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古代搞副业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拢上棉袄,接着补充道:“已经待了两旬了,这些天正带他熟悉规矩呢。”
  “就一个守城门的鸟差,每天屁点事儿,学了二十天还在熟悉规矩?学的哪门子鸟规矩!”
  “毕竟年纪还小,才十七,平时无人管教,现下好些东西学得慢,也是正常的嘛。”
  “没人管教,老子就替他爹好好管教管教!”
  胡头儿站起身,抖落抖落皮袄,而后吐了口气,拍拍中年汉子的肩膀:“老张啊,不是我说你,你是这里头资历最老的城门卫,有什么事就吩咐年轻人去做,别什么事都替人兜着!”
  说完,胡头儿转过脸,冲着剩下两个年轻的城门卫正色道:“守城门不是逛茶楼,手上的差事都给老子做精细些,平时多跟老张学学,要是再出今早这种事,老子扣光他一整年的饷钱!”
  话音未落,房门吱呀一声开了。
  屋外寒风不断,脱离了门闩的禁锢,房门被风猛然吹开,哐的一声砸到墙上。
  炭火上的积灰和火星,立时被风吹得腾空而起,打着旋儿就往离火盆最近的胡头儿身上招呼。
  胡头儿眼看着自己身上这件新纳的皮袄,瞬间被火星燎出好几个黑疤。
  屋内火热的空气瞬间被吹得四散逸去,源源不断的冷风从门洞往里灌。
  胡头儿激出一后背的鸡皮疙瘩,心里更是如坠冰窟。他盯着门口的瘦小身影,使劲磨后槽牙。
  “滚!滚到老子看不见的地方去!”
  #
  冬月的夜晚阴冷而漫长,天上没有半分星光,城中屋舍也没有半点光亮,唐仲蜷缩在城门边,怔怔地望着手边的灯笼。寒夜里,陪伴他的,唯有这一星半点光亮。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地做事情,可仍旧做多错多,平白讨人嫌。
  守正厌烦自己,三个城门卫嫌弃自己,是不是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他又土又笨,根本不适合这里。
  可是,不硬着头皮留下来,又能去哪里?若是待不下去,没有饷钱,家中的老小又该怎么过活?
  想到这里,唐仲心头的委屈和为难,都一齐融进泪水,无声地滴落。
  夜那么长,墨色无边,似乎永远没有尽头。身边没有炭火,身上的旧棉衣又过于单薄,唐仲冻得每根骨头都生疼。
  火光熹微,灯笼里的蜡烛快要烧尽,唐仲伸手拢了拢,手指上遍布的冻疮,早已让每处关节都粗笨红肿,此时靠近烛火,竟然半分痒痛都感觉不到。
  靠在角落里,似乎没有先前那么冷了。身边就是城门,他就守在这里,等到卯时一到,就立刻起身将城门打开。这一次,他不会再误时了,绝对不会。
  只要表现得好一些,只要不再出错,他们就不会讨厌自己了吧?
  就可以按时休沐了吧?再过几日,发了饷钱,等到休沐,他立马去求城中最好的郎中,到乡里给阿婆瞧病。
  等到那时,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唐仲如此想着,便觉得周身的痛楚也不再难忍,可能身体也渐渐适应这样的寒冷了吧。
  四肢的麻木寸寸蔓延,头脑也越发昏沉,唐仲只当是困意来袭。可他不想睡,只想等着天亮,做好自己的差事。
  夜色渐深,他感觉身上的甲衣越来重,眼皮越来越沉。灯笼的火光在一阵闪烁之后,骤然熄灭,唐仲眼前的墨色,越来越浓……
  #
  卯时未到,天边才微微露出一线天光,清江县的东城门下,已经有几个等着开城门的人,他们都是准备出城收菜的商户。
  运菜的板车和拉车的骡子,都停在几步之外,商户们三两聚在一起,高举着火把,彼此目光试探之后,却都迟迟不敢向前。
  团团火光缓缓靠拢,最终汇聚到城门角落里,映照在一个披甲人的身上。
  卯时越来越近,聚齐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些跑船的、行商的人凑在一起,交头接耳议论,通道中一时之间有了嘈杂之势。
  终于,在一声粗砺的喝骂声后,人群鸦然,各自后退让出一段路。两个城门卫执着缨枪,阔步进来。
  “这家伙,居然睡着了。”
  “还是老张你高明呀,说要下来看看,不然真靠这瘦皮猴,肯定要误了时辰,到时候又得挨一顿训!”
  说话间,一人用枪杆戳了戳地上人的大腿,见没有回应,又不耐烦地踢了踢对方的小腿。
  “G!醒醒了瘦皮猴!该开城门了!”
  见地上的人依旧无动无衷,面部被稍大的头盔遮挡,也不看清形容,年轻的城门卫蹲下身来,没好气地推了把对方的肩膀。
  “还睡懒觉,看我一会儿怎么收拾你!”
  却不想,手指所及之处竟是一片冰冷,唐仲倚在墙壁的上半身应力倒下,头盔顺势滚落,露出一副惨白的面容。
  年轻的城门卫吓得不轻,当即瘫倒在地,失声惊叫。站在后面的老张倒是镇定些,他立即喝住年轻城门卫,上前几步,将手中的灯笼往前一探。
  暖黄的火光映在苍白的脸上,有种说不出的诡秘,瘦削的面庞上早已没有半分生气。
  老张伸出手指,在唐仲鼻下探了探,眼中闪过一丝晦暗难辨的神色。
  老张侧过头,朝身后的人吩咐道:“邓二虎,你速去通报胡头儿,说唐仲在城门边冻死了。”
  年轻城门卫仍惊惶无措,瘫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老张也懒得管他,自顾自地往外走。时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