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那些事儿2·变革时代卷》
分类: txts3
秦朝那些事儿2·变革时代卷
作者:昊天牧云
内容简介
从春秋末期写起,直到秦昭襄王时代。秦穆公之后,秦国进入一个长期的中衰过程:共公黩武,国力耗尽;桓公为政,麻隧惨败;吴越崛起。哀公复楚百余年问,大秦帝国人才凋零。国势日蹙,西部霸主,雄风不再,至简公即位,励精图治,然而为吴起所败,秦几灭于魏文侯之手。幸得献公改革,西部强国,方始复苏;孝王即位,商鞅变法,帝国中兴,人才云集,强凌诸侯,终成诸侯最强大国。全书承上卷风格,以秦国为主线,穿插周边国家的兴衰起伏,把当时诸侯争霸、弱肉强食的战国生存法则写得淋漓尽致。
引子
秦国的创业很艰苦也很幸运。他们独自在西部,拿着连自保能力都很差的周王朝的一张白条,认认真真地拼命,一代又一代,从一个养马专业户干起,一步一步地成为诸侯。
秦国的历代当家人是很珍惜他们来之不易的这个事业的。他们刚开始时,以一种低调的姿态仰视着周王朝,以及那些无比傲慢的诸侯国。那些诸侯国,基本个个根正苗红——不是与姬姓相关的,就是商朝贵族的后代。而秦国的祖先们在周朝之初,就已经与贵族一词远离。
很多诸侯国不把秦国放在眼里,连看都不愿看这个西方部落一眼。
秦国的那些当家人,便放心地吞并了西部地区的很多地盘。
当秦国再次把头转向东方时,大家这才惊奇地发现,原来秦国那么强大。
尤其是秦穆公同志打造出来的秦国,东方诸侯有也不敢看低。
秦穆公的一生,基本是与晋国打交道的一生。
这哥们儿领导下的秦国,强大得无与伦比,平定晋国的内乱,把春秋最牛的霸主重耳同志送上领导人的位子。
周王朝中央也给他颁发过西部霸主的锦旗——这个待遇,在整个春秋时代是绝无仅有的。
他虽然没有正式宣布称霸,没有正式召开过诸侯大会,但很多历史学家,也把他的名字列入了春秋霸主的大名单中。
秦国与东方诸侯的交往,到了秦穆公时代,已经很频繁了。
其实,秦国此前老早就把他们的目光投到东部,不断地咬着牙把首都向东部迁移,直到秦穆公时,他们的意图才全面地暴露出来。
秦穆公开创的事业如果顺利进行下去,历史也许就会是另一番模样了。
当时,说是与东方诸侯打交道,其实还是以与晋国玩为主。
秦国从历史走来,得益于他们的地理位置,同样也吃亏在他们的地理位置。
因为他们处于西部,远离东方诸侯,在发展的路上,基本没有碰到什么麻烦,壮大得很顺利。但他们却有一个强大的邻居——晋国。
晋国可以不管他们向西部发展,但对他们向东发展却是坚决抵制的。因为,秦国那一只脚向东一步,就会踩上晋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
秦穆公的一生,其实就是与晋国玩的一生。
秦穆公死了,他的接班人仍然接着与晋国玩。
此时的晋国,仍然高举着霸主那面猎猎作响的大旗。
秦穆公的接班人,能玩得过晋吗?
第一章 大秦中衰
潞国的内政
秦国自秦穆公永垂不朽之后,又进入了一段疲软时期。
秦穆公的儿子秦康公开始时,还很有进取心,跟晋国玩了几次,但却玩得一点都不霸气。他只当了12年的老大,便死在工作岗位上。他的儿子秦共公即位。
这个秦共公在位时间更不长,只有年时间。在这年中,他继续奉行不跟晋国友好相处的政策。这些年来,不但国内乱子从不间断,而且楚国突然崛起,便其霸主地位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因此很不想跟秦国玩下去了,想着办法跟秦国恢复好友关系。正好秦康公死去,秦共公上台。晋国以为秦国也会像他们一样,领导换届,肯定要经过一番激烈的权力重新大洗牌。秦共公总得要花一段时间和一番精力来巩固一下刚到手的地位,外交政策肯定不会那么强硬。这时,要跟他们修好,成功率应该是百分之百。因此,就决定跟秦国重开和平之路。
晋国的这个想法很不错,可错就错在他们采取的办法太菜了。他们居然采纳赵穿的建议,派兵去猛扁那个崇国。因为崇国是秦国的附庸,长期以来都挂靠秦国,是秦国的子公司之一。赵穿认为,晋国一打崇国,秦国肯定很急,秦国一急,咱就提出和平的条件,秦国就会一口答应。这样,晋国就会在这次外交活动中占上风。
你一看就知道这个建议绝对是个脑残无比的建议。本来是自己想跟人家和好,应该是拿着礼品带着一脸诚恳的笑容上人家的门,把自己的良好意愿表达出来,然后签好合同,发布共识的白皮书,而不是先去打人家一巴掌,让人家来求自己,就是再没有性格的人也不会跟你和好的。
晋国的高层估计当惯了霸主,一听赵穿的这个牛哄哄的建议,觉得很对胃口,便马上同意,然后就派赵穿过去执行。
秦共公一看,就知道晋国要玩他来了。他一拍脑袋就知道晋国是想跟他恢复好友关系,但又放不下架子,所以就来这一招儿。因为,如果晋国要跟他作对,完全可以直接向秦国高调宣战,然后派大军直接开打。现在却只拿崇这个小国去开刀,这不是明摆着要跟自己对话吗?
秦共公虽然比不上他的老爷爷,但脑子还是很清醒的,立马就看穿了晋国的这个一点不高深的阴谋诡计。他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崇,因此什么话也不说,组织了一支抗晋援崇志愿军,开赴前线,与晋国大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