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咨询师
分类: qsxs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弟弟妹妹们都争着表示自己是大人了,这是何种辛酸。
外公看着逗逼中的母子四人,跟外婆笑嘻嘻的站在一旁边,没有打扰。
“阿爹、阿娘!”李环出生在建国前,所以一直按照旧社会这么叫她的父母亲,杨兴国也跟着向两位老人家问好。
“环儿啊,你也来了?里边走吧。”外婆苏圆非常高兴女儿能来,从旧社会过来的人的观念里,嫁出去的女儿波出去的水,能来是有情,不来是本份,特别是她家女儿那么多。
李环这回倒是听出了话外之意,连忙问道还有谁也来了。
还没有等外婆开口,婷婷这个丫头就已经告诉李环,小姨来了。
小姨从厦门带来了不少年货,有春联,还有她最喜欢吃的甜食。
杨兴国打趣着说,不怕吃蛀牙?
杨婷一脸无所谓,从小到大她就好这一口。
说完还从口袋里抠出一个丢嘴巴里,看得小猴子直瞪眼,说姐姐私藏。
走进外公外婆家,这是这个时代典型的农村土房。
中间一个空空的大厅,旁边各有两间。
右边是大房,左边是小房,如果家里有兄弟,长兄一般会分到右边,而弟弟分左边。
每一房中靠近大厅的这间,在闽南被叫做大房,靠外墙这间叫楼归。
楼归对下来的有一间厨房,右边这间厨房是用来做米粉的,左边这间才是真正用来做厨房。
厨房下边的位置本应该还再有对称的两间房,叫做“下照”,夕阳能够返照到这位置。
然而外公并没有建,因为他们已经三代单传了,建了也是然并卵,没人用,需求决定市场嘛。
平时大家都坐大厅里喝茶、聊天、谈人生。
此时大厅坐着一名三十左右的新潮女郎,她就是杨兴国的小姨--李添。
没错,就是这个添,添丁的添。
由此可见二般,其一外公当年宝刀不老,表示想再添一丁,就跟二姨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叫“招弟”一般。幸好上天再没有满足他的意愿,不然不知道又要取什么奇葩名字出来。
其二,以外公那有限的取名“艺术”,也就那啥了,可能就理解为这是上天给他再添的一个娃,因此直接取名添字,也不管男女。
李添倒是不摆架子,见李环一进来,就起身说声:“三姐,你怎么也来了?”
李环笑了笑,“过来看看小孩子。”
杨兴国也跟着在旁边向小姨问好,说实话他跟小姨这年龄也差得不大。
没办法,谁叫外公能生,生了老五隔了那么多年居然还老蚌生珠生下小姨。
“兴国也来了,书念得怎么样?”小姨还是蛮关心读书的,她出去之后才发现没读书吃亏了,生产线上连做个记号、写个字母都不懂。
“就那样子呗,小姨你也知道,去年大学的录取率才3%不到,有的班级甚至全军覆没。”杨兴国如实说道。
第3章 撤资(已修)
“也是,大学不是那么好考的。”小姨以为杨兴国考得不好,安慰了一下他,“不过你好歹知道点儿英文,以后出去打工也不至于像小姨一样两眼一摸黑,啥忙都帮不上。”
杨兴国笑笑着说:“怎么会呢,您帮姨夫打点好家里就是对他最大的帮助了。”
“他啊,一心扑在那个快要倒闭的公司上,哪里看得到我的付出啊?”提到姨夫,小姨一脸不高兴。
“怎么回事?要倒闭?”杨兴国心头闪过一道闪电。
“小姨,这是怎么回事呢?”杨兴国心灵一动,追问着。
李添知道自己说漏嘴了,赶紧闭口不言。
外公李九可是一直以小女婿为骄傲的,此刻听到女儿这么一说,急眼了。
他将烟枪往桌上一敲,“笃”的一声,吓人众人一跳,“说!”
老爷子霸气啊,言简意赅!
小姨难得看父亲生气,只好开口道出实情。
原来小姨夫之前看中了电子的发展前景,于是就跟其它两名工友各出五千块合资搞起了一个电子厂。
初期设想是给人做代工,什么都做。
绕线、插件、铆线,甚至还做起了继电器组装。
杨兴国前世没有太过于关注小姨夫的公司,因为他出来打工的时候已经倒闭了。
听到继电器,他就来劲,因为他前世就做过。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他们三人没有管理经验,只是按照别人给的工艺进行加工。
单子是有了,但是倒贴钱。
因为管理粗放,不良品太多,超出了人家给的宽限系数,于是经常要贴钱找对方买材料补齐。
一两个月还好,时间长了,一年下来公司居然亏损了一万块左右。
就是摆摊,这一年估计都能再赚个一万块了,于是合作股东开始抱怨起小姨夫这个项目发起人了,说被他带沟里了。
按照工资与房价购买能力比算,有专家称这个时候的一万块差不多相当于2017年的255万-300万之间。
谁家的钱都不是刮来的,谁都会心疼。
因此,有人提出了撤资。
合作股东中,唐一飞明确表示要撤,胡炳庆也在观望。
这就要了老命了,背后插刀啊!
公司一万五的股本,流动现金只剩下四千多。
一人五千股本,随便撤走一方都得举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