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是小奸细
分类: qsxs
一沉,太后如此说,话里话外是要亲自处置她的婚事。
养父母之事毫无头绪,她尚在孝期,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一旦成了亲,整日拘于后宅之中,她还如何查明真相?
温璧咬了咬下唇,低声道:“臣女还想多陪伴父母。”
太后道:“你这孩子倒是有孝心,但也不能因着这个耽误了自己。”
温璧只得道:“太后娘娘所言极是。”
玉盘珍馐,她只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筷子,一旁太后问皇帝:“陛下,不知平昌王眼下正在何处?”
“平昌王偶感风寒,告病于家中休养”,皇帝答道。
太后点头,“原是如此。”
这是温璧入京来,第二次听闻平昌王的名号。她抿了口果酒,蓦地想起那日梅园中那鹅黄衫子姑娘所说的话。
“前日进宫,听太后娘娘提起了平昌王的婚事,也不知是哪家小姐,能有这般福气。”
温璧心中不安,却无法显露出来,只好垂眸敛下眸中思绪。
-
宫宴毕,温璧跟着上了相府的马车,夫人笑道:“我还是头一次见太后娘娘对小辈如此亲厚。”
“太后娘娘慈善”,温璧道。
夫人问她:“娘娘都同你说了些什么?”
温璧道:“娘娘问了女儿名字年纪后,便提起为女儿议亲之事,还赏了女儿一只玉如意。”
夫人笑了笑,“这可是你天大的福气。”
她却心底叹息,犯起了愁。
-
温璧守岁至夜半,同府中亲眷拜年后,方才睡下,才将将打了个盹儿,便听到外头嘈杂,她睡得有些迷糊,被落梅唤醒。
“二小姐,二公子回府,几位哥儿姐儿都在夫人房中叙话呢。”
她揉了揉眼睛,定定地看着一处,记起自己入府时,却不见亲人踪迹,如此相较,一眼便能看出孰轻孰重。
待到了夫人房中,只见一少年,身着红袍,眉目俊秀,唇红齿白,他朝温璧露齿一笑道:“这位便是妹妹了吧。”
他笑容温和,不似这相府中其他人那般皮笑肉不笑,温璧心中一动,也跟着露出了笑脸,“阿璧见过兄长,祝兄长来岁诸事顺意平安康健。”
第六章 (修)
温璧走到夫人身边坐下,苏君绪笑着将剥好了的蜜橘递给她,“听闻妹妹好佛法,我恰好在温州得了串开了光的佛珠手串,不如送给妹妹。”
温璧笑了笑,“多谢兄长。”
“都是一家人,不必言谢”,苏君绪面上笑意更浓,“如意楼来人告诉我,明日将开一坛佳酿,不知妹妹可想同我一并去?”
她正要点头,却听一旁夫人道:“姑娘家去那等地方作甚?”
温璧本以为要错失这次出府的机会,又听苏君绪反驳道:“如意楼不过是歌舞伎献艺之地,如何去不得?更何况有我伴着妹妹去。”
夫人笑了几声,溺爱纵容道:“好,都依你。”
温璧略显诧异,没想到她对苏君绪会如此宽容。
-
苏君绪带温璧去如意楼时,天色已然昏沉,街边有卖艺献绝活儿的,人|流涌动,好不热闹。
苏君绪是如意楼的常客,老板娘见他来了,笑意盈盈地将他们引至二楼雅阁,“这间位置最好,一直替二公子留着呢。”
“多谢”,苏君绪笑道,“本公子念着你们那坛流霞酒许久,今儿个方回京城就来了。”
老板娘笑眯起眼,“都给您留着呢,还有一坛荔枝酒,这位小姐饮正合适。”
苏君绪道:“那便都叫伙计抬上来。”
老板娘应了一声,“稍等片刻,有舞女献舞,公子与小姐看个乐子便是。”
苏君绪点头,老板娘就没再久留。
雅阁中焚着香料,味道清新雅致,苏君绪从怀里摸出串手串来递给温璧,“这只手串,妹妹可别嫌弃。”
温璧垂眸去看,每一粒佛珠都饱满圆润,沁着股紫檀木香,一看就不是俗物,她忙摇头道:“兄长送的,妹妹高兴还来不及,哪会嫌弃?”
“不嫌弃就好”,苏君绪勾唇笑道。
楼内伙计进来送了酒便离开,酒香味四溢,温璧嘀咕道:“这可真是好酒。”
苏君绪揭开酒封,将银质酒壶倒满,抬眸看她,“你如何知道?”
温璧道:“先前养父母家中开了间酒馆,识过不少酒罢了。”
苏君绪点了点头,打开窗户,自帘幔后往下看美人,倒是别有一番滋味,她饮了杯酒,听他道:“来,舞女要献舞了。”
温璧跟着凑了过去,见下面舞女穿着打扮总是熟悉,略思索了一番,才记起那幅自佛经中掉落的画。
画上女子同这群舞女穿着类似。可相府中,为何会出现一位舞女的画像呢?
温璧微微失神,直到苏君绪叫了她几声,她才回过神来。
“在想什么?如此入神”,苏君绪问她。
“舞女舞姿妙绝,一时看呆了眼罢了”,温璧笑了笑,脸色有些发白。
苏君绪问道:“为故去的娘亲超度,你可知该抄写哪册佛经最好?”
温璧怔愣一瞬,菱唇微张。苏君绪的母亲不就是夫人吗?如此说来,难道不是?
她定了定神,答道:“只要兄长心诚,凡是佛经皆可。”
苏君绪应了一声,看出她心中所想,扯了扯唇道:“夫人并非我的生母,我只是自小养在夫人膝下罢了。”
“原是如
养父母之事毫无头绪,她尚在孝期,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一旦成了亲,整日拘于后宅之中,她还如何查明真相?
温璧咬了咬下唇,低声道:“臣女还想多陪伴父母。”
太后道:“你这孩子倒是有孝心,但也不能因着这个耽误了自己。”
温璧只得道:“太后娘娘所言极是。”
玉盘珍馐,她只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筷子,一旁太后问皇帝:“陛下,不知平昌王眼下正在何处?”
“平昌王偶感风寒,告病于家中休养”,皇帝答道。
太后点头,“原是如此。”
这是温璧入京来,第二次听闻平昌王的名号。她抿了口果酒,蓦地想起那日梅园中那鹅黄衫子姑娘所说的话。
“前日进宫,听太后娘娘提起了平昌王的婚事,也不知是哪家小姐,能有这般福气。”
温璧心中不安,却无法显露出来,只好垂眸敛下眸中思绪。
-
宫宴毕,温璧跟着上了相府的马车,夫人笑道:“我还是头一次见太后娘娘对小辈如此亲厚。”
“太后娘娘慈善”,温璧道。
夫人问她:“娘娘都同你说了些什么?”
温璧道:“娘娘问了女儿名字年纪后,便提起为女儿议亲之事,还赏了女儿一只玉如意。”
夫人笑了笑,“这可是你天大的福气。”
她却心底叹息,犯起了愁。
-
温璧守岁至夜半,同府中亲眷拜年后,方才睡下,才将将打了个盹儿,便听到外头嘈杂,她睡得有些迷糊,被落梅唤醒。
“二小姐,二公子回府,几位哥儿姐儿都在夫人房中叙话呢。”
她揉了揉眼睛,定定地看着一处,记起自己入府时,却不见亲人踪迹,如此相较,一眼便能看出孰轻孰重。
待到了夫人房中,只见一少年,身着红袍,眉目俊秀,唇红齿白,他朝温璧露齿一笑道:“这位便是妹妹了吧。”
他笑容温和,不似这相府中其他人那般皮笑肉不笑,温璧心中一动,也跟着露出了笑脸,“阿璧见过兄长,祝兄长来岁诸事顺意平安康健。”
第六章 (修)
温璧走到夫人身边坐下,苏君绪笑着将剥好了的蜜橘递给她,“听闻妹妹好佛法,我恰好在温州得了串开了光的佛珠手串,不如送给妹妹。”
温璧笑了笑,“多谢兄长。”
“都是一家人,不必言谢”,苏君绪面上笑意更浓,“如意楼来人告诉我,明日将开一坛佳酿,不知妹妹可想同我一并去?”
她正要点头,却听一旁夫人道:“姑娘家去那等地方作甚?”
温璧本以为要错失这次出府的机会,又听苏君绪反驳道:“如意楼不过是歌舞伎献艺之地,如何去不得?更何况有我伴着妹妹去。”
夫人笑了几声,溺爱纵容道:“好,都依你。”
温璧略显诧异,没想到她对苏君绪会如此宽容。
-
苏君绪带温璧去如意楼时,天色已然昏沉,街边有卖艺献绝活儿的,人|流涌动,好不热闹。
苏君绪是如意楼的常客,老板娘见他来了,笑意盈盈地将他们引至二楼雅阁,“这间位置最好,一直替二公子留着呢。”
“多谢”,苏君绪笑道,“本公子念着你们那坛流霞酒许久,今儿个方回京城就来了。”
老板娘笑眯起眼,“都给您留着呢,还有一坛荔枝酒,这位小姐饮正合适。”
苏君绪道:“那便都叫伙计抬上来。”
老板娘应了一声,“稍等片刻,有舞女献舞,公子与小姐看个乐子便是。”
苏君绪点头,老板娘就没再久留。
雅阁中焚着香料,味道清新雅致,苏君绪从怀里摸出串手串来递给温璧,“这只手串,妹妹可别嫌弃。”
温璧垂眸去看,每一粒佛珠都饱满圆润,沁着股紫檀木香,一看就不是俗物,她忙摇头道:“兄长送的,妹妹高兴还来不及,哪会嫌弃?”
“不嫌弃就好”,苏君绪勾唇笑道。
楼内伙计进来送了酒便离开,酒香味四溢,温璧嘀咕道:“这可真是好酒。”
苏君绪揭开酒封,将银质酒壶倒满,抬眸看她,“你如何知道?”
温璧道:“先前养父母家中开了间酒馆,识过不少酒罢了。”
苏君绪点了点头,打开窗户,自帘幔后往下看美人,倒是别有一番滋味,她饮了杯酒,听他道:“来,舞女要献舞了。”
温璧跟着凑了过去,见下面舞女穿着打扮总是熟悉,略思索了一番,才记起那幅自佛经中掉落的画。
画上女子同这群舞女穿着类似。可相府中,为何会出现一位舞女的画像呢?
温璧微微失神,直到苏君绪叫了她几声,她才回过神来。
“在想什么?如此入神”,苏君绪问她。
“舞女舞姿妙绝,一时看呆了眼罢了”,温璧笑了笑,脸色有些发白。
苏君绪问道:“为故去的娘亲超度,你可知该抄写哪册佛经最好?”
温璧怔愣一瞬,菱唇微张。苏君绪的母亲不就是夫人吗?如此说来,难道不是?
她定了定神,答道:“只要兄长心诚,凡是佛经皆可。”
苏君绪应了一声,看出她心中所想,扯了扯唇道:“夫人并非我的生母,我只是自小养在夫人膝下罢了。”
“原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