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
分类: txts3
                    皮上的一层汗珠擦拭干净,抬头看了看监护仪上显示的数据,站起身将输液器的调节泵向下旋了一点儿,使点滴的速度放慢了一些,然后对巩绒说:“先物理降温,如果还不退烧,就跟新院区的血液科黄主任联系一下,看看是否需要加药。”
巩绒一把拉住她,走出了留观一病房,来到一个偏僻的角落,低声对她说:“加药加药,你说得容易,你知不知道,他们再也拿不出钱了……”
“我是急诊科主任,我有大病申请救助的配额。”
“你那个配额早就超标多少倍了……那是个无底洞,你填不上的。”
“要是因为医疗技术没到那水平,救不了孩子,我认头;但要是纯粹因为经济原因,眼睁睁看着孩子就这么没了,我做不到!”
巩绒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结:“我说你啊,你就不能抬头看看四周围——”
她欲言又止,周芸本来就发涨的头脑没听明白:“看什么?”
就在这时,身后响起了一个粗嗓门发出来的声音:“那啥……刚才给俺家孩子看病的是你吗?”
周芸回过头,看到发问的正是那位要重新拍胸片的患儿的母亲,因为自己戴着口罩,所以她有些不敢认。“是我,胸片拍完了?”
“拍啥完啊!”那个母亲有些生气,“拍片的大夫说X光机已经装车运走了,今天拍不了片子了。”
周芸一愣,风驰电掣地走到影像室,一把推开操作间的门,透过玻璃隔断望向拍摄间,见里面空空如也,马上问正站着发呆的影像室大夫李德洋:“X光机呢?”
“刚刚采购科赵主任让人给拉走了。”
“你怎么没拦一下?”
“我拦不住。”李德洋怯生生地说。
周芸狠狠瞪了他一眼,走出影像室,往急诊大厅四下里张望,没有看到X光机。她想了想,冲出了医疗综合楼的大门口,扑面而来的寒风吹得她打了个寒战,抬眼望去,天空密布着没有一丝缝隙的铅灰色浓云,因为沉重而不停地下坠,仿佛一座巨大冰山的底部……天气预报说今天夜里会有暴风雪,看来是不会错了。
她惦记着自己的那台X光机,顾不得回去穿外套,就跑下了台阶。头顶上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悬挂了半年的“庆祝六一儿童节义诊活动”的红色条幅被风吹了下来,垮垮塌塌地瘫在地上。这让她的心情更加低落。因为搬迁的缘故,医院的景观设施早就无人维护,就连前院这张门脸也顾不上洗了:两侧科普宣传栏里的海报都已经发黄,正中心的圆形花坛里就剩下一堆骸骨似的枯枝,大门口竖立的那尊护士怀抱小患者的白色石雕,脏得像刚从泥里挖出来似的……但带着孩子来看病的家长们还是络绎不绝地从医院大门口进来,停车场的车位很快就要占满了——
停车场。
周芸来到停车场,依然没有看到X光机的踪影。就在这时,传达室的王酒糟颠儿颠儿地跑了过来:“周主任,我看您一直在院子里踅摸,您找啥啊?”
王酒糟今年五十多岁,个子不高,圆圆的小脑袋上有一双眯眯眼,腰盆儿挺粗,腿却又细又短,看上去活像只鹌鹑。他其实既不能喝酒,也不会做酒糟,偏偏长了个硕大无比的酒糟鼻,因故得名。他是个热心人,手很巧,修车开锁、管道疏通,啥活儿都能干,所以不仅管着传达室,后勤遇到非医疗专业的维修,也喜欢叫他帮忙。医院搬迁后,他颇有些无所事事,所以看到谁有麻烦都恨不得上去帮衬一把,刷刷存在感。
“你看到一台X光机被人推走没有?”周芸直截了当地问。
王酒糟指了一下西配楼:“采购科赵主任刚才带着几个人,拉着一辆平板车往楼后面去了,上面有一台X光机。”
平州市儿童医院的主体建筑,最初就是一座十层高的、面南背北的医疗综合楼,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这座楼的东头和西头修建了两座平行相对的长条形楼宇,也是十层,东头的是行政楼,西头的是住院楼,与医疗综合楼相连相通,构成了一个“凹”字。后来又分别在行政楼的东侧和住院楼的西侧盖起了两座四层矮楼,因为都把着南头,所以分别与之形成两个L形,只是一个下横杠朝右,一个下横杠朝左,俗称东配楼和西配楼。东配楼是体检中心,西配楼的一层并排有警务室、图书室和宣教室,二层以上是食堂,不过现在都已经关闭了。在西配楼的西边,还有一座东西通透的六层宿舍楼,与住院楼平行,原本是给本院的医护人员及其家属住宿用的,但随着医院整体迁往新院区,这里只剩下三四家住户,四扇单元门平常都锁得严严实实的,有些玻璃窗被附近的顽童用石头打碎,每每起风时打着凄厉的呼哨,跟闹鬼似的。
周芸从西配楼和宿舍楼之间的消防通道穿过,风吹得她几乎睁不开眼睛,好不容易绕到西配楼后面的空场,刚刚抬起眼皮,就看见采购科主任赵跃利正夹着手包、腆着肚子,指挥着一群工人把已经放了气的“淘气堡”卷成一团,准备装上一辆运货的轻型卡车,在那辆轻卡的后厢上,自己一直寻找的X光机已经立在上面。
看到惨遭劫持的X光机,周芸一肚子火腾地点燃了,而那一大卷“淘气堡”更是让她想起了自己与赵跃利交恶的源头。
两年前,赵跃利刚刚当上采购科主任,就不知道从哪儿买了这么个PVC材料的大型充气玩具“淘气堡”,摆
                
                
                
                    巩绒一把拉住她,走出了留观一病房,来到一个偏僻的角落,低声对她说:“加药加药,你说得容易,你知不知道,他们再也拿不出钱了……”
“我是急诊科主任,我有大病申请救助的配额。”
“你那个配额早就超标多少倍了……那是个无底洞,你填不上的。”
“要是因为医疗技术没到那水平,救不了孩子,我认头;但要是纯粹因为经济原因,眼睁睁看着孩子就这么没了,我做不到!”
巩绒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结:“我说你啊,你就不能抬头看看四周围——”
她欲言又止,周芸本来就发涨的头脑没听明白:“看什么?”
就在这时,身后响起了一个粗嗓门发出来的声音:“那啥……刚才给俺家孩子看病的是你吗?”
周芸回过头,看到发问的正是那位要重新拍胸片的患儿的母亲,因为自己戴着口罩,所以她有些不敢认。“是我,胸片拍完了?”
“拍啥完啊!”那个母亲有些生气,“拍片的大夫说X光机已经装车运走了,今天拍不了片子了。”
周芸一愣,风驰电掣地走到影像室,一把推开操作间的门,透过玻璃隔断望向拍摄间,见里面空空如也,马上问正站着发呆的影像室大夫李德洋:“X光机呢?”
“刚刚采购科赵主任让人给拉走了。”
“你怎么没拦一下?”
“我拦不住。”李德洋怯生生地说。
周芸狠狠瞪了他一眼,走出影像室,往急诊大厅四下里张望,没有看到X光机。她想了想,冲出了医疗综合楼的大门口,扑面而来的寒风吹得她打了个寒战,抬眼望去,天空密布着没有一丝缝隙的铅灰色浓云,因为沉重而不停地下坠,仿佛一座巨大冰山的底部……天气预报说今天夜里会有暴风雪,看来是不会错了。
她惦记着自己的那台X光机,顾不得回去穿外套,就跑下了台阶。头顶上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悬挂了半年的“庆祝六一儿童节义诊活动”的红色条幅被风吹了下来,垮垮塌塌地瘫在地上。这让她的心情更加低落。因为搬迁的缘故,医院的景观设施早就无人维护,就连前院这张门脸也顾不上洗了:两侧科普宣传栏里的海报都已经发黄,正中心的圆形花坛里就剩下一堆骸骨似的枯枝,大门口竖立的那尊护士怀抱小患者的白色石雕,脏得像刚从泥里挖出来似的……但带着孩子来看病的家长们还是络绎不绝地从医院大门口进来,停车场的车位很快就要占满了——
停车场。
周芸来到停车场,依然没有看到X光机的踪影。就在这时,传达室的王酒糟颠儿颠儿地跑了过来:“周主任,我看您一直在院子里踅摸,您找啥啊?”
王酒糟今年五十多岁,个子不高,圆圆的小脑袋上有一双眯眯眼,腰盆儿挺粗,腿却又细又短,看上去活像只鹌鹑。他其实既不能喝酒,也不会做酒糟,偏偏长了个硕大无比的酒糟鼻,因故得名。他是个热心人,手很巧,修车开锁、管道疏通,啥活儿都能干,所以不仅管着传达室,后勤遇到非医疗专业的维修,也喜欢叫他帮忙。医院搬迁后,他颇有些无所事事,所以看到谁有麻烦都恨不得上去帮衬一把,刷刷存在感。
“你看到一台X光机被人推走没有?”周芸直截了当地问。
王酒糟指了一下西配楼:“采购科赵主任刚才带着几个人,拉着一辆平板车往楼后面去了,上面有一台X光机。”
平州市儿童医院的主体建筑,最初就是一座十层高的、面南背北的医疗综合楼,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这座楼的东头和西头修建了两座平行相对的长条形楼宇,也是十层,东头的是行政楼,西头的是住院楼,与医疗综合楼相连相通,构成了一个“凹”字。后来又分别在行政楼的东侧和住院楼的西侧盖起了两座四层矮楼,因为都把着南头,所以分别与之形成两个L形,只是一个下横杠朝右,一个下横杠朝左,俗称东配楼和西配楼。东配楼是体检中心,西配楼的一层并排有警务室、图书室和宣教室,二层以上是食堂,不过现在都已经关闭了。在西配楼的西边,还有一座东西通透的六层宿舍楼,与住院楼平行,原本是给本院的医护人员及其家属住宿用的,但随着医院整体迁往新院区,这里只剩下三四家住户,四扇单元门平常都锁得严严实实的,有些玻璃窗被附近的顽童用石头打碎,每每起风时打着凄厉的呼哨,跟闹鬼似的。
周芸从西配楼和宿舍楼之间的消防通道穿过,风吹得她几乎睁不开眼睛,好不容易绕到西配楼后面的空场,刚刚抬起眼皮,就看见采购科主任赵跃利正夹着手包、腆着肚子,指挥着一群工人把已经放了气的“淘气堡”卷成一团,准备装上一辆运货的轻型卡车,在那辆轻卡的后厢上,自己一直寻找的X光机已经立在上面。
看到惨遭劫持的X光机,周芸一肚子火腾地点燃了,而那一大卷“淘气堡”更是让她想起了自己与赵跃利交恶的源头。
两年前,赵跃利刚刚当上采购科主任,就不知道从哪儿买了这么个PVC材料的大型充气玩具“淘气堡”,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