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血女王1:血红黎明》
分类: txts3
                    一样,谢德的字字句句穿透了我们的心,如果我努力倾听,甚至可以听到他写信时内心的声音。这时,头顶的灯突然嘎嘎地响了起来。
“我昨天拿回来的用电配给呢?没人用它吗?”刚说完这话,灯就灭了,把我们丢在一片漆黑里。眼睛适应了之后,我看见老妈摇了摇头。
吉萨低声抱怨道:“能不能别总是这样?”她站起来了,椅子剐蹭着地板。“我要去睡了,不然会大喊出来的。”
但我们谁也没大喊。似乎我的世界就是这样——吵架都嫌无力。老爸老妈也回了卧室,只剩我自己坐在桌边。通常情况下,我会偷偷溜出去,但今天,实在找不出比睡觉更好的选择了。
我爬上通往阁楼的梯子,吉萨已经在打呼噜了。她和别人一样,脑袋一挨枕头就能入眠,我却得花上好几小时。
我上了床,躺在那儿,拿着谢德的信。只是如此,就让我心满意足。就像老爸说的,信纸上有松木味,很浓。
今晚的河水也很配合,轻轻拍打着河床上的石头,声音动听,安抚着我平静下来。即便是那台老式冰箱——电池驱动的、嗡嗡作响的、吵得要命的冰箱,今天也没有困扰我。但随即的一声鸟鸣,拉住了即将坠入梦乡的我。是奇隆。
不要,走开。
又是一声,这次的声音更大。吉萨动了动,脑袋扎进枕头里。
我一边喃喃自语地抱怨着,奇隆真是烦人,一边从床上坐起来,溜下了梯子。正常的女孩要是这么干都会被屋里的杂七杂八绊倒吧?我却如履平地灵活得很,这都是拜那些多年追踪我的警卫所赐。我一秒钟就从柱子上滑下来,踩在了齐脚踝深的泥地里。奇隆从屋子底下的阴影里走出来,他正等着我。
“希望你喜欢乌眼青,因为我现在就得给你——”
我看见了他的脸。
他在哭。奇隆从不哭的。他的手指关节在流血,我能肯定那是在附近的墙上或其他什么硬东西上面撞的。我顾不得自己的事了,也顾不得现在是大半夜,只觉得焦虑万分,为他担惊受怕。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我想都没想就握住了他的手,血从我的指缝里沁了出来。“到底发生什么了?”
他顿住了,接着像是回过神来似的开了口。他的回答令我惊恐不已。
“我的老板——病了,死了。我不再是学徒了。”
我想要保持呼吸平稳,可急促喘息的声音在四面八方回响,仿佛嘲讽着我们。他不必开口,我也知道他要说什么,但他还是继续说下去。
“我没能做满学徒期,现在——”他语无伦次,“我十八岁了。另一个渔夫已经有好几个学徒。我没有工作了。我找不到工作了。”
奇隆重重地吸着气,他接下来的话像刀子一样刺痛人心,我真希望不必非听不可。
“他们要把我送到战场上去了。”
第三章
这场战争从上世纪就开始了,但现在,我觉得这已经不能称为“战争”了,也没有哪个词能形容这种更深层次的毁灭。在学校里,我们听到的说法是,这一切都是为了争地盘。湖境之地丰饶富庶,境内有数不清的湖泊,渔业资源十分了得,而诺尔塔却多山脉森林,农民常常食不果腹,就连银血族也察觉到这种紧缩之态。所以国王发动了战争,把所有人推进了混战。无论是湖境之地还是诺尔塔,都已经没有真正的胜利可言。
湖境之地的国王也是个银血族,他调动了自己所有的王族贵戚做出了得体的回应。他们想要的是诺尔塔的河流,这样他们才能在冬季湖泊封冻时到海边谋生。河边转动的水车也是他们所垂涎的。正是这些水车提供了足够的电力,连红血族都能沾上点儿光,从而使诺尔塔强盛起来。我听人说,在遥远的南部,首都阿尔贡附近,心灵手巧的红血族已经发明了神乎其神的机器,可以在地上跑,在水中漂,在空中飞,还可以当作武器,任由银血族予取予求。老师们曾自豪地说,诺尔塔是世界之光,是由技术和武力共同造就的伟大国度。至于其他地方,比如湖境之地和南方的皮蒙山麓,都尚未开化。生在诺尔塔,我们可是很幸运的。幸运,这个词让我想大叫。
但是,除了电力方面诺尔塔更胜一筹之外,双方在食物供给、武器装备、国民数量方面不相上下,都投入了银血族的军官和红血族的士兵,都以战术相谋、以枪弹相抗,战场上都堆满了成千上万红血族的尸体。本以为上世纪就能画下句号的战争,直到现在看来仍然遥遥无期。我时常觉得,为了争夺食物和水而大打出手,着实可笑——就算是至高无上坚不可摧的银血族也得吃饭。
但现在,一点儿也不可笑了。下一个要离开我的人,是奇隆。他也会送我耳环吗?这样我就能在那些光鲜的军团卫兵带走他的时候留个念想。
“一个星期,梅儿,我只有一个星期了。”他咳了几下,想掩盖嘶哑的声音,“我不要……他们不会来抓我……”
但我看到了奇隆眼睛里一闪而过的反抗之火。
“我们得想想办法!”我脱口而出。
“没人有办法。没有人能活着逃离兵役。”
这不用他告诉我。每一年都有人试图逃跑,但每一年,那些逃走的人又都会被抓回来,在广场上绞刑示众。
“不,我们能。”
都这个时候了他竟然还有心情笑话我:“我们?”
我的双颊一下子热辣辣的,像着了火似的:“我和你一样得服兵役,但他们也休想抓走我。所以我们跑吧!”
参军服兵役,这是我命中注定的,是我活该的,我对此心知肚明。但这些不是
                
                
                
                    “我昨天拿回来的用电配给呢?没人用它吗?”刚说完这话,灯就灭了,把我们丢在一片漆黑里。眼睛适应了之后,我看见老妈摇了摇头。
吉萨低声抱怨道:“能不能别总是这样?”她站起来了,椅子剐蹭着地板。“我要去睡了,不然会大喊出来的。”
但我们谁也没大喊。似乎我的世界就是这样——吵架都嫌无力。老爸老妈也回了卧室,只剩我自己坐在桌边。通常情况下,我会偷偷溜出去,但今天,实在找不出比睡觉更好的选择了。
我爬上通往阁楼的梯子,吉萨已经在打呼噜了。她和别人一样,脑袋一挨枕头就能入眠,我却得花上好几小时。
我上了床,躺在那儿,拿着谢德的信。只是如此,就让我心满意足。就像老爸说的,信纸上有松木味,很浓。
今晚的河水也很配合,轻轻拍打着河床上的石头,声音动听,安抚着我平静下来。即便是那台老式冰箱——电池驱动的、嗡嗡作响的、吵得要命的冰箱,今天也没有困扰我。但随即的一声鸟鸣,拉住了即将坠入梦乡的我。是奇隆。
不要,走开。
又是一声,这次的声音更大。吉萨动了动,脑袋扎进枕头里。
我一边喃喃自语地抱怨着,奇隆真是烦人,一边从床上坐起来,溜下了梯子。正常的女孩要是这么干都会被屋里的杂七杂八绊倒吧?我却如履平地灵活得很,这都是拜那些多年追踪我的警卫所赐。我一秒钟就从柱子上滑下来,踩在了齐脚踝深的泥地里。奇隆从屋子底下的阴影里走出来,他正等着我。
“希望你喜欢乌眼青,因为我现在就得给你——”
我看见了他的脸。
他在哭。奇隆从不哭的。他的手指关节在流血,我能肯定那是在附近的墙上或其他什么硬东西上面撞的。我顾不得自己的事了,也顾不得现在是大半夜,只觉得焦虑万分,为他担惊受怕。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我想都没想就握住了他的手,血从我的指缝里沁了出来。“到底发生什么了?”
他顿住了,接着像是回过神来似的开了口。他的回答令我惊恐不已。
“我的老板——病了,死了。我不再是学徒了。”
我想要保持呼吸平稳,可急促喘息的声音在四面八方回响,仿佛嘲讽着我们。他不必开口,我也知道他要说什么,但他还是继续说下去。
“我没能做满学徒期,现在——”他语无伦次,“我十八岁了。另一个渔夫已经有好几个学徒。我没有工作了。我找不到工作了。”
奇隆重重地吸着气,他接下来的话像刀子一样刺痛人心,我真希望不必非听不可。
“他们要把我送到战场上去了。”
第三章
这场战争从上世纪就开始了,但现在,我觉得这已经不能称为“战争”了,也没有哪个词能形容这种更深层次的毁灭。在学校里,我们听到的说法是,这一切都是为了争地盘。湖境之地丰饶富庶,境内有数不清的湖泊,渔业资源十分了得,而诺尔塔却多山脉森林,农民常常食不果腹,就连银血族也察觉到这种紧缩之态。所以国王发动了战争,把所有人推进了混战。无论是湖境之地还是诺尔塔,都已经没有真正的胜利可言。
湖境之地的国王也是个银血族,他调动了自己所有的王族贵戚做出了得体的回应。他们想要的是诺尔塔的河流,这样他们才能在冬季湖泊封冻时到海边谋生。河边转动的水车也是他们所垂涎的。正是这些水车提供了足够的电力,连红血族都能沾上点儿光,从而使诺尔塔强盛起来。我听人说,在遥远的南部,首都阿尔贡附近,心灵手巧的红血族已经发明了神乎其神的机器,可以在地上跑,在水中漂,在空中飞,还可以当作武器,任由银血族予取予求。老师们曾自豪地说,诺尔塔是世界之光,是由技术和武力共同造就的伟大国度。至于其他地方,比如湖境之地和南方的皮蒙山麓,都尚未开化。生在诺尔塔,我们可是很幸运的。幸运,这个词让我想大叫。
但是,除了电力方面诺尔塔更胜一筹之外,双方在食物供给、武器装备、国民数量方面不相上下,都投入了银血族的军官和红血族的士兵,都以战术相谋、以枪弹相抗,战场上都堆满了成千上万红血族的尸体。本以为上世纪就能画下句号的战争,直到现在看来仍然遥遥无期。我时常觉得,为了争夺食物和水而大打出手,着实可笑——就算是至高无上坚不可摧的银血族也得吃饭。
但现在,一点儿也不可笑了。下一个要离开我的人,是奇隆。他也会送我耳环吗?这样我就能在那些光鲜的军团卫兵带走他的时候留个念想。
“一个星期,梅儿,我只有一个星期了。”他咳了几下,想掩盖嘶哑的声音,“我不要……他们不会来抓我……”
但我看到了奇隆眼睛里一闪而过的反抗之火。
“我们得想想办法!”我脱口而出。
“没人有办法。没有人能活着逃离兵役。”
这不用他告诉我。每一年都有人试图逃跑,但每一年,那些逃走的人又都会被抓回来,在广场上绞刑示众。
“不,我们能。”
都这个时候了他竟然还有心情笑话我:“我们?”
我的双颊一下子热辣辣的,像着了火似的:“我和你一样得服兵役,但他们也休想抓走我。所以我们跑吧!”
参军服兵役,这是我命中注定的,是我活该的,我对此心知肚明。但这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