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当家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白手去找老队长。
  整个第一生产队,四十多户人家,一百六十来口,也就老队长拿白手当人看待。
  老队长是个大好人,他安慰白手,欠生产队的钱,由他担保。到时候,白手家的债务,会分摊到几户人家,由老队长安排,并做说服工作。
  总之,老队长让白手放心,不管怎么样,白家都能分到该分的承包田。
  白手放心了,哼着小曲,披着夜色回家。
  走到拐弯处,尿意来袭,白手停下,一边坏笑,一边冲着人家的墙根撒尿。
  这是陈会计家,仗着兄弟多,这家伙跟白家不对付,最看不起白手,白手没少吃他的亏。
  挖不了陈家墙脚,撒泡尿出出气也好。
  咦,屋里还亮着煤油灯,还有人说话。
  好奇心顿起,白手蹑手蹑脚,来到窗台下,将一只耳朵贴到木窗的缝隙上。
  “大哥,明天分田怎么分啊?”陈家老二的声音。
  “老规矩,抓阄呗。”是陈会计的破嗓子。
  “有好田,有坏田。大哥,咱万一分到坏田,亏就吃大了。”这是陈家老三,白手常跟他斗嘴打架。
  “对啊,大哥。要是分到那片高田,三天两头的漏水,光灌水费就付不起。”陈家老二最聪明,也就是最狡猾,号称陈家大军师。
  狗日的陈老二,白手心道,你白手爷爷我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啊,明天你们要见机行事,把握好抓阄环节。你俩听好了,这个阄肯定是我来做。谁排前,谁先分,谁就能分到好田。到时候啊,你们要抢先抓阄,抓那几个我做了记号的阄。”
  ……
  白手听着听着,差点笑出声来,赶紧拿手捂嘴。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隔墙有耳,狗日的陈大陈二陈三,我白手谢谢你们啊。
  一边乐呵,一边悄悄后退十多步,白手转身就跑……


第2章 先下手为强
  第二天上午,工作队来了,公社领导来了。第一生产队所在童家祠堂,挤满了户主和社员。
  还有同村的第二生产队和第三生产队的代表,大队干部,其他生产队的负责人。第一生产队搞试点,他们是来观摩学习的。
  也有看热闹的,本地的外地的,都没让进,但可以站在门外窗外观看。
  当然少不了白手,他就龟缩在老队长身后,蹲坐在地上,不显山不露水。
  陈家老大也就是会计,眯着一对三角眼,坐在老队长的那边,拿着算盘和帐本。
  陈家老二和陈家老三,坐在老队长这边,几次想把白手赶走,就差动手动脚。
  可白手坚守原地,死赖着不动,众目睽睽,陈家俩兄弟没法用强。
  工作队的人宣读了不少文件,大讲特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意义。
  公社领导讲了落实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具体办法。
  大队支书讲了第一生产队的土地承包办法,和生产队的生产工具的分配办法。
  农船和大农具不分,各家各户共同使用,维修费用按田亩数分摊。
  第一生产队共有164口人,85亩水田,决定每人分配0.5亩,多出的3亩交给大队处理。
  陈会计发言,按照人口数,和家庭成员的年龄结构,确定每户的公粮、农业税和上交提留的数额,以及口粮基数,逐家逐户的宣读了一遍。
  承包期十五年,十五年到期后,原则上再延长承包合同。
  像白手家这样欠帐的家庭,要么马上还钱,要么写欠条,把帐摊分到有进帐的农户。
  每家一个代表,纷纷举手,表示没有异议,同意上述办法。
  白手一字不漏的听着,把自家的“帐”记得清清爽爽。家里七口人,能分3.5水稻田,但自己以及弟弟妹妹共有五人,年纪太小,口粮基数少,需要上交的公粮就多。
  轮到老队长发言,他公布了具体的分田方案。用抓阄的办法,确定分田顺序,谁排前面谁先挑。
  全队的水稻田,一半在村庄附近,有好田有孬田。还有约三分之一分布在两个屿渚上,每次干活都要摇船来往,是最次的水稻田。
  好田地势低洼,不易漏水,全队也就十来亩。孬田地势高,发大水时不易受淹,但漏水漏得快,费时费工。
  抓阄就要首先做阄,这个工作与以往一样,由陈会计负责。
  祠堂有个阁楼,陈会计一个人上楼做阄,就是在纸上写“1、2、3……”,一户一个,折好后打散,让户主们自选。
  老队长也没闲着,拿出一张手画的田地示意图,正是第一生产队的水稻田,摊在面前的旧桌子上。再拿着半截铅笔,在图上标注顺序,先近后远,先好后孬。
  用了十多分钟,陈会计做了四十二个阄,放在一个畚斗里,拿手摇了摇,递给了老队长。
  白手这时站起身来,上前两步,不等老队长开口,又瘦又长的胳膊就搁进了畚斗里。
  本来,已有七八条胳膊也伸进了畚斗里,但看到白手的左手,顿时纷纷缩了回来。
  白手的左手有白斑,都说谁碰谁倒霉,队里没人敢碰。
  陈老二吼了一声,先踹白手一脚,再揪住白手的后衣领,要把他拽开。
  白手嘻皮笑脸,不为所动,左手已抓住了一把阄。
  老队长主持公道,瞪了陈老二一眼,陈老二怵老队长,只好松手。
  “土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