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姝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们,你们都是我东和的好儿郎为何要为一己小人之私而自相残杀”她扬手一指,“于谨此人,欺世盗名,霍乱宫闱人人得而诛之宁嫣受皇后懿旨,但凡现在放下武器之人,一律不予追究。而能斩下叛贼于谨首级之人,赏千两金,封万户侯”

一时间,城楼下山呼海啸的声音奔涌而来:“赏千两金,封万户侯”

东和史载:佑庆元年,孝渊帝薨,停棺梓宫,居数年未葬。后形状疯癫,糟糠裹面。夜与腐尸同榻而眠,人莫敢近。佑庆三年末,宁氏女名嫣诛于谨,开宫禁,行国丧,葬孝渊帝于西陵。佑庆四年初,宁氏女嫣授封“护国长公主”,总览朝政直至新帝亲政。四年秋,端懿皇后薨逝,与帝合葬于西陵。

正文:

佑庆九年十一月,南武大军东征的脚步被阻挡于月散关外。自南武开始东征,老百姓皆人心惶惶,这已经是开战以来最好的消息。

南武来势汹汹,大军势如破竹一路向东杀来,转眼就逼近了月散关。形势严峻,惹得朝野一时谣言四起、人人自危。月散关可以说是朝廷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被破帝都便岌岌可危,而整个东和即将面临毁灭的危机。

民间流传,在月散关之战的前夜东和长公主宁嫣于无极殿慷慨陈词,力排众议撤换了月散关的守将岑嘉,这才保得一时的安宁。

消息传回帝都,百姓们沸腾了,纷纷去帝都西南角的长公主府门口拜谢,一时间长公主府门庭若市。而长公主一向待下亲厚,每个拜谢的人都会赠送一杯茶水,这一天下来光是茶水就不知烧了多少壶。

这可把管家丁伯给愁坏了,于是非常含蓄地跟长公主表达了自己的小小意见。于是隔天帝都便传出了长公主去东郊法华寺祈福的流言,大家纷纷跟去了法华寺烧香拜佛。公主府才总算清静下来。

在满城的沸腾中,小小的公主府却是异常地安静。这是出精致的院落,满庭郁郁葱葱,屋舍碧瓦朱甍。无一丝皇家的奢华,朴实中却自有一番不凡的气韵。

这里安静到连一只猫儿落地的声音都能听清楚,里面只住了管家丁伯、厨子顾婶、小厮小五,另外就是我们的长公主宁嫣和侍女青鸾一共五个人。平日里无人走动,连满庭的落叶也少有人打扫,是以安静地不像话。

此时,天一水阁的房门轻掩着。

伏在案上的那个女子抬起了头,露出了一张眉目如画却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的脸庞。她揉了揉隐隐作痛的眉心,阖上了面前的一本奏章。

只听门被轻轻敲了两声,一个女子站在门口恭敬地说:“公主,皇上宣你入宫觐见。”合上书册,女子站起身来,理了理身上素白的烟霞纱广袖宫裙,扶了扶头上的流云步摇。起身离案打开了房门。

“备轿青鸾,随我入宫。”声音轻柔而缓慢,却带着身于高位,不容置喙的霸气。

阴沉沉的天空仿佛吸满了墨水的宣纸,仿佛下一刻就会滴了下来。软轿才行至宫门已下起了细细的小雨。随行的青衣侍女问道:“公主,雨越下越大了。宫里路滑不好行轿,是否下来撑伞前行”见许久未有回音,青鸾还待重新问一遍时,轿门打开了。

一身白色华服的女子走出轿门,却也不着急走。只是站在原地,仰头看着那灰蒙蒙地天,看了许久。细密的雨丝一寸寸浇透她的每一缕发丝与华贵的服饰。

女子唇边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微笑,轻声道:“青青啊,你听没听到北边传来的鼓角声呢越来越近了啊”青鸾撑伞在其后静静站立,也不催促,只待她起身往宫里走去才快步跟上。

两人一前一后从小径进入回廊,青衣侍女合上了伞。青鸾道:“公主,您的衣服有些湿了,要不要换一件”

“无妨。”女子唇角勾出一抹微笑。顿了顿,又道,“皇上见的是我的人,又不是我的衣服。况且,我前日里给他布置的功课,他一项也没完成。我倒要看看他该怎么向我交代。”

青鸾抬眼看了看她,欲言又止。白衣女子瞥了她一眼,白皙的脸上浮现一抹笑意。“想说什么说吧”。

“就是最近宫里有些传言,说公主您,不把皇上放在眼里,甚至想要”

“想要取而代之他们想说,就让他们说去吧”女子不以为意地摆手。

青鸾急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公主您不在乎,难保皇上会不在乎这几年军政要务都是您在处理,虽说是代司朝政,可总归名不正言不顺”。名不正,则言不顺女子倏地停住了脚步。

“青青,纵然我如今身居高位,可很多事情我依然力不从心。我能管得住悠悠之口,可人心终究是这个世上最难掌握的东西,尤其是变了色的人心。”她轻轻地叹气,慢慢往前走着。

光华夺目的东和皇宫在雨中静谧着,最中心的乾元宫是历任皇帝日常处理公务和休息之所,更是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四角飞檐,琉璃瓦被雨水冲洗地甚是夺目。

穿过悠长的花廊,尽头处,便是章庆殿,皇帝的寝宫。女子的眸子沉了下来,深不见底。嘴角的弧度却更明显了。她抖了抖长袖,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