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斗》
分类: txts3
权派。过去有个流传很广的说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强无暇东顾,推动了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欧战确实为中国人腾出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决定性的是本国的制度建设。统计数字表明,欧战前中国民族工商业已以较高速度发展,大战爆发只是加快了发展速度。
清末新政和袁世凯政府在经济制度方面的建树,应该得到公允的评价。
此外,在21条交涉过程中,他尽心尽力,努力减少损失;被迫签字后,布置官员拖延抵制,使之成为废纸。
创巨痛深的历史教训
中国人重视以史为鉴。近代中国是今日中国的昨天,“殷鉴不远”,晚清、民国时期许多经验教训正确加以总结,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经济建设有些地方其实是重蹈洋务运动的覆辙,代价非常沉重。不能责怪学者没有及时提出警告,关键在有没有着力维护一个让学者们敢于讲真话的宽松、自由的环境。历史人物在我们的读物中被涂抹得面目全非,不过是学术文化环境不正常的体现。
时至今日还要用政治和阶级标签去干涉自然科学和技术研究的蠢人,大约已经极为罕见;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研究受干扰的情况却并不鲜见。可是,半个多世纪让我们付出代价最巨的恰恰是后一领域的失误。让人们头脑清醒的最好办法是掐指算一算,有哪次学术批判是搞对了的?
在1958年席卷全国的“拔白旗,插红旗”的学术大批判后,创造社巨子、时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的冯乃超说了一句话:“这是以无知批有知!”著名经济史学家、先师梁方仲教授则说:“乱拳打不倒老师傅!”他们一语道破困扰中国学术文化几十年的噩梦的实质,这两句警世箴言应该永远记取。
学术文化研究承担着国家学术文化传承和更新的重任。学术文化的是非只能在自由讨论中让时间和读者自行作出判断,任何行政干预都只能带来负面效果。应像延安当年对待曾国藩那样,既有人斥之为汉奸,也有人力倡拜读其家书、治兵语录。
广东不是说要建设文化大省吗?离开正常的学术文化环境建设,只能培植一批谨小慎微的庸才,还会产生一些不学有术的鼠辈。那些叱咤风云、冲破陈腐的大师可能刚一露头就被打得遍体鳞伤!
2003年5月13日星期二写完
原载于2003年5月14日星期三《羊城晚报》
李鸿章:几个无可辩驳的史实
丹祖的大文《李鸿章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羊城晚报》2003年6月14日),重述了流行多年的观点,读后的感觉是作者对有关史料和史实很不熟悉。作者也是中国近代史错误观点的受害者,不必苛责。思想和学术本来应该多元并存,定于一尊,窒息文化、学术,让中国蒙羞、中国人受难的岁月不应重演。史学应该用史实说话,拒绝不管出于什么动机的扭曲。李鸿章其人其事非常复杂,即使说清一个重大问题,也非一篇短文所能胜任。这里只能对有关问题略加评点,聊博有兴趣的读者一粲。
太平天国的“革命”
作者说:“李鸿章正是……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一个著名刽子手。”这里的要害在于太平天国是不是真的是一场“革命”。
时至19世纪中叶,以绝对平均主义加绝对专制的《天朝田亩制度》为纲领,无论从现代自由、民主的观点,还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上毫无疑义是反动的。实践呢?腐朽、荒淫、惨无人道地互相残杀……与历代末世暴君毫无二致。摆脱意识形态的扭曲后,要从中找到什么革命的气息,难度很大。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妇女的状况是文明的标尺。让我们看看半边天的遭遇,也许对“天国”实际生活可以略窥一二。“太平军造反之初,为断绝参加者的后路,财产充公,房屋烧掉,全家参加,自然连同母妻姐妹女儿。”在此基础上,出个把女将领本在情理之中。此外,还开过一次女科,傅善祥中了女状元,被任命为东王府簿书,成了杨秀清的秘书兼情妇。6 除了这些被一再吹捧的所谓妇女解放外,还有一些绝对不能触犯的制度性的规矩:
1.罕见的男女隔离制度。男孩从4岁起,女孩从5岁起就要隔离,即使是兄弟姐妹和父母见面都要距离一丈以外。不管军民,即使是夫妻也要分别编入男营、女营,男馆、女馆,不能同住。
2.天王正式承认的妻有88个,编号为记,省得天王费脑筋;另有近两千妇女在宫中为他服务。其他文武官员则按级别配给几十至几个老婆。在1855年以前,除几个王爷外,其他官员和普通士兵、老百姓,如有男女交合或同性恋者一律砍脑袋!
3.坚决维护三纲。洪秀全的《天父诗》说得清清楚楚,妇女们:“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净,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喙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欢喜,八该打;眼左望右望,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洪秀全他们压迫妇女不限于打、杀,而且使用各种闻所未闻的酷刑。其中一种叫‘煲糯米’:一说系用硫磺火点天灯,即《御制千字诏》:‘淫乱秽亵,硫磺烧尔’,《天父诗》第四百九十:“‘面突乌骚身腥臭,喙饿臭化烧硫磺。’一说是将受刑者绑跪大锅水中,慢火煨水升温,至臀股煮烂而死。”7
有人愿意歌颂这样的“革命”,自然有他的
清末新政和袁世凯政府在经济制度方面的建树,应该得到公允的评价。
此外,在21条交涉过程中,他尽心尽力,努力减少损失;被迫签字后,布置官员拖延抵制,使之成为废纸。
创巨痛深的历史教训
中国人重视以史为鉴。近代中国是今日中国的昨天,“殷鉴不远”,晚清、民国时期许多经验教训正确加以总结,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经济建设有些地方其实是重蹈洋务运动的覆辙,代价非常沉重。不能责怪学者没有及时提出警告,关键在有没有着力维护一个让学者们敢于讲真话的宽松、自由的环境。历史人物在我们的读物中被涂抹得面目全非,不过是学术文化环境不正常的体现。
时至今日还要用政治和阶级标签去干涉自然科学和技术研究的蠢人,大约已经极为罕见;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研究受干扰的情况却并不鲜见。可是,半个多世纪让我们付出代价最巨的恰恰是后一领域的失误。让人们头脑清醒的最好办法是掐指算一算,有哪次学术批判是搞对了的?
在1958年席卷全国的“拔白旗,插红旗”的学术大批判后,创造社巨子、时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的冯乃超说了一句话:“这是以无知批有知!”著名经济史学家、先师梁方仲教授则说:“乱拳打不倒老师傅!”他们一语道破困扰中国学术文化几十年的噩梦的实质,这两句警世箴言应该永远记取。
学术文化研究承担着国家学术文化传承和更新的重任。学术文化的是非只能在自由讨论中让时间和读者自行作出判断,任何行政干预都只能带来负面效果。应像延安当年对待曾国藩那样,既有人斥之为汉奸,也有人力倡拜读其家书、治兵语录。
广东不是说要建设文化大省吗?离开正常的学术文化环境建设,只能培植一批谨小慎微的庸才,还会产生一些不学有术的鼠辈。那些叱咤风云、冲破陈腐的大师可能刚一露头就被打得遍体鳞伤!
2003年5月13日星期二写完
原载于2003年5月14日星期三《羊城晚报》
李鸿章:几个无可辩驳的史实
丹祖的大文《李鸿章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羊城晚报》2003年6月14日),重述了流行多年的观点,读后的感觉是作者对有关史料和史实很不熟悉。作者也是中国近代史错误观点的受害者,不必苛责。思想和学术本来应该多元并存,定于一尊,窒息文化、学术,让中国蒙羞、中国人受难的岁月不应重演。史学应该用史实说话,拒绝不管出于什么动机的扭曲。李鸿章其人其事非常复杂,即使说清一个重大问题,也非一篇短文所能胜任。这里只能对有关问题略加评点,聊博有兴趣的读者一粲。
太平天国的“革命”
作者说:“李鸿章正是……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一个著名刽子手。”这里的要害在于太平天国是不是真的是一场“革命”。
时至19世纪中叶,以绝对平均主义加绝对专制的《天朝田亩制度》为纲领,无论从现代自由、民主的观点,还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上毫无疑义是反动的。实践呢?腐朽、荒淫、惨无人道地互相残杀……与历代末世暴君毫无二致。摆脱意识形态的扭曲后,要从中找到什么革命的气息,难度很大。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妇女的状况是文明的标尺。让我们看看半边天的遭遇,也许对“天国”实际生活可以略窥一二。“太平军造反之初,为断绝参加者的后路,财产充公,房屋烧掉,全家参加,自然连同母妻姐妹女儿。”在此基础上,出个把女将领本在情理之中。此外,还开过一次女科,傅善祥中了女状元,被任命为东王府簿书,成了杨秀清的秘书兼情妇。6 除了这些被一再吹捧的所谓妇女解放外,还有一些绝对不能触犯的制度性的规矩:
1.罕见的男女隔离制度。男孩从4岁起,女孩从5岁起就要隔离,即使是兄弟姐妹和父母见面都要距离一丈以外。不管军民,即使是夫妻也要分别编入男营、女营,男馆、女馆,不能同住。
2.天王正式承认的妻有88个,编号为记,省得天王费脑筋;另有近两千妇女在宫中为他服务。其他文武官员则按级别配给几十至几个老婆。在1855年以前,除几个王爷外,其他官员和普通士兵、老百姓,如有男女交合或同性恋者一律砍脑袋!
3.坚决维护三纲。洪秀全的《天父诗》说得清清楚楚,妇女们:“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净,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喙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欢喜,八该打;眼左望右望,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洪秀全他们压迫妇女不限于打、杀,而且使用各种闻所未闻的酷刑。其中一种叫‘煲糯米’:一说系用硫磺火点天灯,即《御制千字诏》:‘淫乱秽亵,硫磺烧尔’,《天父诗》第四百九十:“‘面突乌骚身腥臭,喙饿臭化烧硫磺。’一说是将受刑者绑跪大锅水中,慢火煨水升温,至臀股煮烂而死。”7
有人愿意歌颂这样的“革命”,自然有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