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尼》
分类: txts3
穿过变化无常的沙滩。
然而,真正了解罗尼是不可能的。每次潮涨潮落,这里都有所不同,小潮过后,就会有尸骨显露出来。大多数时候是动物,有时候是人,这些人和动物自认为读懂了这个地方,能躲开危险的潮水,却不想最终埋骨至此。有时候会同时出现人和动物的尸骨,那是一个牲畜贩子和他的羊淹死在这里与坎布里亚郡相交的老渡口。在他们死后的一个世纪或者更久,罗尼将他们的尸骨推向陆地,仿佛是在证明一个观点,即:
了解罗尼的人绝不会靠近海水。但我们和比利·塔珀除外。
——●——
比利是当地的一个酒鬼。没人不认识他。他以前是个很体面的人,现在却堕落至此,他的经历就跟恶劣气候一样,成了这个地方的传说,而且,对母亲和维尔弗雷德神父这样的人,他是个上好的反面教材,他们一提起他,潜台词就是说酗酒害人不浅。比利·塔珀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一个惩罚。
据说他曾在一所文法男校里教音乐,也有人说他是苏格兰一所女校的校长,还有人说那所学校不在苏格兰,而是在南方,要不就是在赫尔,反正说哪里的都有。他的过去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众口一词,那就是他酗酒成瘾,整天疯疯癫癫。关于他的怪癖,更是传闻不断。比如他住在洞穴里,他在怀特黑文用锤子杀了人,还比如他有个女儿。他觉得只要找到石块和贝壳,将它们进行某种组合,就能让他变成隐形人,所以他常常把鹅卵石装在衣兜里,跌跌撞撞地去小海格比的钟锚酒馆,他以为人们看不见他,就偷喝别人酒杯里的酒,结果被打得鼻青脸肿,据说他鼻子上的那块凹陷就是这么来的。
我不知道这些传说有多少真多少假,但那不要紧。你要是见到比利·塔珀这个人,就能知道别人说的事确实有可能发生过。
我们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从莫克姆到诺特恩德的海岸线公路上一个镶嵌着鹅卵石的混凝土巴士车站,那是1973年,我当时只有十二岁,汉尼十六岁。那天,父亲不在,他一大早就和维尔弗雷德神父、贝尔德博斯夫妇出门,去了二十英里外的村教堂观赏那儿的染色玻璃,教堂的窗户是哥德复兴式风格,气派不凡,图案是耶稣降水的故事。所以母亲决定带我和汉尼去兰开斯特采购食物,再去图书馆看《旧约·诗篇》展览,母亲会抓住所有机会,让我们了解我们的信仰的历史。从比利脖子上挂的纸板来看,我们和他要去同一个目的地,他有几十块这样的纸片,方便巴士司机了解他要去往何处。
至于他去过或是需要去的其他地方,都是他从睡梦中惊醒后想出来的。比如肯德尔,普雷斯顿,曼彻斯特,赫尔。他姐姐住在赫尔——这条信息记录在一块亮红色的方形纸板上,他用一根鞋带系着纸板挂在脖子上,而上面的内容或许在急救中十分有用,有他的名字,他姐姐的电话号码,还有一条用大写字母写成的注意事项,说他对青霉素过敏。
他对青霉素过敏这一点,让小时候的我很感兴趣。我特别想知道他注射了青霉素会怎么样,想知道那种药给他造成的损伤会不会比他给自己造成的损伤还严重。我从未见过有人像他那样不爱惜身体。他的手指和手掌都很脏,每一道纹路都发黑。鼻子两侧是塌陷的,眼睛扭曲着,眼窝深陷。他的头发一直垂到脖子,他的脖子上满是刺青,所以整个脖子看起来是海蓝色的。要我说,他拒绝清洗身体这一点,还真有种大无畏的精神,毕竟母亲经常拿着毛巾,硬要给我和汉尼洗洗刷刷。
他瘫坐在长凳上,旁边的地上摆着一个大半已空的瓶子,里面装着邪恶的酒,腿上放着一个好像已经发霉的小土豆,可说来也怪,这样的情景,竟使我感觉很舒服。似乎他本该只有个生土豆。在我看来,穷困潦倒的人就该吃这种东西,一点一点地咬着吃,足足吃上几个星期,吃完后,趁在大道小路上游荡的时候,再找一个。还搭便车。能偷什么就偷什么。坐火车逃票。对那个年纪的我来说,流浪是带着几分浪漫色彩的。
他在睡梦中喃喃自语,衣兜里叮当作响,好像真跟所有人说的一样,里面装满了石块。他像是在大骂一个叫欧里尔的人,这个人有匹马,却欠他钱不还。他醒过来之后,看到我们在车站,便尽力表现出一副彬彬有礼又清醒的样子,还冲我们笑,露出三四颗发黑扭曲的牙齿,并且脱下贝雷帽,对母亲致意,母亲也对他微微一笑,不过,她又拿出了面对陌生人的那一套,立即开始上下打量他,然后,她坐在那儿一声不吭,有点厌恶,还有点害怕,只希望盯着空荡荡的公路看,就能把巴士盼来。
如同大多数醉汉一样,比利也不寒暄几句,一上来直接就说真心话,把一颗血淋淋破碎的心掏给我看,活像是一块生牛肉。
“酒就是魔鬼,不要酗酒,小伙子。就因为这玩意儿,我现在搞得一无所有了。”他一边说一边举起酒瓶,喝了一大口,“看到这道疤了吗?”
他扬起一只手,将袖口卷上去。一道红色的缝合疤痕横穿匕首和波霸女郎的文身图案,从手腕一直延伸到手肘。
“知道是怎么弄的吗?”
我摇摇头。汉尼则瞪大眼睛看着。
“从屋顶上摔下来弄的,骨头摔折了,从这个位置穿了过来。”他说着伸出一根手指,比
然而,真正了解罗尼是不可能的。每次潮涨潮落,这里都有所不同,小潮过后,就会有尸骨显露出来。大多数时候是动物,有时候是人,这些人和动物自认为读懂了这个地方,能躲开危险的潮水,却不想最终埋骨至此。有时候会同时出现人和动物的尸骨,那是一个牲畜贩子和他的羊淹死在这里与坎布里亚郡相交的老渡口。在他们死后的一个世纪或者更久,罗尼将他们的尸骨推向陆地,仿佛是在证明一个观点,即:
了解罗尼的人绝不会靠近海水。但我们和比利·塔珀除外。
——●——
比利是当地的一个酒鬼。没人不认识他。他以前是个很体面的人,现在却堕落至此,他的经历就跟恶劣气候一样,成了这个地方的传说,而且,对母亲和维尔弗雷德神父这样的人,他是个上好的反面教材,他们一提起他,潜台词就是说酗酒害人不浅。比利·塔珀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一个惩罚。
据说他曾在一所文法男校里教音乐,也有人说他是苏格兰一所女校的校长,还有人说那所学校不在苏格兰,而是在南方,要不就是在赫尔,反正说哪里的都有。他的过去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众口一词,那就是他酗酒成瘾,整天疯疯癫癫。关于他的怪癖,更是传闻不断。比如他住在洞穴里,他在怀特黑文用锤子杀了人,还比如他有个女儿。他觉得只要找到石块和贝壳,将它们进行某种组合,就能让他变成隐形人,所以他常常把鹅卵石装在衣兜里,跌跌撞撞地去小海格比的钟锚酒馆,他以为人们看不见他,就偷喝别人酒杯里的酒,结果被打得鼻青脸肿,据说他鼻子上的那块凹陷就是这么来的。
我不知道这些传说有多少真多少假,但那不要紧。你要是见到比利·塔珀这个人,就能知道别人说的事确实有可能发生过。
我们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从莫克姆到诺特恩德的海岸线公路上一个镶嵌着鹅卵石的混凝土巴士车站,那是1973年,我当时只有十二岁,汉尼十六岁。那天,父亲不在,他一大早就和维尔弗雷德神父、贝尔德博斯夫妇出门,去了二十英里外的村教堂观赏那儿的染色玻璃,教堂的窗户是哥德复兴式风格,气派不凡,图案是耶稣降水的故事。所以母亲决定带我和汉尼去兰开斯特采购食物,再去图书馆看《旧约·诗篇》展览,母亲会抓住所有机会,让我们了解我们的信仰的历史。从比利脖子上挂的纸板来看,我们和他要去同一个目的地,他有几十块这样的纸片,方便巴士司机了解他要去往何处。
至于他去过或是需要去的其他地方,都是他从睡梦中惊醒后想出来的。比如肯德尔,普雷斯顿,曼彻斯特,赫尔。他姐姐住在赫尔——这条信息记录在一块亮红色的方形纸板上,他用一根鞋带系着纸板挂在脖子上,而上面的内容或许在急救中十分有用,有他的名字,他姐姐的电话号码,还有一条用大写字母写成的注意事项,说他对青霉素过敏。
他对青霉素过敏这一点,让小时候的我很感兴趣。我特别想知道他注射了青霉素会怎么样,想知道那种药给他造成的损伤会不会比他给自己造成的损伤还严重。我从未见过有人像他那样不爱惜身体。他的手指和手掌都很脏,每一道纹路都发黑。鼻子两侧是塌陷的,眼睛扭曲着,眼窝深陷。他的头发一直垂到脖子,他的脖子上满是刺青,所以整个脖子看起来是海蓝色的。要我说,他拒绝清洗身体这一点,还真有种大无畏的精神,毕竟母亲经常拿着毛巾,硬要给我和汉尼洗洗刷刷。
他瘫坐在长凳上,旁边的地上摆着一个大半已空的瓶子,里面装着邪恶的酒,腿上放着一个好像已经发霉的小土豆,可说来也怪,这样的情景,竟使我感觉很舒服。似乎他本该只有个生土豆。在我看来,穷困潦倒的人就该吃这种东西,一点一点地咬着吃,足足吃上几个星期,吃完后,趁在大道小路上游荡的时候,再找一个。还搭便车。能偷什么就偷什么。坐火车逃票。对那个年纪的我来说,流浪是带着几分浪漫色彩的。
他在睡梦中喃喃自语,衣兜里叮当作响,好像真跟所有人说的一样,里面装满了石块。他像是在大骂一个叫欧里尔的人,这个人有匹马,却欠他钱不还。他醒过来之后,看到我们在车站,便尽力表现出一副彬彬有礼又清醒的样子,还冲我们笑,露出三四颗发黑扭曲的牙齿,并且脱下贝雷帽,对母亲致意,母亲也对他微微一笑,不过,她又拿出了面对陌生人的那一套,立即开始上下打量他,然后,她坐在那儿一声不吭,有点厌恶,还有点害怕,只希望盯着空荡荡的公路看,就能把巴士盼来。
如同大多数醉汉一样,比利也不寒暄几句,一上来直接就说真心话,把一颗血淋淋破碎的心掏给我看,活像是一块生牛肉。
“酒就是魔鬼,不要酗酒,小伙子。就因为这玩意儿,我现在搞得一无所有了。”他一边说一边举起酒瓶,喝了一大口,“看到这道疤了吗?”
他扬起一只手,将袖口卷上去。一道红色的缝合疤痕横穿匕首和波霸女郎的文身图案,从手腕一直延伸到手肘。
“知道是怎么弄的吗?”
我摇摇头。汉尼则瞪大眼睛看着。
“从屋顶上摔下来弄的,骨头摔折了,从这个位置穿了过来。”他说着伸出一根手指,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