露精光,“见你满身狼狈,就知你现在四面楚歌。”
“太公明见。”戚如双手奉揖,叩拜道:“晚辈但有一事,恳请太公成全。”
“何事?”太公淡然。
戚如望向窗外朔雪,又低头看了看肚子上的伤,胸口一滞,说:“恳请太公,收我为徒。”
☆、生机
“为徒?”史太公轻笑,扶起戚如。他擅自将那窗关上,喃喃道:“你先告诉老夫,我为何要收你为徒?”
“老夫不过一介戴罪之身,流亡燕北十数年,鹑衣鹄面,一无所长,有何脸面为人师长?”
“太公此言差矣。”戚如低眉:“太公知悉戚家近况,即便蜷居在这小小的山神庙中,却依然心系朝廷各路官派党羽的最新动向。当今局势,太公一定比晚辈看得更清。”
太公不语。
“晚辈无能,没能保住阿爹与哥哥,我是从那地底下爬出来的活死人,是我自己又把自己生养了一回。从我活过来的那一刻,我就决意,来日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不会放过所有伤害过戚家的人!”
“所有……所有……”
戚如把头重重磕在地上,连带着那两声“所有”都多了几分沉重。
窗外狂风呜呼,碎雪飘扬。火堆闪着斑斓的微芒,倒映在戚如眸里,如同一池碾碎的星云。
太公看出了她的坚持,略有些惊讶。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清弱的姑娘能说出这样狠绝的话。他想起自己的女儿,她和戚如一样,有一双漂亮的桃花眼,如果她还没死的话,应该与戚如一般大小。
女孩子家这个年纪,最是韶华烂漫的关头。可看戚如满眼的恨,史太公就知她早已没了心。
如今站在他面前的,是一具被仇恨塞满肉身的躯壳。那恨意从眼中往外绽射,就是一把杀人无形的利刽。
太公旋即允了戚如。
不仅是因为女儿的缘故,更主要的是,史太公在她身上看到了一种坚韧。
那坚韧必得是从骨子里滋出来的,才能与她那清丽气质融合得如此巧妙。戚如身出将门,却毫无将门子弟那样的英姿,反而生得温香软玉、柔情几许,只在眼里露出几丝尖利。
是美人皮,却有杀人心。
妙哉。
戚如行了个长揖,算是拜师礼。史太公倒也不拘这些,只低手坐在门框上,看着外头的雪。
无言了许久,他才缓缓转过身问,“大辽建国百年,英豪辈出,你可知当今天下,是谁独当一面?”
戚如知道史太公这是在考自己,忙恭敬道:“当今天下,军权依照分地划分为四,燕北,蕃南,淮东,渝西,立蔺都为京。权力的核心枢纽在蔺都,主要集结在七大贵姓身上。大辽建国伊始,七姓功不可没,后人为方便咏颂,称为蔺都七贵。”
“这七贵是?”太公有些记不大清。
“这七姓分别是,沈、顾、风、宋、戚、孙、史。”
“当今坐拥帝位的,是怀文帝之子李恒权,可真正手握实权的,却是太后沈氏。蔺都七贵中大部分都与她亲好,包括我戚家,早年与太后一样来往亲密。所以太公问晚辈当今天下谁人主权,晚辈觉得,只能是如今的太后沈氏了。”
“好,好极了,”史太公拍了拍手,眼中露出一丝欣赏,“戚泓没有白养你,戚家的女儿,格局到底别样些。”
“太公谬赞。”戚如谦虚地笑了笑,低下头去:“晚辈不过是把平日里从阿爹与哥哥那里听来的又说了一遍,谈不上什么格局不格局。”
“那老夫再问你,既然实权在太后手里,那么现在她最担心的是什么?”
“怀德旧疾在身,行将就木,近两年已身处濒危之际。而太后她年至耋耄,纵有大权在手,却也不知还能坚持到几时。”
“她最担心的,自然是拥立新君的事。她必得在怀德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