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红楼之重生之后
分类: qsxs
通过这件事,他突然意识到,他是时候收拢一些自己的心腹了。
可这件事,若是找母亲许氏,多半是不行的。
因为作为一个母亲,她会想全方位地得知儿子所有的情况。
若是找她要人,最后这些人都会成为o许氏传递消息的心腹,让他做什么都束手束脚。
没办法,谁让他如今身板太小,没有威信呢?
既然母亲这里行不通,那就只好找父亲了。
其实,他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启蒙了,只是最近病得厉害,才放了蒙师的假。
而在父亲贾代化眼中,启蒙入学之后,他就相当于半个大人了。
如果他向父亲表示,想要几个自己的人手,贾代化一定会很欣慰,觉得自己的儿子不会长于妇人之手。
只要贾代化发了话,就算许氏再不甘心,也无可奈何。
因为,贾代化才是一家之主。
不过,在找父亲之前,他得好好想想,这辈子,到底要不要再走前世的老路?
如果走上辈子的老路,凭着上辈子的经验学识,他考个前三甲是没有问题的。
到时候,他再熬过初入翰林院,被同僚排挤的那一段,做出谦和冲淡的样子。
时日久了,那些心性豁达之辈了解了他的为人,自然乐意与他相交。
至于那些心胸狭隘,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他贾敬也不屑结交!
先在翰林院熬几年,待有了资历,便可活动活动,动用一下关系,挪到六部去观政。
他已经活了一辈子了,什么人日后会发达,什么人日后会倒霉,心里一清二楚。
只需小心些,多结交些尚未发达,日后却会大贵的人,不愁不能出将入相。
可是,这也太慢了,他根本就等不及,也没有那个那个耐性去等!
这也怪他上辈子道经读多了,骨子里多了一种出世之意。
若不是他没个兄弟代替,他都想早早表现出对世俗的嫌弃之意,再过几年就出家为道。
当然了,这一回他不再自暴自弃,自然也不会去服什么金丹。
可事与愿违,大哥贾敷一去,他这辈子还是独子的命。
盖因许氏生他的时候伤了身子,不能再生了。而以许氏的手段,是绝对不会允许有庶出子女的。
宁国府是他的责任,而他这辈子是绝对不会允许宁国府再次败落的。
既不想家族沉积败落,又不想再入文官的圈子委屈自己勾心斗角,算来算去,他就只剩一条路了。
――从武。
如果从武,宁国府家学渊源,军队里又有人脉,宫里也有圣眷,其实是比从文更有优势的。
只是父亲贾代化一直听信西府老国公贾源的话,认为开国之后,武将便没了用武之地,所以一心想要他弃武从文,让宁国府改头换面。
事实上,根据贾敬上辈子的记忆来看,北边的瓦剌一直不安分,南边也有茜香国时时进犯。
最起码在未来的三十年内,武将都不愁建功立业。
所以,思来想去,贾敬还是决定,从武。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贾敬也不耽搁,当即就让奶兄张桂去问一下,看父亲贾代化什么时候下衙回府,他要去给父亲请安。
他记得,上辈子就是在他病愈后不久,父亲就辞退了为他开蒙的顾秀才,另外聘了个举人教他,一心想让他奋发读书,将来金榜高中。
如果等到父亲将顾秀才辞退了,他再说要从武,难度会大大增加。
所以,他一定要快!
也正好,今日五城兵马司里没什么大事,不过未时末,贾代化就返回了宁国府。
一听说儿子要来给自己请安,贾代化还颇为意外:“二爷自己说的?”
他可是知道的,敬哥儿平日里见了他,就跟老鼠见了猫儿似的,能少待一会儿就少待一会儿。
张桂赔笑道:“正是呢。”
他今年也不过十岁,毛孩子一个,见了侯爷也是怕得不行。
但他自小和贾敬一块儿长大,两人感情极好,贾敬好不容易让他办一件事,还郑重其事地说了这事很重要,他就是再怕,也得给敬哥儿办成了!
“正好我这会儿没事,让他过来吧。”
他倒是想看看,今日敬哥儿主动找他,究竟有什么要紧的事?
在贾敬没过来之前,贾代化心里就有了诸多猜测。可是,却没有一种,会如真相一般,让他火冒三丈!
“你说什么?”贾代化一双凤眼瞪得老大,英武刚毅的脸上青筋暴起,满是怒意。
贾敬跪在地上,并不被这怒气影响,一字一句地把自己的志向又说了一遍:“孩儿不想读书,想要从武。”
“你个逆子!”贾代化气得浑身发抖,左看右看地寻摸东西,最终,他的目光定格在了书案上的镇纸上,一个箭步冲上前,抄起来就往贾敬身上砸。
“老爷,不可。”贾代化的长随连忙阻拦,却是晚了一步。
“敬哥儿!”张桂离贾敬近,眼见实心红木的镇纸就要砸到贾敬身上了,连忙合身一扑,把贾敬护到了自己身下。
“嘶~”
那镇纸砸到了张桂的背上,疼得他眼泪都出来了。
“奶兄,你还好吧?”贾敬挣扎着钻出来,紧张地扶住了张桂。
张桂咧嘴一笑:“我没事。”
“哼!”贾代化瞪眼。
贾敬只好暂时放下张桂的事,膝行几步,到了贾代化跟前
可这件事,若是找母亲许氏,多半是不行的。
因为作为一个母亲,她会想全方位地得知儿子所有的情况。
若是找她要人,最后这些人都会成为o许氏传递消息的心腹,让他做什么都束手束脚。
没办法,谁让他如今身板太小,没有威信呢?
既然母亲这里行不通,那就只好找父亲了。
其实,他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启蒙了,只是最近病得厉害,才放了蒙师的假。
而在父亲贾代化眼中,启蒙入学之后,他就相当于半个大人了。
如果他向父亲表示,想要几个自己的人手,贾代化一定会很欣慰,觉得自己的儿子不会长于妇人之手。
只要贾代化发了话,就算许氏再不甘心,也无可奈何。
因为,贾代化才是一家之主。
不过,在找父亲之前,他得好好想想,这辈子,到底要不要再走前世的老路?
如果走上辈子的老路,凭着上辈子的经验学识,他考个前三甲是没有问题的。
到时候,他再熬过初入翰林院,被同僚排挤的那一段,做出谦和冲淡的样子。
时日久了,那些心性豁达之辈了解了他的为人,自然乐意与他相交。
至于那些心胸狭隘,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他贾敬也不屑结交!
先在翰林院熬几年,待有了资历,便可活动活动,动用一下关系,挪到六部去观政。
他已经活了一辈子了,什么人日后会发达,什么人日后会倒霉,心里一清二楚。
只需小心些,多结交些尚未发达,日后却会大贵的人,不愁不能出将入相。
可是,这也太慢了,他根本就等不及,也没有那个那个耐性去等!
这也怪他上辈子道经读多了,骨子里多了一种出世之意。
若不是他没个兄弟代替,他都想早早表现出对世俗的嫌弃之意,再过几年就出家为道。
当然了,这一回他不再自暴自弃,自然也不会去服什么金丹。
可事与愿违,大哥贾敷一去,他这辈子还是独子的命。
盖因许氏生他的时候伤了身子,不能再生了。而以许氏的手段,是绝对不会允许有庶出子女的。
宁国府是他的责任,而他这辈子是绝对不会允许宁国府再次败落的。
既不想家族沉积败落,又不想再入文官的圈子委屈自己勾心斗角,算来算去,他就只剩一条路了。
――从武。
如果从武,宁国府家学渊源,军队里又有人脉,宫里也有圣眷,其实是比从文更有优势的。
只是父亲贾代化一直听信西府老国公贾源的话,认为开国之后,武将便没了用武之地,所以一心想要他弃武从文,让宁国府改头换面。
事实上,根据贾敬上辈子的记忆来看,北边的瓦剌一直不安分,南边也有茜香国时时进犯。
最起码在未来的三十年内,武将都不愁建功立业。
所以,思来想去,贾敬还是决定,从武。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贾敬也不耽搁,当即就让奶兄张桂去问一下,看父亲贾代化什么时候下衙回府,他要去给父亲请安。
他记得,上辈子就是在他病愈后不久,父亲就辞退了为他开蒙的顾秀才,另外聘了个举人教他,一心想让他奋发读书,将来金榜高中。
如果等到父亲将顾秀才辞退了,他再说要从武,难度会大大增加。
所以,他一定要快!
也正好,今日五城兵马司里没什么大事,不过未时末,贾代化就返回了宁国府。
一听说儿子要来给自己请安,贾代化还颇为意外:“二爷自己说的?”
他可是知道的,敬哥儿平日里见了他,就跟老鼠见了猫儿似的,能少待一会儿就少待一会儿。
张桂赔笑道:“正是呢。”
他今年也不过十岁,毛孩子一个,见了侯爷也是怕得不行。
但他自小和贾敬一块儿长大,两人感情极好,贾敬好不容易让他办一件事,还郑重其事地说了这事很重要,他就是再怕,也得给敬哥儿办成了!
“正好我这会儿没事,让他过来吧。”
他倒是想看看,今日敬哥儿主动找他,究竟有什么要紧的事?
在贾敬没过来之前,贾代化心里就有了诸多猜测。可是,却没有一种,会如真相一般,让他火冒三丈!
“你说什么?”贾代化一双凤眼瞪得老大,英武刚毅的脸上青筋暴起,满是怒意。
贾敬跪在地上,并不被这怒气影响,一字一句地把自己的志向又说了一遍:“孩儿不想读书,想要从武。”
“你个逆子!”贾代化气得浑身发抖,左看右看地寻摸东西,最终,他的目光定格在了书案上的镇纸上,一个箭步冲上前,抄起来就往贾敬身上砸。
“老爷,不可。”贾代化的长随连忙阻拦,却是晚了一步。
“敬哥儿!”张桂离贾敬近,眼见实心红木的镇纸就要砸到贾敬身上了,连忙合身一扑,把贾敬护到了自己身下。
“嘶~”
那镇纸砸到了张桂的背上,疼得他眼泪都出来了。
“奶兄,你还好吧?”贾敬挣扎着钻出来,紧张地扶住了张桂。
张桂咧嘴一笑:“我没事。”
“哼!”贾代化瞪眼。
贾敬只好暂时放下张桂的事,膝行几步,到了贾代化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