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月亮
分类: qsxs
让青川热切勇敢地做出选择。
职业战队训练基地的日子和平时地玩玩闹闹完全不是一回事,青川和陈雾一同进入基地,遭遇了许多从前根本没有遇见过、甚至不曾想象过的境况。
他们的队友年龄都不大,十四五岁就从青训营中脱颖而出的队友数不胜数,还有诸多能在青川心目中称得上是少年天才的人,青川在来到训练基地前燃起的雄心壮志,来到训练基地不过两周,就被打磨得消失殆尽。
比起经过层层选拔才进入基地的队友,青川和陈雾显得业余得多,他们甚至不如另几位一样从陈雾小舅的训练营里进入基地的队友专业,而基地训练的日常并不讲那么多情面,课程紧锣密鼓地铺开,陈雾和青川赶不上进度,只能自己拼命。
青川从小到大成绩向来吊车尾习惯了,但偏偏在游戏这事上不愿服输,晚训结束后还开着电脑的身影里没少过青川,他拖着陈雾一起,不断地重复训练。
再有趣的游戏,打得久了也会感到枯燥,更何况是把这件事当做事业去做。青川在那些咬紧牙根才能坚持下来的日子里,把陈雾当成与他相依为命的伙伴,基地豪华宽敞的宿舍里,青川每天只睡六个小时,体能训练、技能训练,以及各种理论课程塞满了青川的十八岁,痛苦拔节的日子里,和陈雾的嬉笑怒骂是唯一能灌溉干涸生活的涓涓细流。
青川和陈雾在基地足足做了一整年的替补队员。
职业选手的黄金时段很短暂,不过短短数年,但比赛同样不讲情面,技术达不到标准,青川和陈雾在最适合上场的年龄,只能眼看着年纪比他们小的队友已经驰骋在赛场上,自己黯然在后台坐冷板凳――他们甚至没有机会成为坐在场下的替补。
场下的替补也是战队真正能出战的队员,而青川和陈雾,在那时只能算是尚在培训阶段的学员。
青川一向自诩游戏天分过人,在训练基地,青川终于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而到了赛场,青川的全部认知都被刷新了,他才知道全国有这么多支战队,有这么多同龄人在为了一个上场名额努力。
而冠军却只有一支战队。
“明年这个时候,我要坐在那个位置。”观战的时候,青川这样对陈雾说。
陈雾点了点头,对青川说好。
青川那时以为陈雾说的好,是答应与他一起站上真正的赛场,但他没有想到陈雾只是觉得青川的决心不错,梦想远大,值得认可,而他自己已经不再这么想了。
作者有话说:
求海星求评论求个关注啦~
第4章
比赛结束后,青川和陈雾所在的训练基地成绩还算不错,拿到了全国第三名,也有赞助商投资,于是战队决定组建第二支战队,同步训练。
这对青川和陈雾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他们的机会变多了,不必再为了唯一的战队入选名额而焦虑不已。
第二支战队的选拔过程,基地举行了内部的比赛,赛制很简单,单排双排四排分别进行车轮战,成绩最佳的选手就能入围战队。
除了单排以外,毫无疑问青川会选择陈雾做队友。他们一起打游戏的时间已经有好几年,虽然他们在基地训练的时间不如其他人长,但是一同打配合的时间绝对能在基地成员中排行前列。
在这种大逃杀式的选拔赛中,有好的队友和好的战队同样是很重要的,关键时刻的三保一比起各自为政要更有意义。电子竞技在许多时刻,除了巅峰技术的比拼,更多的还有对团队凝聚力的考验。
青川觉得很幸运的是,他和陈雾就拥有这样的凝聚力。
新战队的选拔赛足足比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成员们的剑拔弩张从赛场上弥漫到赛场下,没人能吃得下睡得好,就连陈雾和青川也不能。比分咬得很紧,青川和陈雾先前已经输了几局,如果想要稳稳当当进入新战队,那么后续的四排车轮战,陈雾和青川就不能再输,至少,他们不能跌出前三。
焦虑在整个训练基地里蔓延,所有人压力都很大,每天都有人吵架甚至打架,基地甚至因此三令五申,要成员们遵规守纪,但收效甚微,训练结束后常常有人吵起来,有人疲惫不堪地躺尸,也有人因为训练时的压力,和队友频繁起争执。
青川嘴角起了两个泡,茶饭不思。陈雾看起来比青川淡定一些,他青川夜里醒来,也会听见陈雾焦虑得在床上翻来覆去。
青川知道陈雾面临的压力不会比自己更小,甚至远比自己更大,陈雾和青川不一样,青川是成绩砸锅,再如何也不是读大学的料,能进入训练基地做职业电竞选手,对青川而言已经是一条让家人喜出望外的出路。
陈雾却不同,陈雾成绩向来不错,在班级排名也算中上,青川隐约知道陈雾高考考的似乎也还不错,但最终他也还是来了训练基地和自己做队友。
若是有一天陈雾后悔了……青川难免会想到这个问题,但他很快就劝自己别这么想,每年的大学生成千上万,可职业选手能有几个?
但陈雾的状态在下滑是不争的事实,陈雾接触职业电竞比青川早,他小舅早就带着他打过很多场游戏,一些意识和身法都在无形之中言传身教给他。但青川在进入基地以后状态一路飞升,相比起来,陈雾就在原地踏步。
而在竞争激烈的训练基地里,原地踏步就等于倒
职业战队训练基地的日子和平时地玩玩闹闹完全不是一回事,青川和陈雾一同进入基地,遭遇了许多从前根本没有遇见过、甚至不曾想象过的境况。
他们的队友年龄都不大,十四五岁就从青训营中脱颖而出的队友数不胜数,还有诸多能在青川心目中称得上是少年天才的人,青川在来到训练基地前燃起的雄心壮志,来到训练基地不过两周,就被打磨得消失殆尽。
比起经过层层选拔才进入基地的队友,青川和陈雾显得业余得多,他们甚至不如另几位一样从陈雾小舅的训练营里进入基地的队友专业,而基地训练的日常并不讲那么多情面,课程紧锣密鼓地铺开,陈雾和青川赶不上进度,只能自己拼命。
青川从小到大成绩向来吊车尾习惯了,但偏偏在游戏这事上不愿服输,晚训结束后还开着电脑的身影里没少过青川,他拖着陈雾一起,不断地重复训练。
再有趣的游戏,打得久了也会感到枯燥,更何况是把这件事当做事业去做。青川在那些咬紧牙根才能坚持下来的日子里,把陈雾当成与他相依为命的伙伴,基地豪华宽敞的宿舍里,青川每天只睡六个小时,体能训练、技能训练,以及各种理论课程塞满了青川的十八岁,痛苦拔节的日子里,和陈雾的嬉笑怒骂是唯一能灌溉干涸生活的涓涓细流。
青川和陈雾在基地足足做了一整年的替补队员。
职业选手的黄金时段很短暂,不过短短数年,但比赛同样不讲情面,技术达不到标准,青川和陈雾在最适合上场的年龄,只能眼看着年纪比他们小的队友已经驰骋在赛场上,自己黯然在后台坐冷板凳――他们甚至没有机会成为坐在场下的替补。
场下的替补也是战队真正能出战的队员,而青川和陈雾,在那时只能算是尚在培训阶段的学员。
青川一向自诩游戏天分过人,在训练基地,青川终于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而到了赛场,青川的全部认知都被刷新了,他才知道全国有这么多支战队,有这么多同龄人在为了一个上场名额努力。
而冠军却只有一支战队。
“明年这个时候,我要坐在那个位置。”观战的时候,青川这样对陈雾说。
陈雾点了点头,对青川说好。
青川那时以为陈雾说的好,是答应与他一起站上真正的赛场,但他没有想到陈雾只是觉得青川的决心不错,梦想远大,值得认可,而他自己已经不再这么想了。
作者有话说:
求海星求评论求个关注啦~
第4章
比赛结束后,青川和陈雾所在的训练基地成绩还算不错,拿到了全国第三名,也有赞助商投资,于是战队决定组建第二支战队,同步训练。
这对青川和陈雾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他们的机会变多了,不必再为了唯一的战队入选名额而焦虑不已。
第二支战队的选拔过程,基地举行了内部的比赛,赛制很简单,单排双排四排分别进行车轮战,成绩最佳的选手就能入围战队。
除了单排以外,毫无疑问青川会选择陈雾做队友。他们一起打游戏的时间已经有好几年,虽然他们在基地训练的时间不如其他人长,但是一同打配合的时间绝对能在基地成员中排行前列。
在这种大逃杀式的选拔赛中,有好的队友和好的战队同样是很重要的,关键时刻的三保一比起各自为政要更有意义。电子竞技在许多时刻,除了巅峰技术的比拼,更多的还有对团队凝聚力的考验。
青川觉得很幸运的是,他和陈雾就拥有这样的凝聚力。
新战队的选拔赛足足比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成员们的剑拔弩张从赛场上弥漫到赛场下,没人能吃得下睡得好,就连陈雾和青川也不能。比分咬得很紧,青川和陈雾先前已经输了几局,如果想要稳稳当当进入新战队,那么后续的四排车轮战,陈雾和青川就不能再输,至少,他们不能跌出前三。
焦虑在整个训练基地里蔓延,所有人压力都很大,每天都有人吵架甚至打架,基地甚至因此三令五申,要成员们遵规守纪,但收效甚微,训练结束后常常有人吵起来,有人疲惫不堪地躺尸,也有人因为训练时的压力,和队友频繁起争执。
青川嘴角起了两个泡,茶饭不思。陈雾看起来比青川淡定一些,他青川夜里醒来,也会听见陈雾焦虑得在床上翻来覆去。
青川知道陈雾面临的压力不会比自己更小,甚至远比自己更大,陈雾和青川不一样,青川是成绩砸锅,再如何也不是读大学的料,能进入训练基地做职业电竞选手,对青川而言已经是一条让家人喜出望外的出路。
陈雾却不同,陈雾成绩向来不错,在班级排名也算中上,青川隐约知道陈雾高考考的似乎也还不错,但最终他也还是来了训练基地和自己做队友。
若是有一天陈雾后悔了……青川难免会想到这个问题,但他很快就劝自己别这么想,每年的大学生成千上万,可职业选手能有几个?
但陈雾的状态在下滑是不争的事实,陈雾接触职业电竞比青川早,他小舅早就带着他打过很多场游戏,一些意识和身法都在无形之中言传身教给他。但青川在进入基地以后状态一路飞升,相比起来,陈雾就在原地踏步。
而在竞争激烈的训练基地里,原地踏步就等于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