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伪皇帝
分类: qsxs
向我跪了下来,其他人也相继跪下:“臣等请皇上安。”“各位皇叔请起。以后在内廷不必如此大礼。太后说的是,国以家为本,孝是大道。”哼,太后这个老妖妇歹毒,我这个皇上也不是吃素的,我就是要让大家都看看太后是怎样压制我的,这样至少我在道义上占了上风。众皇叔不置可否的站了起来,只有七王爷表情复杂的看着我,也不知是赞许还是让我别乱说。“今天朝堂上的事本宫不计较了,但兹事体大,皇上如此决断,绝非护国之举。老四,皇上还年轻,你是老成持重之人,又是皇家的族长。你看此事应当如何决断?”太后终于不再把矛头指向我了,我顿感轻松,也不计较她当着我的面让别人决断国家大事了。本来嘛,我刚到这里,什么事都不知道,说多了只会害了自己。四王爷道:“太后圣明,此事如何决断必已明了于心。以臣愚见,蒙古兀良哈部虽是向我朝称臣,但一向治于化外,此次向金国称臣一方面实是被其所败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他们向我朝通告不但是试探我朝意见,更有挑拨我朝与金国关系,从而渔利的意思。所以,我朝廷此时绝不可轻举妄动,那就得行一个‘拖’字。如此有两个好处:其一,兀良哈部之举实是有损我朝廷威名,我们不置可否,他部必不知我朝意图,做事自要考虑。”说到这,四王爷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又道:“因此皇上今日之举颇有些急功近利,与国无宜。其二,兀良哈部实为风向旗标,我朝若是允了他,东蒙古诸部必会群起效尤,大长金国威势。若不允他,我朝必会得罪金国,到时引来两国纷争,东蒙古即可得利。因此嘛,这个‘拖’字才是上上之选。微臣愚见,当与不当,还请太后示下。”太后点头笑了笑,又瞪了我一眼才道:“嗯,老四这才是老成谋国,很好。就这样吧,兀良哈部使者就让他老老实实等着,要是等的烦了就让他滚蛋回家。皇上,你看见了没有?要不是你四叔临危不乱,把本宫请上朝堂,只怕依你的做法,战乱便要起了。”我点头道:“儿臣知错了,就按四伯的意思办吧。”哼,老妖妇,决断国家大事还不忘把四王爷卖了,你够狠!太后又道:“老九,金国那里咱们也不能没点表示。这样吧,今年的岁币提前给他们送过去,噢,给他们加上五成,毕竟咱们没理。”一个瘦长汉子走了出来躬身道:“谨尊懿旨!”岁币,岁币!这不是宋朝卖国的方式吗?这里怎么会是那个“犯我强汉,虽远必诛”的大汉朝?而且还有金国,蒙古,这里到底是什么朝代?太后像是累了似的靠在身后一只绣墩上闭上了眼睛,那个顾总管走过去为她按摩肩膀。此时大概该退了吧?果然,那些王爷们开始整理衣袖,看来是要告退了。七王爷走了出来,在太后面前一弯腰说道:“臣还有一事要奏,如今皇上春秋鼎盛,合当大婚之期,臣向太后请了几回旨,不知太后意下如何?”太后连眼都没睁,摆了摆手有气无力的说:“这事再议吧,本宫累了,你们先退下吧。”***,原来太后还没给我说媳妇,这样看来我――当然是现在的这个皇帝还是孤家寡人,这样也好,免得对着别人的老婆,倒也省心了。只是这个太后也太那个了,就算和儿子有矛盾,总不至于不慌着抱孙子吧?我没把心里的意思表示出来,而是和大臣们一起请了安退出了太后寝宫。
第三章身份之迷
回到皇帝住的乾元宫已是酉牌时分,要在过去的那个时代只怕该开晚饭了,然而我丝毫没有饿意,心中依然想着刚才见太后时发生的一切。刚才在环翠宫里我因为要注意免出漏洞而压下的心事纷纷浮了出来。确实有些事情不对,这个朝代不符合我印象里的任何朝代,而太后的态度也绝非为人母者所为,这意味着什么?路亭贵自从回来以后,在众多太监宫女的环视之中已经恢复了刚见我时的拘谨,此时要想从他嘴里套出点话比登天还难。自从见了太后,我知道自己的位置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稳当,因此要是支开众人单独向路亭贵问话只会引起别人的疑心。“皇上,该传晚膳了。”路亭贵看见我沉思不语,走过来弯腰提醒了一句,说完起身时从我耳边轻轻带过一句:“七王爷刚才来过,留下了个纸条。”说完,路亭贵直起身来背过去高声喊道:“皇上传膳。”几个太监退了出去,为我准备晚膳去了。路亭贵刚才这一转一喊是故意做的,说话间他背着手从衣袖里顺出张纸条,捏成个纸团塞进了我的手心。我会意,连忙将纸团拢进了袖子里。晚膳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样在御膳房吃,而是由太监们将大大小小几十个碗碟抬进乾元宫来,面对山珍海味我没有多少心情去品尝,只是用银筷子随意拨弄了几下便放筷子了。路亭贵看我无心吃饭,低眉顺眼的道:“皇上,您老今天乏,连午膳也没用,还是多用点吧,免得太后心疼,奴才们心里也不好受啊。”这家伙提太后,是在提醒我身旁有太后的人,我要是郁郁不欢,太后必然会很快知道。我想通此节,对路亭贵道:“唉,今天惹了太后生气,也不知道她老人家吃不吃得下饭,朕如此不孝,心里愧疚难当,哪里还用得下?唉!”路亭贵赞许的看了我一眼:“皇上一心念着太后,太后慈心仁厚,哪能不知道皇上的孝心?”我假装释怀,再叹口气道:“那样最好。路亭贵,用完了膳你陪朕走走。”吃完了饭,我在路
第三章身份之迷
回到皇帝住的乾元宫已是酉牌时分,要在过去的那个时代只怕该开晚饭了,然而我丝毫没有饿意,心中依然想着刚才见太后时发生的一切。刚才在环翠宫里我因为要注意免出漏洞而压下的心事纷纷浮了出来。确实有些事情不对,这个朝代不符合我印象里的任何朝代,而太后的态度也绝非为人母者所为,这意味着什么?路亭贵自从回来以后,在众多太监宫女的环视之中已经恢复了刚见我时的拘谨,此时要想从他嘴里套出点话比登天还难。自从见了太后,我知道自己的位置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稳当,因此要是支开众人单独向路亭贵问话只会引起别人的疑心。“皇上,该传晚膳了。”路亭贵看见我沉思不语,走过来弯腰提醒了一句,说完起身时从我耳边轻轻带过一句:“七王爷刚才来过,留下了个纸条。”说完,路亭贵直起身来背过去高声喊道:“皇上传膳。”几个太监退了出去,为我准备晚膳去了。路亭贵刚才这一转一喊是故意做的,说话间他背着手从衣袖里顺出张纸条,捏成个纸团塞进了我的手心。我会意,连忙将纸团拢进了袖子里。晚膳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样在御膳房吃,而是由太监们将大大小小几十个碗碟抬进乾元宫来,面对山珍海味我没有多少心情去品尝,只是用银筷子随意拨弄了几下便放筷子了。路亭贵看我无心吃饭,低眉顺眼的道:“皇上,您老今天乏,连午膳也没用,还是多用点吧,免得太后心疼,奴才们心里也不好受啊。”这家伙提太后,是在提醒我身旁有太后的人,我要是郁郁不欢,太后必然会很快知道。我想通此节,对路亭贵道:“唉,今天惹了太后生气,也不知道她老人家吃不吃得下饭,朕如此不孝,心里愧疚难当,哪里还用得下?唉!”路亭贵赞许的看了我一眼:“皇上一心念着太后,太后慈心仁厚,哪能不知道皇上的孝心?”我假装释怀,再叹口气道:“那样最好。路亭贵,用完了膳你陪朕走走。”吃完了饭,我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