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奇侠正传》
分类: txts3
神州奇侠正传
作者:温瑞安
内容简介
主人公萧秋水长歌正气,义薄云天,喜结天下豪杰,不料所在浣花剑派一夜之间被权力帮和朱大天王两大江湖派系屠戮殆尽,正值北宋末年,奸臣当道,外族入侵,于是他从此踏上了为国为家之路。机缘巧合,主人公食下武林第一人燕狂徒所留无极仙丹,又受各派八大高手倾囊所受,最后更是习得武林人梦寐以求的忘情天书,手执天下英雄令,召天下英雄组成神州结义,勇斗权力帮、朱大天王、燕狂徒,更是和岳飞联手抵御外族入侵,谱写出可歌可泣的篇章,里面还杂糅了他和唐门唐方一段爱恨纠缠,整个文章荡气回肠。温瑞安后来写到:神州奇侠尽管是年轻时的作品,年长后虽阅历渐丰,文笔渐厚,却是自己无法超越的一部天书。可见此书之奇。温瑞安也正是靠《神州奇侠》和《四大名捕》系列,稳坐中国武侠界第四把交椅。
“神州奇侠”正传总序:她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差不多过了二十年之后,又一次(第十五次)为全新版的“神州奇侠”系列修改总序,还是这样的问自己(读者、朋友也一再的问过我同样的话):
还能不能再写一系列像“神州奇侠”这样的小说来?
答案仍是:
不能。——除了“不能”之外,前面还可以加两个字:
“绝对”。
——是“绝对不能”。
因为心情不一样了,信念也不一样了。为一首诗而往来三千里,为一句话而生死两无悔,为一次抱不平而对抗一统武林的权力帮,为一个信念而决战称霸江湖的朱大天王,那毕竟是少年时横刀立马、青年时横槊长歌的事。不过,我仍是我,温瑞安仍是温瑞安,有些情,有些事,有些意义和风格,岁月对我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
新派武侠小说写到我这一代,已逾甲子。古龙是第一位把现代笔法引入武侠小说创作世界的宗师,尤其在“神州奇侠”系列里,我受他的精神、文风影响颇深。我在修改这系列作品时,非常有意的把这些受前辈影响的部份全予以保留下来,作为一个写作人成长过程中非常信实的纪念。我非但一再公开承认我受过他人的影响和启发,也再三的对这些启蒙我的前辈表示致敬和感恩。我向来对某些同道中人以模仿、伪造乃至抄袭的方式盗用了他人作品却巴不得杀人灭口、毁尸灭迹、并以种种不长进、不合法、不合理(诸如:“天下文章本来就一大抄袭嘛”、“那部叫座的电影是不抄人桥的!”、“他的作品不合时代口味了,改头换面不就可以了吗!”……)的诸般藉口来“自欺欺人”,我是非常深恶痛绝的。
剽窃就是剽窃,抄袭就是抄袭,无创意(更重要的是创功,一味天马行空的“创”新,而全无扎实的“功”力,那种“创新”只是一种“破坏”,并非“建设”)不成宗师。
对“神州奇侠”系列而言,可能是中国武侠小说里第一部完全以现代叙事观点、现代人心态和写作人本身的心路历程(武侠小说以主角人物成长过程为主线的作品,在所多有,不过,不见得就是作者本身的“成长过程”,但“神州奇侠”的主人翁萧秋水和他的结义兄弟们显然如是)写成的作品。至于成功与否,当然不该由我来评定,但对一个二十出头、在海外根本就未有太多良机能专心尽意掌握中文及中国文化传统的我而言虽然瑕疵错漏难免,但这仍是一部很有纪念性、很好玩有趣、很敢作敢为的作品。
我喜欢“神州奇侠”,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你呢?
稿于一九九三年五月廿七日:向三姑琁、七婆何、肥仔麒、钢琴怡、牛咩屎公布新稿“朝天一棍”;倩之“重创”离后“自成一派”首次会聚;中国大陆汇款方式探究/廿八日:大马批赴大陆行事。
校于一九九三年五月廿九日:上海新民晚报约武侠连载稿;“说英雄”系列+“四大名捕”超新派系列销量报捷并加印,曹通知“今之侠者”版税将汇至;“七大寇”已出书;接函洽谈“金梅瓶”等书版权事/三十日:依然为情伤情;黑色WH/卅一日:首次呈递赴中国大陆之签证申请。
再校于一九九八年一月廿八日:初上尊又邂逅静飞,喜甚/二月廿四日:因华林而致何梁结识小静/廿六至廿七日:终初识刘静于水湾,第一次相约相见。
剑气长江 楔子
在成都西郊,自百花潭溯流而上,至杜甫草堂,沿途景色十分苍翠崎旋,环绕成都的锦江,这一段叫做浣花溪。
千百年来,锦江浣花溪以它秀丽的景色招来了许多诗人的栖止和吟咏,唐代著名的女诗人薛涛曾住在百花潭,并用烷花溪净洁的江水制造出各种美丽颜色的诗笺,称为“薛涛笺”。至今在锦江右岸还有薛涛的故居崇丽阁和吟诗楼,都已成为成都有名的胜景,此外,南郊的诸葛武侯祠和刘备墓,也是游人凭吊的胜地,杜甫咏诸葛武侯祠云: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杜甫泛舟浣花溪而作,诸葛亮未出隆中前,曾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地方的卧龙岗筑“草庐”隐居,后世的人为了要景仰他,于是在隆中坊以杜甫诗的二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高悬其上。
别人也许不会觉得什么,但是四川成都、还花剑派派掌门人萧西楼的第三个儿子萧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