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翻译家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要是没有图书馆中的书籍佐证,只看这种文字,也许有人会认为它是失落文明的文字。
  图书馆中的书籍,李浩全都能翻看。他虽然不认识上面的文字。但是有的书籍是有插图。
  从一个好像是介绍文明资料的书籍里,李浩看到书里有很多插图。
  他能看到有一个和人类大小差不多的生命体。只是耳朵像兔子一样长在头顶,双手的手臂长满白毛。他把这个人种命名为长耳人。
  他们驾驭着中子星要塞,直接击毁其他文明的恒星。进行空间虫洞跃迁和量子传送。这完全是在地球里想象中的技术。
  李浩能确认,这就是外星文明的图书馆。它不是某个组织的恶作剧。这是因为图书馆里的内容太多太详细。
  只看插图,李浩就能得出结论。有很多都是人类无法想象的技术,但它非常符合逻辑。
  也有些技术非常接近地球的前沿理论。只要让科学家看到图画中的内容。这些技术全部能取得突破。
  不会有任何组织对他进行这么大的投入,完全不值得。到现在李浩能确定,他是得到了天大的机遇。
  这应该是外星文明遗失在地球的资料库。也可以说是图书馆。
  李浩最痛苦的就是,他不认识这种外星文明的文字,完全看不懂书籍上写的内容。
  他随意的翻看书籍,想要找到一丝自己能翻译这种文字的灵感。这里面的资料太过珍贵,能看而得不到知识,这完全是暴殄天物。
  他要想到办法翻译图书馆中的知识。
  李浩突然看到有一张书籍中的插画,好像是记录着元素周期表。
  他的灵感立刻喷涌而出。“宇宙通用语,唯数学与物理。”
  在数学领域,简单的四则运算时,1+1永远等于2。
  宇宙中的物质,都是由粒子构成。氢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永远是一个。
  这是构成宇宙最基本的规律。也是现代科学的基石。科学家的思维就是带领我们认知宇宙的基本情况。
  理科主要是三大科,物理、化学、生物。还有被奉为科学的皇冠数学。
  在宇宙中能通用的知识,也就是数学和物理。
  化学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分子间的反应。它们太过依赖于外部环境。
  生物这门学科,这是专门对碳基文明而设立。现在还在萌芽起步阶段。
  就是外星文明再先进,他们也必须遵守宇宙中的规律。最多利用宇宙的规律比地球先进些,却无法改变它们。
  这样一来,用数学和物理的知识,就可以验证外星文明的知识。
  找到他们文字中表达的意义,再通过学会文字,继而翻译外星文明的资料。
  李浩找到这个规律后。他完全有信心把图书馆中的知识翻译过来。
  找到思路后,他立刻翻开自己刚才发现那个很像元素周期表的插画。
  他仔细看几遍,特别是按照质子数提取和他知识中相似的原子。这真的是元素周期表。
  这么简单的元素周期表。他第一眼没认出来的原因是,在这张元素周期表上不是一百多个元素。
  后面还有一系列元素,特别是每位元素的同位素有很多。
  它的前一百种元素,大概的物理性质和现在元素周期表里的元素基本相同。
  李浩这才能确认,它就是元素周期表。只不过外星文明比地球文明先进很多。
  元素具体的名字,未知文字和地球文字的叫法肯定不同。但他知道,找到对应元素后。通过它的质子数,最起码可以认识未知文字一百以内数字写法。
  如果成功,他就可以查找外星文明的文献。熟练的使用数学这种工具,就是近期无法获得其他资料。
  有数学工具,李浩作为清华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他也能更好的利用好这里的知识。


第3章 报复行动

  李浩通过外星文明和地球的两种元素周期表对比后。
  用了一段时间,他终于学会未知文字1到100的写法,并找到零这个特殊的数字。
  他在华夏大学数学系,学习高等数学时。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的难题。
  他也没有现在认识一百以内数字,取得的成就感强。学会数字之后能干什么?它的作用有很多。
  最简单的就是通过这个数字,掌握未知文字的数学符号和数学工具。
  李浩是数学系的高材生,掌握数学工具之后。对他翻译未知文字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他开始翻看图书馆中一本数学知识,从封面上来看这是外星文明小学的数学知识。
  时间缓缓过去,他只是通过已知的知识,来认知外星文明的基础数学资料。
  而不是学习外星文明高深的数学知识。掌握外星文明的知识速度很快。
  等到他用未知文字的数学水平,已经恢复到他掌握的知识。还没有把小学课本学完。
  他发现在数学领域,可以找到很多新奇的知识。
  他学到的知识,只是外星文明的初级数学理论。这都比地球上的数学知识先进。
  特别是运用某种数学知识,得到的压缩算法,比以前强很多。
  还解决他一直困扰的压缩程序无法直接读取问题。李浩压住他兴奋的心情,做了几次深呼吸。
  这样一来,他通过以前的积累,完全可以写出更完美的程序。
  他就不用等到以后,现在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