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叩首
分类: qsxs
                    小吴乞讲他去过的地方,讲历史典故,偶尔也讲他的辛酸往事,但不多,似乎不愿想起。闲时就教吴乞认识一些字。别看吴乞长得丑陋,却极其聪明。七岁已经能自己读懂一两本书籍了。
书是宝贵的,这些书还是镇上一户大户人家搬家时丢弃的。老吴头是个读书人,于是顺便就捡了回来。每到这个时候,老吴头总是叹气:“这都是命呀,如果生的正常些,或许以后也能混个一官半职。可偏偏却长成......。唉!”
为了出门方便些,吴乞总是将鼻子的地方用布蒙起来,在脑后扎个结,要不然,在镇上就这么一站,不是吓跑了人,就是引来一大群人围观。连正常的行乞都没法进行。至于额头上的圆形胎记,颜色较浅,不仔细看,看不出来,再说乞丐脸上不干净,谁还会注意一个乞丐的脸上是否还有个胎记。
吴乞白天就在镇上乞讨,傍晚就回到山神庙。总能带些好吃的给老吴头,甚至过几天就能弄点酒回来。每当这时,便是老吴头最开心的时候,直夸吴乞有孝心,没有白养这孩子。
时间就在这只为了能够活着而活着的日子中漫漫而过。转眼又一年春天到了,吴乞八岁了。一大早,老吴头躺在神像后的干草上,没有像往常一样不断咳嗽,而是面发红润。他知道这是回光返照,久病之下,已回天无力。
他将吴乞叫到跟前,端详着他的脸,轻轻地说:“孩子,我要离开你了,别伤心,你应该为我高兴。我终于可以去找我的妻儿了。无数回的噩梦,我都害怕见到她们,我怕死。她们死了,而我苟活了下来。我不敢见到她们,可是,我知道,我想她们。现在,我终于不再害怕了,我要去找她们了。孩子,你要好好活着,如果你能活出个样儿来,你就在我的坟前弄一壶清风楼的明月醉,和供神全席,让我也尝尝神仙般的生活。”
吴乞狠狠地点点头。咬着嘴唇,却没有说话,也没有哭泣。说完,老吴头似有不舍,似有期盼的深深的看了一眼吴乞后,就这样安详的永远的闭上了双眼。
过了好久,山神庙里传来如狼般的呜呜哭泣声,凄厉如杜鹃在晚秋里啼叫,和着早春的寒风,却无人知晓。
哭过后,吴乞托着疲惫的身体来到后山,找了一个背山朝阳之地。他花了两天时间在这儿挖了个大坑。因为买不起棺材,只能用草席包裹着老吴头的尸体。瘦弱的身躯吃力地背着,几百米的路程花了半个多时辰,才将尸体背到挖好的坑前。
吴乞小心翼翼的将尸体拖放在坑里,然后爬出坑外,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朝着老吴头磕了九个响头。低声说:“爹!您走好!quot;眼泪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一直以来,老吴头都让吴乞管他叫叔。因为他觉得不应该让孩子有个做乞丐的爹。实际上,在吴乞的心里,老吴头就是爹,就是他吴乞的天。如今,爹走了,吴乞的天没了。他从此将形单影只,再也没有亲人。他,成了孤儿。
从此,山神庙,少了一个人,多了一座坟。
第二章弄死大黑狗
转眼,四年过去了。吴乞也成了一个少年。虽说比同年的孩子瘦小,却也不会矮太多。除了脸上常年蒙了一个黑布带,其他和常人无异。
一大早,镇上振风酒楼的后院里,吴乞正吃力的将大捆大捆的柴火木块,搬进厨房。
酒楼的老板风鸣全是个脸上有几个麻子的胖子,对谁都是一张笑脸。吴乞提出帮忙,只求赏口饭吃。
风鸣全倒也没太为难他,只因为怕这幅尊容坏了客人的胃口,只叫他在后院做些杂活,什么脏活累活,都让他干一些,也就是给口饭吃,其实也就是剩菜剩饭。
工钱那肯定是没有的。吴乞也没指望,毕竟能给口饭吃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干了一上午,吴乞随手将包在布袋里的两个干馒头拿了出来,一边将随身的水葫芦灌了些水,一边喝水,一边啃着干馒头走了出去。
来到大街上,熙攘的人群,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吴乞来到往常乞讨的地方,就在振风酒楼旁边。吴乞挨着墙坐下,从怀里掏出一个破旧的黑碗,放在地上,还在碗里放了一个子儿,破旧的衣服,蒙着黑布带的脸,乱糟糟的头发,干瘦的手上拿着半边馒头一边啃着,一边拿着葫芦仰着脖子灌了一口水。
“当……,叮!”吴乞半闭的双眼突然睁了开来,随即两眼放亮,只见黑碗里转悠着一小块碎银子。吴乞立刻就抓了过去。这时,却听得一声“咬他”,随即一道黑影扑了过来,吴乞连忙往旁边翻滚,可还是没有逃脱厄运。“啊!......”一声凄惨的叫声传了开去,一只黑狗紧紧地咬在吴乞的小腿上。
“哈哈哈......”一个十三四岁的胖子,一身锦服,却胖的让一双本来就不大的眼睛,显得更小,此时又笑的前仰后合,更加难以发现。
张见财,建山镇张员外的独子,胆小却又喜欢欺负人,于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物就成了他取乐的对象。
鲜血顺着黑狗的嘴丫流了出来,有了血腥气,顿时黑狗的眼睛红了,狠狠地咬了上去,若是咬实了,吴乞的小腿就直接废了。
正在这紧要关头,一条影子啪的一下打在了狗嘴上,“嗷唔”黑狗迅速的缩回了身体,跑到张见财的身后,呜呜的叫着。
张见财大怒,“谁?哪个不长眼的?”
                
                
                
                
                    书是宝贵的,这些书还是镇上一户大户人家搬家时丢弃的。老吴头是个读书人,于是顺便就捡了回来。每到这个时候,老吴头总是叹气:“这都是命呀,如果生的正常些,或许以后也能混个一官半职。可偏偏却长成......。唉!”
为了出门方便些,吴乞总是将鼻子的地方用布蒙起来,在脑后扎个结,要不然,在镇上就这么一站,不是吓跑了人,就是引来一大群人围观。连正常的行乞都没法进行。至于额头上的圆形胎记,颜色较浅,不仔细看,看不出来,再说乞丐脸上不干净,谁还会注意一个乞丐的脸上是否还有个胎记。
吴乞白天就在镇上乞讨,傍晚就回到山神庙。总能带些好吃的给老吴头,甚至过几天就能弄点酒回来。每当这时,便是老吴头最开心的时候,直夸吴乞有孝心,没有白养这孩子。
时间就在这只为了能够活着而活着的日子中漫漫而过。转眼又一年春天到了,吴乞八岁了。一大早,老吴头躺在神像后的干草上,没有像往常一样不断咳嗽,而是面发红润。他知道这是回光返照,久病之下,已回天无力。
他将吴乞叫到跟前,端详着他的脸,轻轻地说:“孩子,我要离开你了,别伤心,你应该为我高兴。我终于可以去找我的妻儿了。无数回的噩梦,我都害怕见到她们,我怕死。她们死了,而我苟活了下来。我不敢见到她们,可是,我知道,我想她们。现在,我终于不再害怕了,我要去找她们了。孩子,你要好好活着,如果你能活出个样儿来,你就在我的坟前弄一壶清风楼的明月醉,和供神全席,让我也尝尝神仙般的生活。”
吴乞狠狠地点点头。咬着嘴唇,却没有说话,也没有哭泣。说完,老吴头似有不舍,似有期盼的深深的看了一眼吴乞后,就这样安详的永远的闭上了双眼。
过了好久,山神庙里传来如狼般的呜呜哭泣声,凄厉如杜鹃在晚秋里啼叫,和着早春的寒风,却无人知晓。
哭过后,吴乞托着疲惫的身体来到后山,找了一个背山朝阳之地。他花了两天时间在这儿挖了个大坑。因为买不起棺材,只能用草席包裹着老吴头的尸体。瘦弱的身躯吃力地背着,几百米的路程花了半个多时辰,才将尸体背到挖好的坑前。
吴乞小心翼翼的将尸体拖放在坑里,然后爬出坑外,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朝着老吴头磕了九个响头。低声说:“爹!您走好!quot;眼泪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一直以来,老吴头都让吴乞管他叫叔。因为他觉得不应该让孩子有个做乞丐的爹。实际上,在吴乞的心里,老吴头就是爹,就是他吴乞的天。如今,爹走了,吴乞的天没了。他从此将形单影只,再也没有亲人。他,成了孤儿。
从此,山神庙,少了一个人,多了一座坟。
第二章弄死大黑狗
转眼,四年过去了。吴乞也成了一个少年。虽说比同年的孩子瘦小,却也不会矮太多。除了脸上常年蒙了一个黑布带,其他和常人无异。
一大早,镇上振风酒楼的后院里,吴乞正吃力的将大捆大捆的柴火木块,搬进厨房。
酒楼的老板风鸣全是个脸上有几个麻子的胖子,对谁都是一张笑脸。吴乞提出帮忙,只求赏口饭吃。
风鸣全倒也没太为难他,只因为怕这幅尊容坏了客人的胃口,只叫他在后院做些杂活,什么脏活累活,都让他干一些,也就是给口饭吃,其实也就是剩菜剩饭。
工钱那肯定是没有的。吴乞也没指望,毕竟能给口饭吃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干了一上午,吴乞随手将包在布袋里的两个干馒头拿了出来,一边将随身的水葫芦灌了些水,一边喝水,一边啃着干馒头走了出去。
来到大街上,熙攘的人群,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吴乞来到往常乞讨的地方,就在振风酒楼旁边。吴乞挨着墙坐下,从怀里掏出一个破旧的黑碗,放在地上,还在碗里放了一个子儿,破旧的衣服,蒙着黑布带的脸,乱糟糟的头发,干瘦的手上拿着半边馒头一边啃着,一边拿着葫芦仰着脖子灌了一口水。
“当……,叮!”吴乞半闭的双眼突然睁了开来,随即两眼放亮,只见黑碗里转悠着一小块碎银子。吴乞立刻就抓了过去。这时,却听得一声“咬他”,随即一道黑影扑了过来,吴乞连忙往旁边翻滚,可还是没有逃脱厄运。“啊!......”一声凄惨的叫声传了开去,一只黑狗紧紧地咬在吴乞的小腿上。
“哈哈哈......”一个十三四岁的胖子,一身锦服,却胖的让一双本来就不大的眼睛,显得更小,此时又笑的前仰后合,更加难以发现。
张见财,建山镇张员外的独子,胆小却又喜欢欺负人,于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物就成了他取乐的对象。
鲜血顺着黑狗的嘴丫流了出来,有了血腥气,顿时黑狗的眼睛红了,狠狠地咬了上去,若是咬实了,吴乞的小腿就直接废了。
正在这紧要关头,一条影子啪的一下打在了狗嘴上,“嗷唔”黑狗迅速的缩回了身体,跑到张见财的身后,呜呜的叫着。
张见财大怒,“谁?哪个不长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