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不梳妆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心下暗思这两人倒也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然顾着彼此颜面,杜若对这次的壁角只作不知。
  故而临到父亲将自己许给他时,她见他眸光瞬间的呆滞,便料想是其心不愿。纵然彼时凌澜承父命,已于去岁做了他的皇嫂,是当朝新帝淑妃。
  却也不过一瞬,未等她出言,魏便以弟子之礼叩拜,开口郑重道,“愿娶阿蘅为妻,结百年之好。”
  杜若于情爱之上,开蒙甚晚。既没有凌澜那般细腻的感情心思,亦没有魏君子好逑的爱慕之情。有的是从内到外如冰似雪的淡然,和对礼教尊长的顺从。
  故而,她不信感情,只信人。
  她对魏的信任便是从他那一句话中,燃起的。
  “阿蘅”乃杜若小字,所唤皆为亲近之人。他方才唤她“阿蘅”,唤的亲切而自然。而他以皇家身份跪臣子,亦看出他对此诺之重。
  只是,新婚之夜,魏解开她腰封后,便再无动作。
  他触在她中衣上的手顿了片刻,才重新给她披好衣衫,然后同在她父亲面前答允时一般郑重。
  他说,“君命、师恩在前,本王抗拒不得,可是到底不是因为情爱。若本王心中无有年少绮梦,今日夫妻之礼亦能行之。然,旧梦未退……”
  “王妃,可愿等一等?”
  彼时,许是自己的骄傲,又或许是念其坦荡,杜若答应了。
  迟来的圆房,是在成婚后的第三年。
  那一年,梁国围了燕国都城。燕国皇后,魏的胞姐黎阳长公主送来书信,请求魏国发兵相助,解燕国之围。
  朝堂之上,各方相争许久。
  直到黎阳长公主第三次催信而来。魏终择了出兵之举,上书天子。却不想与之相背!
  同是手足同胞,黎阳于新帝魏泷,已然一颗弃子。
  无兵权在手,魏所倚不过王府亲卫,封地属将,根本抗衡不了梁国多年征战沙场的千军万马。
  杜若此时虽对他仍旧无有情意,但到底担着信王妃的名头,是他的妻子。她幼承庭训,亦知为妻者,当与夫君甘苦与共。
  便先踏出了那一步,结束了近三年的相敬如宾,相顾无言。
  她拨了十中之三的亲兵给他,潜入燕国王宫,护在黎阳身边。如此即便当真燕国国破,亦可保黎阳无虞,护她回国。
  至此,魏方知,她嫁入王府,除了面上的十里红妆,还带着整个大魏最精锐的暗子营。
  太傅府杜氏近十数年,以诗书礼仪扬门楣,然当年却是凭行伍战功立的门户。世人皆以为到了杜若这一代,杜氏行伍落末,顶上四个兄长,中流之姿,不过尔尔。然却谁也未曾料到,柔弱无骨的少女,竟掌控着如此要害。
  初次,杜若对魏是有所保留的,并未将暗子营尽数交付。
  却也是这次之后,魏见杜若的面开始多了一些。隔三日,与她烹茶共铭;隔五朝,便同她手谈一局;再数日,二人又研兵书礼乐。
  没过多久,烛影晃动见,水到渠成迎来迟到的圆房。
  床帏之间,动情之际,杜若不过一个初入尘世浅尝烟火的女子,乖巧顺从地交出了暗子营牌印和密语。
  彼时,她未曾思虑太多。父亲为他择的夫婿,与自己同塌而眠有了肌肤之亲的郎君,自是值得信任的。
  她从未想过世间人心算计,尽是连枕边人都不甚可靠。
  待黎阳第四份书信送至,魏便率部前往燕都郦城。他带走了亲卫、门客、心腹,带走了她的暗子营,带走了信王府的一切。
  唯独没有带走杜若,他的发妻。
  杜若是在魏走后第四日,被解了迷药方才醒来。当今天子,亲来王府审问。
  那个与魏有着五六分相像的那男子,周身气息要更温和些,他念着上辈的一点情意道,“表妹,前些日子,你于御前拿走的东西可要还给朕?”
  杜若没有反映过来。
  他继续道,“兵符被窃了。”
  杜若抬起眸子,仿若没有听清。
  天子再言,“瑾瑜持兵符反出邺都,如今已至澜沧江,沿路收缴魏国数万军队。”
  电光火石间,杜若便明白了一切,却不敢相信这一切。
  数日前,皇宫御书房内除了自己,还有凌澜。只是如今这等光景,当是尽数推在了自己身上。
  窃符乃抄家灭族之大罪,博郡凌氏终于可以取代陇南杜氏了。若是放在以前,她不信凌澜会这般。可是中间横着魏和家族荣光,便是最好的缘由!
  她连着敬称都忘了,只讷讷道,“表兄,他会回来的,会把兵符还您的。他……”
  他说要带她一起走的。
  年轻的天子,耐心尚好,亦不想同室操戈,只额首轻叹,“那便等一等他!”
  只是,到底魏泷走后,信王府已然是一座金丝囚牢,将她囚禁。
  初时,杜若尚且安心。
  总想着是父亲一手教导出来的人,那些短暂却温柔的日子亦是真实存在过的。而且,她已经有了身孕。
  魏泷亦承诺,只要魏送回兵符,之后携眷前往临漳封地,便既往不咎。
  可是杜若等到的第一个消息是魏兵至樊阳,遇守御不从,便一箭射杀之。
  樊阳守御杜直谅,是她长兄。
  第二个消息,毗邻安定城守御追至,两军交战,被他部下乱马踩死。
  安定城守御杜怀谷,是她二哥。
  第三个消息,魏大破梁国,乃是前锋如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