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翻译家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真实性。
  很快软件给出提示“程序无法编译。”
  李浩看着软件顶部,这个红色的提示。
  他心里有些迷茫,难道昨天的经历都是不真实的?是他因为压力太大产生的幻觉。
  随后他否定这个想法,肯定不是幻觉。那种真实感,不是幻觉可以解释的通。再说压缩程序已经制造成功。
  李浩从头到尾,反复的查看代码。想找出代码错误的原因。
  结果发现代码没有错误,他又想是不是自己记错了。仔细回想昨天记忆的过程,这个代码经过反复对比,也没有错误。
  李浩百思不得其解,他思维陷入了死角,怎么都没有找到具体的原因。他感觉现在有些饿了,才发现都快要吃晚饭的时候。
  李浩拿起手机,订了一份猪肉芹菜馅儿包子。囊中羞涩,也只能吃几天的吃包子。
  看到手机推送一条消息,他的眼前一亮,找到了具体的原因。


第5章 编写人工智能

  李浩看到手机的新闻软件,推送出一则消息。
  “arm精简指令集的优劣。”
  他脑中立刻有灵感闪现,人工智能的二进制源代码没问题。这都是通过数学算法,推导出的代码程序。
  关键就是外星文明的指令集,它和地球文明不同。不只是指令集,就是机器代码的编码方式,它们也是不同。
  比如芯片上的储存、寻址、执行、时钟周期等基础指令,人工智能程序和硬件设备存在天然的冲突。
  就连苹果和安卓手机的程序都不通用,它们的芯片都是使用arm精简指令集。
  何况差距更大的外星文明程序和地球上的硬件。李浩找到原因之后,他就有了解决的思路。
  人工智能的源代码已经有了,他只要吃透这个代码,慢慢的调试,让它适应地球的指令集。
  12月23号
  李浩在认真的研究人工智能的源代码。有半监督学习算法,再加上他的数学天赋,看懂源代码并不难。
  沈一鸣派人到来,他们签订好合同,李浩得到初始的创业基金。
  24号。
  人工智能源代码已经取得重大突破,李浩找到了,看懂它的切入点。他发现自己使用的硬件不行,在创业园的其他办公楼。
  租了一个大型办公室,并用300万买了一台中科曙光服务器。它性能不算太好,但便宜。
  25号
  李浩已经完全吃透人工智能的源代码。照猫画虎写出人工智能。他按照原代码旁的解说,给人工智能添加权限。
  他自己具有唯一的权限,对人工智能有绝对的操控权。用自己的生物信息作为核心密钥。
  26号
  用下载X86指令集的机器代码。
  想要把它们统合起来,制造出人工智能的转码模块。
  可是几乎原地踏步。凭借办公室里服务器的运算速度,想要解决转码模块,这需要很长的时间。
  27号,第五天。
  周云笙打来了询问的电话,他们两人这几天聊天很勤快。
  李浩高兴的和她谈论,表示他正在设计他们创业的项目。
  28号
  项目进展缓慢,硬件问题,李浩着急也没用。他下楼取包子的过程中。
  碰到周云笙来看他,周云笙无意说到,她有太湖之光的使用权限。
  李浩高兴万分,自己服务器运算速度很慢。但在太湖之光的帮助下。这点事情需要不多时间就可以完成。
  他和周云笙向着清华大学的数据中心赶去。这里有联通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专用路线。
  他们来到数据中心的大厅里。
  这里的服务人员态度很好,清华大学有自己的超级计算机。经常有学生和教授,到计算机中心里。
  李浩找到专门的服务窗口,经过虹膜扫描验证身份后,等待接入太湖之光的时候。
  不长的时间,客服妹纸就带他来到连接超级计算机的房间里。周云笙在外面等他。
  李浩就开始用超级计算机运算,它自己设计的转码模块。
  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它有强大的并行运算功能。不是李浩使用,其他人在这段时间就不能使用它。
  只要在超级计算机的承受范围内,它可以开启多个项目,并行的运算。这个名额对真正有身份的人,其实不太重要。
  他们都能自己组建一台超级计算机。但对于李浩这种创业者来说,它就是极为珍贵的资源。
  李浩使用太湖之光,来进行大规模的运动,这是现阶段最好的办法。
  还有一点就是太湖之光计算机很安全,它有在国际上都是顶级的安全团队守护。
  计算机里不会被植入木马程序,通过它得到的结果,安全可靠。至于有人能查看它的运算结果,李浩一点也不担心。
  他这是运算的只是转码模块的规则,其他人得到这个毫无用处。
  超级计算机的强大运算力,计算这个转码模块规则,也需要很长时间。
  这里面最大的原因是,李浩自己设计的转码模块规则,太过粗糙。
  但这种十分重要的核心,李浩也不可能假于他人之手完成。在计算40分钟之后,太湖之光传回运算的结果。
  李浩利用剩下的20分钟,又从侧面检验了这个结果。他们高兴的拿着这个结果,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中。
  重新打开电脑,给人工智能程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