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部队之龙焱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基数1。

俄制RGD—5手雷四十枚。

D80虎牙军刀十把。

……

……

备注:这些只要原产货。

看着手里杂七杂八的武器清单,‘坦克’皱着眉头又白了肖楠一眼“你以为我是神仙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么短的时间我上那给你备齐?这可是临时驻地,玩儿我是吧?”

“你小子手眼通天,这点东西难不住你的……实在不行空运嘛,我也不是难为你,这是任务需要。”肖楠翻了翻白眼,不以为然的对‘坦克’说道。

坦克撇撇嘴:“少来,不用拍马屁,我尽力吧,再说你就这么一张写的乱七八糟的废纸就想拿东西啊。”坦克手一甩,将清单丢会给肖楠。

“临时的,临时的,我是想先让你看看,正式文件马上就补过来,我也是为你着想不是。本来时间就紧,省的到时候你手忙脚乱的,我先走了,拜托,拜托……”肖楠赶紧上“客气”。

说实话现在的情况下,让‘坦克’一晚上备齐这些杂七杂八的装备也并不是什么难事,这些东西在龙焱特种部队来说不算什么特殊物品,AK74U、SV98、RPK74这些武器枪械库里就有,而且都是原产货,至于山地迷彩,“龙鳞甲”防弹衣这些也不在话下,可现在身处新疆边境,就算空运也需要时间不是。

说笑归说笑,‘坦克’不愧神通广大,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也不知道是不是空运过来的,反正第二天中午一切所需都整整齐齐的摆在了桌子上,而且SV98还是林萧训练时常用的那只。

简单熟悉了武器之后,特种小队晚上乘运输直升机到达指定区域,经过数小时的秘密潜行来到这里——中国与阿富汗边境的瓦罕走廊。

第6章 血色黄昏

瓦罕走廊,也称阿富汗走廊,英文名VakhanCorridor,阿富汗东北部一条多山的狭长地区,东西走向,北依帕米尔高原南缘(与塔吉克斯坦相邻),南傍兴都库什山脉最险峻高耸的东段(与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尔相接),西起阿姆河上游的喷赤河及其支流帕米尔河,东接我国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1895年3月11日,英俄签订了《关于帕米尔地区势力范围的协议》,划定两国在帕米尔的势力分界线,将兴都库什山北麓与帕米尔南缘之间的狭长地带划作两国间的“隔离带”,这条“缓冲地带”就是瓦罕走廊,从此该地成为俄国突厥斯坦、英属印度和中国之间的政治缓冲地带;。

1963年11月22日,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陈毅和阿富汗内务大臣阿布杜·卡尤姆在北京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富汗王国边界条约》,对包括瓦罕走廊在内的边界进行了划分。依照该协议,两国边界线南起海拔5630米的雪峰,北至海拔5698米的克克拉去考勒雪峰。此边界线是全世界时差最悬殊的陆地边境(阿富汗和中国相差3个半时区),也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陆地边境之一。

整个走廊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最窄处仅15公里,最宽处约75公里。中阿两国在狭长的瓦罕走廊东端相毗邻,边界线只有92公里。

黄昏的瓦罕走廊,空气冰冷刺骨,山峦起伏,雪后的世界,寂静辽远,西方天际红日慢慢隐去,快日落了,冷风如刀,残雪飞舞,搅得寂静的黄昏一片朦胧,平凡一天即将宣告结束。

肖楠隐在一个残雪覆盖的枯草堆里,侧头瞄了一眼远方天边的落日,收敛心神继续着自己的等待……

细碎的脚步声划破寂静的空气,一支由十多名武装人员组成的队伍转过山脚缓慢的走来。这些人行装各异,大多脚蹬皮底靴,头戴皮帽,身着长袍,腰插短刀,满脸胡须显得凶狠而又剽悍,双手端着新旧各异的AK—47突击步枪慢慢走来。

走在前方的两名尖兵不时停下来观察一下周边的情况。看动作就知道这是一群有着丰富山地作战经验的老兵。确认安全后其中一个人向身后挥了挥手,片刻山脚后又转出四个人,牵着五匹马,每匹马上都驮着沉重木箱。

这些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百米开外,一根被涂成雪地迷彩的枪管后面,一双冰冷的双眼正注视着他们。

这只装备精良的小队,是一群伪装成维族的阿富汗军火贩子,他们大多都是阿富汗当地的游击队出身,作为和前苏联打了八年,又打了十几年内战的老兵,这些人战斗经验极为丰富,现在他们趁着阿富汗战乱之际大肆向各地的反抗军贩卖军火敛财,而这次是偷运一批武器到中国边境,贩卖给新疆地区的叛乱分子。

近期新疆边境武器贩运活动猖獗,大多叛乱分子的武器都是由瓦罕走廊流入境内的,给新疆地区的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这些叛乱分子,袭击边境哨所,武装抢劫军用物资车辆,甚至光天化日之下潜入县城抢劫银行,公然与武警枪战,活动十分猖獗,致使上层极为震怒,调动大批武警进行清剿,但这些人平日里和普通维族居民一样,平时耕作放牧,而暗地里却拿起秘藏的武器干着恐怖分子的勾当。虽然采取了多次的清剿行动,却收效甚微,于是上层决定从源头下手,先截断叛乱分子的武器供应,再慢慢从内部清剿,彻查叛乱分子。

不久前一名潜伏在叛乱分子中代号‘卧虎’的特工传回情报,详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