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日的战争3》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看到了长成桩的儿子们那绽开的笑脸……


又一场风雪降临,一番折腾后,滴水成冰。这一夜老旦睡得踏实,那风雪已冻不住他的心。国军的大衣换作米黄色的棉衣棉裤,皮靴换成奇怪的毡靴,胸口缝了解放军的标牌,唯一没变的是那根皮带。可束在外面的皮带够不着扣眼儿,他只能让二子打出两个新的。二子说这是革命的洞,老旦说这是心上的眼儿。扎了皮带的棉袄甚是滑稽,可看到王皓也是这德性,老旦便昂起了下巴。


立功连突击学习解放军的作战要领、行动口令、协同暗号和纪律要求。学得辛苦,吃得却丰足,每顿有菜有肉,有米有面,只要你能吃,管够,只是不能浪费,那比浪费弹药还严重。政治课是最重要的,它告诉战士们新的信仰,告诉他们这战斗的意义。当大家都基本听懂后,肖政委来了,他站在石碾子上挺腰挥臂地鼓动着,让大家和解放军主力部队在战场上一较高低,用行动赢得尊严。战士们习惯地举手高呼,老旦在暗自鼓劲。黄维兵团已经碎了,十二万大军在亡命突围,可没听说哪支部队跑出去,被捉的国军士兵排着长长的队伍走入风雪,押向后方。老旦闻讯惊愕,庆幸之余,觉得这次选对了。


立功连发了武器,编入了人民解放军三纵豫西独立旅,随部队开往陈官庄以东,参加对杜聿明兵团的攻击。老旦和王皓领了任务,王皓争的是首战,团长却让他们做后备队。老旦知道那是劲敌,申请多配备迫击炮和重机枪,被告知多余的没有,只能到战场上去缴获。二子成了副连长,自己要了挺崭新的美式轻机枪,说这下不立功也难。老旦讨厌他那副嘴脸,说你别忘了,咱们当年是怎么训练用迫击炮和枪榴弹打机枪手的,对面的国军弟兄可精于此道呢。


戴着眼镜的王皓看着极不着调,却是个有料的,那毕竟是湘西教过书的,虽然教的都是造反作乱的学问,那也是书。别看面儿上丘八,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和老旦在排长人选上高度一致,老旦讲感情和能力,王皓讲信任和决心,排长们的劲头很快就提起来了。王皓在兵营里聊来聊去,骂了这个笑话那个,几天下来已经厮熟一片。三百多人他竟认得了一小半,连大家哪里出生、家里有啥人都摸得清清楚楚。他和老旦立了规矩:不准再叫弟兄,只称同志;也不准再叫老哥,只唤连长,谁改不过来就半夜站岗。行军途中必须唱歌,王皓责无旁贷。第一首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王皓教了一路,都要口吐白沫了,这帮笨蛋兵才勉强唱准。二子说这歌的调子怎和国军差那么远,前者像是磨刀,后者只是挥拳。王皓说那当然,挥拳的当然干不过磨刀的。老旦看着一眼镜白霜的王皓,不明白他的热情从何而来,这种劲头,老旦只为出生入死的兄弟才有,比如麻子团长,比如杨铁筠,比如王立疆,还有那些为了抗日而死去的弟兄。


路上并不无聊,按个东北弟兄的话说还挺闹心的。行进的部队之间赛跑一样较着劲,总有腿脚飞快的兄弟部队超过他们,扔下些不中听的话:


“呦呵!衣服挺合身儿啊?就是帽子太大了点儿,喂!你们有没有那么大的头啊?没真本事可别装大头啊!”


“嘿!你们跑得太慢了,解放军哪有你们这德性的?光着屁股推碾盘,你们转着圈儿丢人呦!就这德性,等你们跑到了,杜聿明龟儿子早就当我们的俘虏了!”


“裤带和绑腿系紧点,别像在那边那样稀松,掉了裤子露了黑球,我们可认不得你们了。”


要说军纪和军容,老旦等国军弟兄在这半年确实疏于训练,如今背足了口粮和弹药,累得眼都花了。老旦恨不得猫一样两耳一闭,扎雪窝里眯瞪一会儿。更有的热坏了,上衣扣子解了个干净,帽子夹在胳肢窝下。天冷尿多,杨北万溜到路边,拉开裤门就要撒。王皓歪着嘴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鸡巴塞回去!要不给你敲了。像什么样子?都把衣服穿好了,帽子戴正了,看看别的连队是怎么做的!都捯饬口气,跟我唱: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老旦明白王皓的苦心,见战士们憋得唱不出口,他先放开河南腔唱起来。这斑鸠样的声音起来了,大家再不觉寒碜,不一会儿都哇哇喊了。虽然都跟着老旦跑了调,但毕竟唱了,王皓那张脸还是高兴的。


一路上,老百姓们向他们挥手,用各种方言送来鼓励。行军途中歌声一路,各部队此起彼伏,歌声穿过风雪,让每个人忘记寒冷。连队在一个大路口拐向北边,路旁有枕木搭起的高台,上面是文工团的表演,几个女子在上面敲着小锣,打着快板,喊着那磨菜刀似的话。她们穿得就没那么多了,可也汗流脸颊,站在那里绿油油的,粉嫩嫩的,小杨树般好看。战士们高叫着向她们致意,她们也挥舞着轻薄的袖子。高台边站着位笑嘻嘻的女军官,挺拔的身子带着柔软的威严。老旦被那张脸击去了半拉魂魄,他忙低下烧红的脸,压低软塌塌的帽檐儿,却知道阿凤已经看到了他,那双漂亮的眼只一瞥,就看得他周身燥热了。

第二章 翠儿的怪病


翠儿起不来了,不烧不吐不晕不胀,睁开眼亮亮的,心情和天气一样好,可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儿。她起身下炕,起了几下,身子和粘在炕上一样。又挣了几下,终于发现问题出在两只手上,双臂都动不了了。它们绵软无力,若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