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任》
分类: txts3
斗富,他也铺了木地板,吊了二级顶。好在这些他都留下了发票,几十年的耳濡目染,让他懂得了防患于未然的道理。
但马局长又想起一件事,就是那年投资公司设在广东的分公司给他的1万元红包,他曾通过邮局汇了回去的,可一时竟找不到汇票的存单了。
马局长一急,额头上就渗出了汗珠。
这时候门铃很震耳地响了起来。是谁呢?马局长感到迷惑,有些思量不透。马局长陡然想起,这段以来,这门铃鸣响的频率已是越来越低。
从前似乎不是这样,从前不管他在不在家,门铃总是响得格外勤快。按门铃的人,自然有来谈工作的,但大部分是来求他给办事,手中自然少不了有轻有重。马局长当然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他的原则是内外有别,适可而止。事情办不了的,关系不熟的,无论礼金还是礼品,一概不收。办了事而又知根知底的,比如本局交往融洽的职工和县市区财政部门提的烟酒水果之类,他会酌情收一些。不收一些是瞧不起人,没有人情味,人家在背后不但不会说你清正廉洁,还会说你婊子婆充正派,收大礼收惯了,看不上人家的小礼。马局长不想让人难堪,从而得罪人。但有一条小原则必须坚持,那就是票子,无论多少,坚决不收。因此,在现在这种风气之下,马局长认为自己的分寸还是把握得恰到好处的。
好在临近退休的这两个月,再没谁上门了,马局长虽然也感到冷落,但有一个好处,就是清静了许多。那么今晚会是谁呢?不会是送礼人了吧?如果不是送礼人,又是什么人呢?
马局长心里忽然忐忑了一下。莫非是专案组登记财产来了?难道他们的动作这么快?
这么想着,马局长就不自觉地站了起来,准备去开门,却见夫人已从厨房出来,不慌不忙朝门边走过去。马局长立刻又释然了,他想起那句老话,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更何况现在刚断黑,没到半夜,马局长又想。
第四章
从局长楼前的墙下经过的方会计,一眼就认出了还在垃圾上不停地拨弄的妇女,就是他们铅笔厂供销科那位女科长唐桂娥。
方会计在垃圾旁迟疑了片刻,以为唐桂娥没发现他,准备避了她走开,不料唐桂娥却在后面喊了声“方会计”。方会计只好刹住步子,回头,故作惊讶地说:“哎呀,原来是你!看我这不中用的眼睛,从你身旁经过都没看出来。”
唐桂娥朝方会计面前挪了一步,望了望他手中用食品袋提着的昭陵大曲,脸上露着怪异的笑,说道:“方会计莫非到楼上去送礼?”
说着唐桂娥的下巴朝局长楼方向抬了一下。
方会计觉得脸上有些微烧,提着昭陵大曲的手下意识地往身后藏去,似乎要躲过唐桂娥锐利的目光。如今请客送礼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是犯不着缩手缩脚的,但方会计这方面的经历毕竟不太丰富,不免有些拘束,结结巴巴地对唐桂娥否定道:“哪里,我买了酒,待会儿自己回去喝。”
唐桂娥就笑了,说:“你别瞒我了,你儿子进劳动服务公司的事,厂里谁不知道是财政局马局长帮的大忙?马局长前几年到厂里去了几次,他不认识我,我可认识他,我刚才还见他从大门里走了进去。”
方会计一时语塞。这唐桂娥也是,好像电影里国民党的女特务。
唐桂娥又说:“说实在的,人家帮了你这么大忙,你去感谢一下是完全应该的。只是你就拿一瓶过了时的已没人愿意喝的昭陵大曲,价钱又便宜,实在也出不了手。”
方会计不想跟唐桂娥唠叨这事,有意把话支开,说:“你做这事,收入还行吧?”
见方会计提及自己的本行,唐桂娥自然就来了兴致。她用手中的竹棍下意识地在地上拨了几下,说:“没收入,我家那几口人怎么过?”
接着又闪着目光做了个环顾左右状,把声音压低了几分:“你不要出去说,这里的垃圾真的出宝哩,我天天都要来转一两圈。你知道吗?这几栋楼住的不是财政局的局长、副局长,至少也是科长、副科长之类,天天有人有车来拜菩萨,他们吃不了、用不了,或是不值钱的东西看不上眼,就往这个地方倒。”
方会计说:“那你一个月下来,能赚多少?”
唐桂娥说:“总比厂里上班强两三倍。”
方会计就往唐桂娥破旧的衣服上瞟了一眼,说:“那你怎么还穿成这样?”
唐桂娥脸上闪过一丝狡黠,她说:“这你就有所不知了,你穿得富富态态,谁愿意把破烂往你身边扔呀。”
方会计觉得唐桂娥说得也有道理。但他不想没完没了地跟她唠叨下去,就瞟一眼逐渐暗淡下来的夜空,说:“时间不早了,我该走了,你也该走了。”
不过临转身前,方会计不无幽默地跟唐桂娥开了个小玩笑,说:“我的喜好你恐怕还记得,我就爱几滴酒,戒了三年,如今又熬不住开了戒。如果你在这里拾到没人喝的酒,就卖给我,我出市场的原价。”
唐桂娥也开心,她说:“那好说,我只要半价。”
第五章
马夫人去开门的时候,马局长的目光一直盯着门边。马局长的心里多少有些不踏实。
幸好进来的是方会计,马局长松了一口气。
先发现方会计手上提着昭陵大曲的是马夫人。也许她平时接的都是一些贵烟名酒,对方会计手上这瓶莫说机关里的局长、科长,就是普通老百姓也已经不感兴趣的昭陵大曲不太看得上眼,她那只手伸了伸,又下意识缩了回去。
方会计那张老脸立刻就小了许多。
但马局长又想起一件事,就是那年投资公司设在广东的分公司给他的1万元红包,他曾通过邮局汇了回去的,可一时竟找不到汇票的存单了。
马局长一急,额头上就渗出了汗珠。
这时候门铃很震耳地响了起来。是谁呢?马局长感到迷惑,有些思量不透。马局长陡然想起,这段以来,这门铃鸣响的频率已是越来越低。
从前似乎不是这样,从前不管他在不在家,门铃总是响得格外勤快。按门铃的人,自然有来谈工作的,但大部分是来求他给办事,手中自然少不了有轻有重。马局长当然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他的原则是内外有别,适可而止。事情办不了的,关系不熟的,无论礼金还是礼品,一概不收。办了事而又知根知底的,比如本局交往融洽的职工和县市区财政部门提的烟酒水果之类,他会酌情收一些。不收一些是瞧不起人,没有人情味,人家在背后不但不会说你清正廉洁,还会说你婊子婆充正派,收大礼收惯了,看不上人家的小礼。马局长不想让人难堪,从而得罪人。但有一条小原则必须坚持,那就是票子,无论多少,坚决不收。因此,在现在这种风气之下,马局长认为自己的分寸还是把握得恰到好处的。
好在临近退休的这两个月,再没谁上门了,马局长虽然也感到冷落,但有一个好处,就是清静了许多。那么今晚会是谁呢?不会是送礼人了吧?如果不是送礼人,又是什么人呢?
马局长心里忽然忐忑了一下。莫非是专案组登记财产来了?难道他们的动作这么快?
这么想着,马局长就不自觉地站了起来,准备去开门,却见夫人已从厨房出来,不慌不忙朝门边走过去。马局长立刻又释然了,他想起那句老话,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更何况现在刚断黑,没到半夜,马局长又想。
第四章
从局长楼前的墙下经过的方会计,一眼就认出了还在垃圾上不停地拨弄的妇女,就是他们铅笔厂供销科那位女科长唐桂娥。
方会计在垃圾旁迟疑了片刻,以为唐桂娥没发现他,准备避了她走开,不料唐桂娥却在后面喊了声“方会计”。方会计只好刹住步子,回头,故作惊讶地说:“哎呀,原来是你!看我这不中用的眼睛,从你身旁经过都没看出来。”
唐桂娥朝方会计面前挪了一步,望了望他手中用食品袋提着的昭陵大曲,脸上露着怪异的笑,说道:“方会计莫非到楼上去送礼?”
说着唐桂娥的下巴朝局长楼方向抬了一下。
方会计觉得脸上有些微烧,提着昭陵大曲的手下意识地往身后藏去,似乎要躲过唐桂娥锐利的目光。如今请客送礼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是犯不着缩手缩脚的,但方会计这方面的经历毕竟不太丰富,不免有些拘束,结结巴巴地对唐桂娥否定道:“哪里,我买了酒,待会儿自己回去喝。”
唐桂娥就笑了,说:“你别瞒我了,你儿子进劳动服务公司的事,厂里谁不知道是财政局马局长帮的大忙?马局长前几年到厂里去了几次,他不认识我,我可认识他,我刚才还见他从大门里走了进去。”
方会计一时语塞。这唐桂娥也是,好像电影里国民党的女特务。
唐桂娥又说:“说实在的,人家帮了你这么大忙,你去感谢一下是完全应该的。只是你就拿一瓶过了时的已没人愿意喝的昭陵大曲,价钱又便宜,实在也出不了手。”
方会计不想跟唐桂娥唠叨这事,有意把话支开,说:“你做这事,收入还行吧?”
见方会计提及自己的本行,唐桂娥自然就来了兴致。她用手中的竹棍下意识地在地上拨了几下,说:“没收入,我家那几口人怎么过?”
接着又闪着目光做了个环顾左右状,把声音压低了几分:“你不要出去说,这里的垃圾真的出宝哩,我天天都要来转一两圈。你知道吗?这几栋楼住的不是财政局的局长、副局长,至少也是科长、副科长之类,天天有人有车来拜菩萨,他们吃不了、用不了,或是不值钱的东西看不上眼,就往这个地方倒。”
方会计说:“那你一个月下来,能赚多少?”
唐桂娥说:“总比厂里上班强两三倍。”
方会计就往唐桂娥破旧的衣服上瞟了一眼,说:“那你怎么还穿成这样?”
唐桂娥脸上闪过一丝狡黠,她说:“这你就有所不知了,你穿得富富态态,谁愿意把破烂往你身边扔呀。”
方会计觉得唐桂娥说得也有道理。但他不想没完没了地跟她唠叨下去,就瞟一眼逐渐暗淡下来的夜空,说:“时间不早了,我该走了,你也该走了。”
不过临转身前,方会计不无幽默地跟唐桂娥开了个小玩笑,说:“我的喜好你恐怕还记得,我就爱几滴酒,戒了三年,如今又熬不住开了戒。如果你在这里拾到没人喝的酒,就卖给我,我出市场的原价。”
唐桂娥也开心,她说:“那好说,我只要半价。”
第五章
马夫人去开门的时候,马局长的目光一直盯着门边。马局长的心里多少有些不踏实。
幸好进来的是方会计,马局长松了一口气。
先发现方会计手上提着昭陵大曲的是马夫人。也许她平时接的都是一些贵烟名酒,对方会计手上这瓶莫说机关里的局长、科长,就是普通老百姓也已经不感兴趣的昭陵大曲不太看得上眼,她那只手伸了伸,又下意识缩了回去。
方会计那张老脸立刻就小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