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光往事》
分类: txts3
家是不寻常的。但这些担任低阶公务员的外省人知书达礼,安分守己,又孑然一身来台湾,没有公婆亲戚牵累,妈妈觉得是好亲事。后来三阿姨家庭幸福,证明妈妈的判断是对的。
三阿姨有了归宿,妈妈又对远行归来的四阿姨婚事感到焦急,循旧例又由人介绍了另一位在省政府工作的外省人,相亲之后,双方印象都良好,才有今天的约会之议。但我说四阿姨和三阿姨个性是不一样的,行走过江湖的四阿姨有着男孩子般的气慨,她剪了一头俐落短发,讲的普通话也和她的短发一样清脆俐落,连口音都不像台湾人。四阿姨可不像三阿姨那么温柔婉约,脸上虽然也笑容可掬,一抹眼神却锐利得可以杀人,谈吐用语虽然也客气有礼,当中却不难听出坚定的立场和坚硬的决心;妈妈有时候也感叹四阿姨生错了女儿身,如果她不是生来就穿裙子,可能会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业。
这位外貌像电影明星、内心其实是英雄豪杰的四阿姨,如今正牵着我的手,大步向门外走去,准备去赴人生一场重要的约会。妈妈跟着我们到了门外,一位脸上堆满殷勤笑容的男子早已伫立等在三轮车旁,年纪恐怕是比适婚年龄更大若干岁了。他的头发剪得很短,露出青色的头皮,上身穿着白色清洁的中山装,下身穿的是灰色的西装裤,白色短袜和黑色大头皮鞋,看得出来是规矩正当的人。但他拿着一方蓝色条纹手帕频频拭汗,看得出他的紧张,当然,南台湾的秋天傍晚有时候还有仲夏的感觉。
三人坐上三轮车,四阿姨技巧地把我安置在中间,那就给了她在狭小空间中一点安全的距离。车伕卖力踩着踏板往隔壁村庄驶去,天色偏蓝还未尽暗,路灯已经亮了,清风拂面,可以闻见两旁稻田的气味。男子用很客气的口气与四阿姨聊天,大部分是问一些家里的事情,还不断地发出笑声,似乎是害怕无话可说的冷场,偏偏四阿姨是很酷的,答案干净俐落,两个字说得清楚的,绝不用三个字,弄得这位老实的外省人有点招架不住。
好不容易来到了餐厅,像是用来办结婚喜宴的大厅上摆满大小桌子,满堂宾客劝酒喧哗,很是热闹。因为是省政府的职工福利餐厅,食客几乎都是外省人,大堂上各省口音交杂,就是没有台湾口音。跑堂招呼我们坐在一张铺着红白桌巾的小圆桌,笑脸男子殷勤询问四阿姨的口味,四阿姨语气明快,听不出内心情绪:「我没有不吃的东西,我也不熟这里的菜,一切您来决定,我通通乐意接受。」
还没上菜,汽水就来了,这是意外的惊喜,我的心情已经好得不得了。不久之后,菜也上来了,都是家里不曾吃过的外省菜,每一道菜都很美味。我对其中一道「葱烧海参」特别感到印象深刻,在此之前我从未吃过海参,这时觉得它软糯带脆的口感新奇,而它饱吸酱汁的滋味也十分甘美。
两个大人拘谨地轻声谈着话,男子怕冷场,嘴巴不停地说话,还一面拿着筷子劝菜;四阿姨小心着她的口红和难得穿来的洋装,抿着小口斯文地咀嚼着。他们都吃得不多,笑脸男子只好不断把菜挟到我的碗里来,我发现大人们不会在乎我吃了多少,就放胆捡好吃的拚命吃。我喝完了一整瓶汽水,男子又要了一瓶,我看见四阿姨飞来一个严厉的眼神,我假装没看见。
最后晚餐终于结束了,剩下一桌的饭菜,男子笑呵呵地说:「小弟弟要不要来一点冰淇淋呀?」四阿姨正要推辞,我却朗声说:「好呀。」四阿姨转头给我一个杀人的眼神,但我把头别开,管他呢,回家以前没有人会处罚我,此刻我好像要什么就会有什么呢。
第一部 家族私史 山的那一边
我猜想我知道五阿姨的存在,只是我不曾见过她。
三阿姨每天煮饭、炒菜、洗衣、缝衣,做了大部分的家事,家里从来少不了她忙碌的身影,妈妈只要碰到任何头痛的麻烦事,总是习惯大叫三阿姨的名字来救命:「连娇!连娇!」当然,妈妈叫的是日文,娇字唸起来像是「救救我」的救字,而三阿姨总是立即应声出现,成为名符其实的救星。
四阿姨有一段时间不在家,我们都知道她出门在外,可能是在某处工作吧?六阿姨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像个电影明星,她在银行上班,打扮的模样有种都会的时尚感。她给我们小孩子表演过一个工作特技,把一叠百张綑好的十元钞票解开,用手指顺过一遍之后,从中一分为二。
「每边都是五十张。」她很有信心地说。
我们拿来数了数,果然都是五十张。再试一次,还是一张不差。我们吵着问她怎么做到的,她慧黠地眨眨眼,笑着说:「熟能生巧呀。」
再表演数钞票,一叠钞票在手中扇形张开,好像拿着一副扑克牌,她快速地用手指头十张十张去数,百张钞票只消三、四秒就数完了。
七阿姨,也就是末子阿姨,年纪还小,只是个青春期的大女孩,皮肤晒得黑黑的,像个庄稼女,但她有一双灵动的大眼睛,笑起来很漂亮。她是负责照顾我的贴身保姆,成天把我背在背上,四处去蹓躂。
二阿姨年纪和妈妈较近,早嫁人了,就住在对街,她的小孩比我大哥还大,是我这一辈里最大的,大表哥因而成为我们当中的孩子王。但是二阿姨不知怎的和妈妈吵架了,弄得后来不太来往。
二、三、四、六、七,五个阿姨来来去去,没有人提及排行第五的阿姨,但我猜想我知道五阿姨的存在,只是不曾见过她。
五
三阿姨有了归宿,妈妈又对远行归来的四阿姨婚事感到焦急,循旧例又由人介绍了另一位在省政府工作的外省人,相亲之后,双方印象都良好,才有今天的约会之议。但我说四阿姨和三阿姨个性是不一样的,行走过江湖的四阿姨有着男孩子般的气慨,她剪了一头俐落短发,讲的普通话也和她的短发一样清脆俐落,连口音都不像台湾人。四阿姨可不像三阿姨那么温柔婉约,脸上虽然也笑容可掬,一抹眼神却锐利得可以杀人,谈吐用语虽然也客气有礼,当中却不难听出坚定的立场和坚硬的决心;妈妈有时候也感叹四阿姨生错了女儿身,如果她不是生来就穿裙子,可能会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业。
这位外貌像电影明星、内心其实是英雄豪杰的四阿姨,如今正牵着我的手,大步向门外走去,准备去赴人生一场重要的约会。妈妈跟着我们到了门外,一位脸上堆满殷勤笑容的男子早已伫立等在三轮车旁,年纪恐怕是比适婚年龄更大若干岁了。他的头发剪得很短,露出青色的头皮,上身穿着白色清洁的中山装,下身穿的是灰色的西装裤,白色短袜和黑色大头皮鞋,看得出来是规矩正当的人。但他拿着一方蓝色条纹手帕频频拭汗,看得出他的紧张,当然,南台湾的秋天傍晚有时候还有仲夏的感觉。
三人坐上三轮车,四阿姨技巧地把我安置在中间,那就给了她在狭小空间中一点安全的距离。车伕卖力踩着踏板往隔壁村庄驶去,天色偏蓝还未尽暗,路灯已经亮了,清风拂面,可以闻见两旁稻田的气味。男子用很客气的口气与四阿姨聊天,大部分是问一些家里的事情,还不断地发出笑声,似乎是害怕无话可说的冷场,偏偏四阿姨是很酷的,答案干净俐落,两个字说得清楚的,绝不用三个字,弄得这位老实的外省人有点招架不住。
好不容易来到了餐厅,像是用来办结婚喜宴的大厅上摆满大小桌子,满堂宾客劝酒喧哗,很是热闹。因为是省政府的职工福利餐厅,食客几乎都是外省人,大堂上各省口音交杂,就是没有台湾口音。跑堂招呼我们坐在一张铺着红白桌巾的小圆桌,笑脸男子殷勤询问四阿姨的口味,四阿姨语气明快,听不出内心情绪:「我没有不吃的东西,我也不熟这里的菜,一切您来决定,我通通乐意接受。」
还没上菜,汽水就来了,这是意外的惊喜,我的心情已经好得不得了。不久之后,菜也上来了,都是家里不曾吃过的外省菜,每一道菜都很美味。我对其中一道「葱烧海参」特别感到印象深刻,在此之前我从未吃过海参,这时觉得它软糯带脆的口感新奇,而它饱吸酱汁的滋味也十分甘美。
两个大人拘谨地轻声谈着话,男子怕冷场,嘴巴不停地说话,还一面拿着筷子劝菜;四阿姨小心着她的口红和难得穿来的洋装,抿着小口斯文地咀嚼着。他们都吃得不多,笑脸男子只好不断把菜挟到我的碗里来,我发现大人们不会在乎我吃了多少,就放胆捡好吃的拚命吃。我喝完了一整瓶汽水,男子又要了一瓶,我看见四阿姨飞来一个严厉的眼神,我假装没看见。
最后晚餐终于结束了,剩下一桌的饭菜,男子笑呵呵地说:「小弟弟要不要来一点冰淇淋呀?」四阿姨正要推辞,我却朗声说:「好呀。」四阿姨转头给我一个杀人的眼神,但我把头别开,管他呢,回家以前没有人会处罚我,此刻我好像要什么就会有什么呢。
第一部 家族私史 山的那一边
我猜想我知道五阿姨的存在,只是我不曾见过她。
三阿姨每天煮饭、炒菜、洗衣、缝衣,做了大部分的家事,家里从来少不了她忙碌的身影,妈妈只要碰到任何头痛的麻烦事,总是习惯大叫三阿姨的名字来救命:「连娇!连娇!」当然,妈妈叫的是日文,娇字唸起来像是「救救我」的救字,而三阿姨总是立即应声出现,成为名符其实的救星。
四阿姨有一段时间不在家,我们都知道她出门在外,可能是在某处工作吧?六阿姨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像个电影明星,她在银行上班,打扮的模样有种都会的时尚感。她给我们小孩子表演过一个工作特技,把一叠百张綑好的十元钞票解开,用手指顺过一遍之后,从中一分为二。
「每边都是五十张。」她很有信心地说。
我们拿来数了数,果然都是五十张。再试一次,还是一张不差。我们吵着问她怎么做到的,她慧黠地眨眨眼,笑着说:「熟能生巧呀。」
再表演数钞票,一叠钞票在手中扇形张开,好像拿着一副扑克牌,她快速地用手指头十张十张去数,百张钞票只消三、四秒就数完了。
七阿姨,也就是末子阿姨,年纪还小,只是个青春期的大女孩,皮肤晒得黑黑的,像个庄稼女,但她有一双灵动的大眼睛,笑起来很漂亮。她是负责照顾我的贴身保姆,成天把我背在背上,四处去蹓躂。
二阿姨年纪和妈妈较近,早嫁人了,就住在对街,她的小孩比我大哥还大,是我这一辈里最大的,大表哥因而成为我们当中的孩子王。但是二阿姨不知怎的和妈妈吵架了,弄得后来不太来往。
二、三、四、六、七,五个阿姨来来去去,没有人提及排行第五的阿姨,但我猜想我知道五阿姨的存在,只是不曾见过她。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