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巨兽颓然倒下之谜:苏联的最后一年》
分类: txts3
亚纳耶夫为苏联副总统。53岁的亚纳耶夫长期在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工作,在1990年7月举行的苏共28大上,他才被选为苏共中央委员,同时进了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作为一个政治家,亚纳耶夫还没有展现出自己的任何才能,但戈尔巴乔夫却把他当成"成熟的,原则坚定的政治家,改革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推荐给我们大家。亚纳耶夫在人代会讲台上的表现很不成功,也不懂回答问题的技巧。几个德高望重的人民代表站出来反对这个候选人,但戈尔巴乔夫还是顽固地坚持这个提名,甚至将个人声誉与这次投票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反对亚纳耶夫提名的人民代表受到很大压力,亚纳耶夫在第二轮投票中以微弱多数勉强当选。霍吉耶夫代表是这样解释他的投票动机的:"我们已经厌倦了这些毫无权威可言的决议,我们害怕沿着共青团、工会、共产党这条路子上来的人。我没投亚纳耶夫的票,但投了戈尔巴乔夫的票。"亚纳耶夫最终当上了苏联副总统,但这并没有提高戈尔巴乔夫的威信,反而降低了他作为苏联总统的权威。在接下来进行的内阁换届中,也看到了同样的 趋势。
1990年12月末,尼古拉·雷日科夫因病在医院里接受治疗,他准备在第二年1月返回政府,他在医院的病房里认真地研究了1991年的经济发展和财政预算--包括单独的经济领域和总的管理范围。这段时间,代行苏联总理职权的是苏联第一副总统、科学院院士瓦季姆·阿巴尔金,戈尔巴乔夫此时已经做出了更换总理的决定。据总统顾问瓦季姆·梅德韦杰夫证实,纳扎尔巴耶夫的人选被否定以后,戈尔巴乔夫和自己的顾问、助理们讨论了几个候选方案:尤里·马斯柳科夫、奥列格·巴克拉诺夫、弗拉基米尔·谢尔巴科夫。瓦季姆·阿巴尔金的候选资格也没有被彻底否定,但戈尔巴乔夫最后把候选人定在了财务部长瓦连金·巴甫洛夫身上,这个方案甚至引起了戈尔巴乔夫顾问们的反对。①1991年1月14日,瓦连金·巴甫洛夫被正式任命为苏联政府总理。尼古拉·雷日科夫随后被安排退休,同时也退出苏共中央政治局,理由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结构变化"。1月15日,职业外交官别斯梅尔特内赫被任命为苏联外交部长,瓦季姆·阿巴尔金"自愿"辞职。苏联最高苏维埃没费什么阻力就通过了新的人事任命,只是在讨论苏联安全会议组成的时候,瓦列里·博尔金的提名被我们否决了。戈尔巴乔夫坚持二次提名,结果还是没有获得通过。瓦列里·博尔金很早就担任戈尔巴乔夫的顾问和助理,同时还担任苏共中央综合部部长、戈尔巴乔夫办公室主任。瓦列尔·博尔金确是一个很不知名的人物,他在讲坛上的表现也不怎么样。到1991年1月底,与戈尔巴乔夫一起从1985年开始"改革运动"的那些人中,只有阿纳托利·卢基扬诺夫还在戈尔巴乔夫的身边,阿纳托利·卢基扬诺夫当时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同时也是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作为苏联议会的议长,阿纳托利·卢基扬诺夫领导最高苏维埃,他比1989年以后做这项工作的戈尔巴乔夫工作稳定、自信。在戈尔巴乔夫的顾问和助手中,继续工作的还有谢尔盖·阿赫罗梅耶夫元帅,他长期担任苏联总参谋长职务,参加了所有裁军谈判。但是,戈尔巴乔夫从1991年初就不再邀请谢尔盖·阿赫罗梅耶夫商量任何事情了。
①《工人论坛》,1994年8月5日。
1. 3 立陶宛危机
1990年,波罗的海所有共和国的政治局势都朝着不利于戈尔巴乔夫和整个联盟中心的方向发展。拉脱维亚的情况最严重,矛盾也最尖锐。新年前夜,部署在拉脱维亚的军队营地和共产党机关附近几次发生爆炸。尽管如此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危机却发生在立陶宛。
1990年3月初,在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选举中,取得胜利的不是立陶宛共产党,而是维尔纽斯国立音乐学院兰茨贝基斯教授领导的民族主义运动《萨尤基斯》,兰茨贝基斯随后被选为立陶宛最高苏维埃主席。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议会按照兰茨贝基斯主席的提议,以多数票通过了《关于恢复立陶宛国家独立地位的宣言》。根据这个宣言,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更名为立陶宛共和国,苏联宪法在立陶宛境内的效力随即被终止。苏联总统和苏联最高苏维埃都否决了立陶宛议会通过的这个决议,但立陶宛新领导人声称,莫斯科的决定对立陶宛已经没有任何法律作用。一场长期的,令人痛苦的对抗由此产生。常驻立陶宛的苏联军队,以及内务部和克格勃等军警机关的处境尤其困难,因为按照中央集权领导原则,这些机构都是直接隶属于莫斯科的联盟相应机构,苏联领导人对立陶宛不仅给予政治压力,而且还施加了经济制裁,这种做法加剧了立陶宛反对联盟的情绪。苏联最高苏维埃里的立陶宛籍议员被召回,立陶宛宣布在本国领土恢复1938年的宪法,并建立自己的军队,《苏联全民义务兵役法》被宣布在立陶宛境内无效。在此情况下,立陶宛共产党也分裂了。以布拉藻斯卡斯、普伦斯克涅为首的立陶宛共产党主体部分归顺了新选出的国家领导人,普伦斯克涅、布拉藻斯卡斯分别当上了总理和副总理,立
1990年12月末,尼古拉·雷日科夫因病在医院里接受治疗,他准备在第二年1月返回政府,他在医院的病房里认真地研究了1991年的经济发展和财政预算--包括单独的经济领域和总的管理范围。这段时间,代行苏联总理职权的是苏联第一副总统、科学院院士瓦季姆·阿巴尔金,戈尔巴乔夫此时已经做出了更换总理的决定。据总统顾问瓦季姆·梅德韦杰夫证实,纳扎尔巴耶夫的人选被否定以后,戈尔巴乔夫和自己的顾问、助理们讨论了几个候选方案:尤里·马斯柳科夫、奥列格·巴克拉诺夫、弗拉基米尔·谢尔巴科夫。瓦季姆·阿巴尔金的候选资格也没有被彻底否定,但戈尔巴乔夫最后把候选人定在了财务部长瓦连金·巴甫洛夫身上,这个方案甚至引起了戈尔巴乔夫顾问们的反对。①1991年1月14日,瓦连金·巴甫洛夫被正式任命为苏联政府总理。尼古拉·雷日科夫随后被安排退休,同时也退出苏共中央政治局,理由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结构变化"。1月15日,职业外交官别斯梅尔特内赫被任命为苏联外交部长,瓦季姆·阿巴尔金"自愿"辞职。苏联最高苏维埃没费什么阻力就通过了新的人事任命,只是在讨论苏联安全会议组成的时候,瓦列里·博尔金的提名被我们否决了。戈尔巴乔夫坚持二次提名,结果还是没有获得通过。瓦列里·博尔金很早就担任戈尔巴乔夫的顾问和助理,同时还担任苏共中央综合部部长、戈尔巴乔夫办公室主任。瓦列尔·博尔金确是一个很不知名的人物,他在讲坛上的表现也不怎么样。到1991年1月底,与戈尔巴乔夫一起从1985年开始"改革运动"的那些人中,只有阿纳托利·卢基扬诺夫还在戈尔巴乔夫的身边,阿纳托利·卢基扬诺夫当时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同时也是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作为苏联议会的议长,阿纳托利·卢基扬诺夫领导最高苏维埃,他比1989年以后做这项工作的戈尔巴乔夫工作稳定、自信。在戈尔巴乔夫的顾问和助手中,继续工作的还有谢尔盖·阿赫罗梅耶夫元帅,他长期担任苏联总参谋长职务,参加了所有裁军谈判。但是,戈尔巴乔夫从1991年初就不再邀请谢尔盖·阿赫罗梅耶夫商量任何事情了。
①《工人论坛》,1994年8月5日。
1. 3 立陶宛危机
1990年,波罗的海所有共和国的政治局势都朝着不利于戈尔巴乔夫和整个联盟中心的方向发展。拉脱维亚的情况最严重,矛盾也最尖锐。新年前夜,部署在拉脱维亚的军队营地和共产党机关附近几次发生爆炸。尽管如此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危机却发生在立陶宛。
1990年3月初,在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选举中,取得胜利的不是立陶宛共产党,而是维尔纽斯国立音乐学院兰茨贝基斯教授领导的民族主义运动《萨尤基斯》,兰茨贝基斯随后被选为立陶宛最高苏维埃主席。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议会按照兰茨贝基斯主席的提议,以多数票通过了《关于恢复立陶宛国家独立地位的宣言》。根据这个宣言,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更名为立陶宛共和国,苏联宪法在立陶宛境内的效力随即被终止。苏联总统和苏联最高苏维埃都否决了立陶宛议会通过的这个决议,但立陶宛新领导人声称,莫斯科的决定对立陶宛已经没有任何法律作用。一场长期的,令人痛苦的对抗由此产生。常驻立陶宛的苏联军队,以及内务部和克格勃等军警机关的处境尤其困难,因为按照中央集权领导原则,这些机构都是直接隶属于莫斯科的联盟相应机构,苏联领导人对立陶宛不仅给予政治压力,而且还施加了经济制裁,这种做法加剧了立陶宛反对联盟的情绪。苏联最高苏维埃里的立陶宛籍议员被召回,立陶宛宣布在本国领土恢复1938年的宪法,并建立自己的军队,《苏联全民义务兵役法》被宣布在立陶宛境内无效。在此情况下,立陶宛共产党也分裂了。以布拉藻斯卡斯、普伦斯克涅为首的立陶宛共产党主体部分归顺了新选出的国家领导人,普伦斯克涅、布拉藻斯卡斯分别当上了总理和副总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