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嫁童养媳》
分类: txts3
                    亲因为疼爱我而陷入两难的境地,原来小小的我可以帮上父亲的忙。这是命运吗?若是命运为何不让我再年长几岁。
父亲欲走出书房,看到我深感意外:“阿五。”他那责怪的语气中带着怜爱,“病才刚好,怎么又跑出来,不怕被再次冻着。”
“爹。”我伸手让他抱抱。
父亲爽朗的笑声传到我的耳边。他把我抱进房里,让我坐在他的大腿上,还不断地帮我搓着双手往手心里哈着暖气:“看把我的小阿五给冻得手都冰了。”
我心里一热差点落泪。父亲终归还是疼我的。我怎可让他如此为难,怎可让他面临未来的杀机。我是他的女儿,我要为他勇敢!
杨素看到这一幕直摇头,认为父亲对我太过溺爱,拱手准备离去,我叫住他:“杨公请留步。”
杨素感到意外:“阿五小姐有何吩咐?”
我咬了咬下唇说:“杨公,我想问您,若我嫁到王家是不是真的可以帮到爹?”
杨素诧异,没想我会这般问他,看了一眼父亲,点头说:“是。”
父亲责怪地看了他一眼,低头对我说:“阿五,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参合。”
我低头沉默不语,紧紧地抓住父亲宽厚温暖的大手,鼓足勇气说 :“爹,既然如此,我便嫁到王家。”说完后,勇敢的我失去了全身的力气,小小的身子软软地坐在父亲温暖的怀里。
实际上勇敢过后的我心生害怕,不敢面对父亲最后的选择,害怕他真的把我嫁了。毕竟我只是小小幼女,岂有家族重要,所以宁愿自己替父亲做了选择。
父亲怔愣,没想到我会这般回答。
杨素惊喜万分,眉开眼笑:“阿五小姐,小小年纪便如此深明大义,真是丞相之福啊!我这就去告诉郑州总管说阿五小姐愿意做他的儿媳妇。”他说完夺门而出深恐我反悔一般。
父亲抱着我起身,大声叫他:“杨公,你给我回来!”
正巧接到绿丫禀告的母亲走进书房,“这是怎么了?”
父亲被母亲无意中阻挡,杨素走得更远,父亲抱着我急忙说:“快拦住杨公。他要和王谊说阿五愿意下嫁。”
“啊?!这杨素实在是太大胆了!”母亲欲追。
我拉住母亲的衣襟说:“娘,让他去吧。是我同意嫁到王家的。”
母亲“啊”了一声,很是惊讶,随后焦急地说:“阿五,你说的什么傻话。你小小年纪知道什么!”
我目光下垂看着地板,吸着鼻子说:“只要爹和娘不是因为讨厌我而把我嫁人就行。我不想让爹为难,不想让更多的人来劝爹。今天是杨公来劝,不知明天又有谁来。再说可以帮到爹,阿五早嫁几年有何不可!”
“阿五,娘不想你这么懂事!”母亲心疼极了,抱着我低泣起来。
父亲抱着我看着窗外开始飘起的雪花,沉默黯然。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女主杨阿五的名字是正史《隋书》记载,根据她四哥的出生年及杨坚的死亡时间推算,她当时最大9岁多,最小7岁,最有可能是8岁。就算古代女子嫁得早,较早的也是十二三岁,可见她当时出嫁是没有任何心理承受能力的。
为了一些故事情节,我才在文中选择认为她当时9岁多一点。她嫁到王家,应是在王谊平定司马消难之后至杨坚称帝之前,大概的时间是在大象二年十一月至开皇元年(公元581年)二月之间。古时用的是农历,十二月是冬季,二月是春季。文中选择了冬季。
注2:杨丽华对杨坚称帝的态度的确是激愤的。《周书?卷九?列传第一》原文:“后知其父有异图,意颇不平,形于言色。”《周书》是记载北周历史的史书,其中的“后”指的就是杨丽华。
注3:有读者说女主母亲在这里打杨丽华的情节不太合理,认为她不可能不顾及杨丽华当时的皇家颜面。我认为女主母亲(后成了文献皇后)能让杨坚当皇帝以后将近二十年只有她一个女人,定是有手腕和比较强势的一个女人,而且据史书记载她对每一个女儿要求都很严格,且当时是她积极主动支持杨坚称帝的。都打算称帝了,北周皇家的颜面顾及个啥算个啥。她这么强势的一个人是不喜女儿当她的面这般说话的。
注4:看过电视剧《兰陵王》的,应该知道里面的男二号宇文邕。没错,宇文赟就是宇文邕的儿子。宇文邕这么英武,可惜儿子却昏庸无能。
注5:杨丽华女儿为宇文娥英。
注6:与北周宇文邕灭佛不同,隋文帝一家非常信佛。后文会多次提到与佛有关的事,不喜可以跳看。不过我对佛教也没太多研究,希望大家不要太考究。请佛主原谅我可能出现的过错!
注7:王奉孝娶杨阿五时年纪没有详细记载,不过他后来官为仪同(隋唐后为散官,无实际职务)年纪应该不会太小。所以这里笼统地说他是少年。
注8:王谊是在杨阿五嫁给王奉孝之后才拜为大司徒的。
注9: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这三州总管被灭,对杨坚的登基起到树立权威、众人归心的关键性作用。想了解的可以去问一下度娘,这里就不赘述了。有历史学者说夺天下最容易的就是杨坚,可我看这三州总管被灭也不简单,只能说杨坚会用人,把动乱迅速有力地平定了。
☆、第002章 准公主下嫁
我出嫁那日长姐还是来了。对于父亲的行为,她依旧激愤,父亲唤她,她直接撇过头去,不搭不理。父亲无奈,并未出言责怪长姐的不敬。
                
                
                
                
                    父亲欲走出书房,看到我深感意外:“阿五。”他那责怪的语气中带着怜爱,“病才刚好,怎么又跑出来,不怕被再次冻着。”
“爹。”我伸手让他抱抱。
父亲爽朗的笑声传到我的耳边。他把我抱进房里,让我坐在他的大腿上,还不断地帮我搓着双手往手心里哈着暖气:“看把我的小阿五给冻得手都冰了。”
我心里一热差点落泪。父亲终归还是疼我的。我怎可让他如此为难,怎可让他面临未来的杀机。我是他的女儿,我要为他勇敢!
杨素看到这一幕直摇头,认为父亲对我太过溺爱,拱手准备离去,我叫住他:“杨公请留步。”
杨素感到意外:“阿五小姐有何吩咐?”
我咬了咬下唇说:“杨公,我想问您,若我嫁到王家是不是真的可以帮到爹?”
杨素诧异,没想我会这般问他,看了一眼父亲,点头说:“是。”
父亲责怪地看了他一眼,低头对我说:“阿五,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参合。”
我低头沉默不语,紧紧地抓住父亲宽厚温暖的大手,鼓足勇气说 :“爹,既然如此,我便嫁到王家。”说完后,勇敢的我失去了全身的力气,小小的身子软软地坐在父亲温暖的怀里。
实际上勇敢过后的我心生害怕,不敢面对父亲最后的选择,害怕他真的把我嫁了。毕竟我只是小小幼女,岂有家族重要,所以宁愿自己替父亲做了选择。
父亲怔愣,没想到我会这般回答。
杨素惊喜万分,眉开眼笑:“阿五小姐,小小年纪便如此深明大义,真是丞相之福啊!我这就去告诉郑州总管说阿五小姐愿意做他的儿媳妇。”他说完夺门而出深恐我反悔一般。
父亲抱着我起身,大声叫他:“杨公,你给我回来!”
正巧接到绿丫禀告的母亲走进书房,“这是怎么了?”
父亲被母亲无意中阻挡,杨素走得更远,父亲抱着我急忙说:“快拦住杨公。他要和王谊说阿五愿意下嫁。”
“啊?!这杨素实在是太大胆了!”母亲欲追。
我拉住母亲的衣襟说:“娘,让他去吧。是我同意嫁到王家的。”
母亲“啊”了一声,很是惊讶,随后焦急地说:“阿五,你说的什么傻话。你小小年纪知道什么!”
我目光下垂看着地板,吸着鼻子说:“只要爹和娘不是因为讨厌我而把我嫁人就行。我不想让爹为难,不想让更多的人来劝爹。今天是杨公来劝,不知明天又有谁来。再说可以帮到爹,阿五早嫁几年有何不可!”
“阿五,娘不想你这么懂事!”母亲心疼极了,抱着我低泣起来。
父亲抱着我看着窗外开始飘起的雪花,沉默黯然。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女主杨阿五的名字是正史《隋书》记载,根据她四哥的出生年及杨坚的死亡时间推算,她当时最大9岁多,最小7岁,最有可能是8岁。就算古代女子嫁得早,较早的也是十二三岁,可见她当时出嫁是没有任何心理承受能力的。
为了一些故事情节,我才在文中选择认为她当时9岁多一点。她嫁到王家,应是在王谊平定司马消难之后至杨坚称帝之前,大概的时间是在大象二年十一月至开皇元年(公元581年)二月之间。古时用的是农历,十二月是冬季,二月是春季。文中选择了冬季。
注2:杨丽华对杨坚称帝的态度的确是激愤的。《周书?卷九?列传第一》原文:“后知其父有异图,意颇不平,形于言色。”《周书》是记载北周历史的史书,其中的“后”指的就是杨丽华。
注3:有读者说女主母亲在这里打杨丽华的情节不太合理,认为她不可能不顾及杨丽华当时的皇家颜面。我认为女主母亲(后成了文献皇后)能让杨坚当皇帝以后将近二十年只有她一个女人,定是有手腕和比较强势的一个女人,而且据史书记载她对每一个女儿要求都很严格,且当时是她积极主动支持杨坚称帝的。都打算称帝了,北周皇家的颜面顾及个啥算个啥。她这么强势的一个人是不喜女儿当她的面这般说话的。
注4:看过电视剧《兰陵王》的,应该知道里面的男二号宇文邕。没错,宇文赟就是宇文邕的儿子。宇文邕这么英武,可惜儿子却昏庸无能。
注5:杨丽华女儿为宇文娥英。
注6:与北周宇文邕灭佛不同,隋文帝一家非常信佛。后文会多次提到与佛有关的事,不喜可以跳看。不过我对佛教也没太多研究,希望大家不要太考究。请佛主原谅我可能出现的过错!
注7:王奉孝娶杨阿五时年纪没有详细记载,不过他后来官为仪同(隋唐后为散官,无实际职务)年纪应该不会太小。所以这里笼统地说他是少年。
注8:王谊是在杨阿五嫁给王奉孝之后才拜为大司徒的。
注9: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这三州总管被灭,对杨坚的登基起到树立权威、众人归心的关键性作用。想了解的可以去问一下度娘,这里就不赘述了。有历史学者说夺天下最容易的就是杨坚,可我看这三州总管被灭也不简单,只能说杨坚会用人,把动乱迅速有力地平定了。
☆、第002章 准公主下嫁
我出嫁那日长姐还是来了。对于父亲的行为,她依旧激愤,父亲唤她,她直接撇过头去,不搭不理。父亲无奈,并未出言责怪长姐的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