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旧体诗》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哲哀;
四海飘零余一死,青天尚在敢心灰!
(四) 贺冰心先生移寓歌乐山
敢为流离厌战争,乾坤终古一浮萍;
茅庐况足遮风雨,诗境何妨壮甲兵。
移竹渐添窗影绿,飞花时映彩霞明;
鸟声人语山歌乐,自有文章致太平!
一九四一年
(载一九四一年八月二十三日《新蜀报》)

赠涤非词人
词客天南去,碧鸡金马间;山光十日酒,渔唱一溪烟。
春雨花开落,秋云梦往还;此中多妙趣,回首几千年!
一九四一年

蜀村小景
蕉叶清新卷月明,
田边苔井晚波生。
村姑汲水自来去,
坐听青蛙断续鸣。
一九四二年

题静庐写秃松小品
作图如作字,笔笔走龙蛇。
霜苔墨数点,老干鳞皆花。
风雪一千载,岁岁无奇葩。
春来枝自绿,鸟雀歌朝霞。
落笔何朴拙,以见我生涯。
那堪为蜂蝶,肆意逐繁华。
(载一九四二年五月十三日《新蜀报》)

白云寺
万里愁思草不芳,青山碧血两茫茫。
离家已感游僧似,报国何容野鹤翔?
年月有碑仍帝宋,诗歌愤世岂师唐?
松花欲坠白云杳,一点佛心判贼王。
一九四六年
(载一九四六年一月《文选》创刊号)

题关良“凤姐图”诗
自古有恋爱,唯难尽自由。
最好作皇帝,四海齐叩头。
秀色细选刷,宫中百美收。
一旦厌金紫,微服闲出游。
旅舍逢娇小,轻灵似野鸥。
飘飘龙心悦,金口涎欲流。
百般肆调戏,龙步舞不休。
可怜弱女儿,含怒倍娇羞。
宛转拜尘埃,富贵乃所求。
呜呼!
皇帝恋爱得自由。
为打油诗题凤姐图
( 重要提示:如果书友们打不开t x t 8 0. c o m 老域名,可以通过访问t x t 0 2. c o m备用域名访问本站。 )
一九四二年
(载一九四七年二月一日《新民报》(晚刊))

赠荀慧生
荀生胸有好山川,笔下风流胜自然。
赠我云林一段景,长松巨瀑接青天。
(慧生老友为画扇吟此致谢一九五八年八月时全国曲艺代表在首都会演)
四大演员于剧艺多所创造,复精绘事,真艺术界之多面手。
予藏有梅、程、尚三公作品,今得荀公笔墨,交映生辉,可傲人矣。
(舍 再题)

赠陈叔通
夫子风流爱赤梅,
月明不待美人来。
晴霞红日花如海,
枝是珊瑚珠是苔。
因忆蜀中朱砂梅立春前放蕊香艳无比,故与素心腊梅予所喜爱。

再集马派名剧 -赠马连良
淮河营外火牛阵,
天水关头白蟒台,
三字经陈十道本,
状元谱上百花开。
一九六一年立夏日

内蒙即景
(小诗九首)
小引
我不大会写诗。可是,今年夏天,到内蒙去参观访问了数十日,路上不容易写散文,于是就随时作些小诗,记下所见所闻。严格地说,它们不能算作诗,不过是些文字较比整齐的笔记而已。
(一)
街排巷比宛如裁,户户窗前花盛开。
双髻儿童争问客:缘何不到我家来?
哲里木盟的大林公社是一面卫生红旗,街道干净,人家干净,常常有人从各处来参观学习。儿童们总愿意客人到自己家来访问,否则有些失望。人家里真干净,最突出的是堂屋里往往有一眼小井,为是用水方便。井上护以小木栏。打这么一眼小井只用四十多圆钱。正是:
(二)
街明树媚午风凉,小院无尘路两旁,
方便大娘勤洒扫,玲珑小井室中央。
(三)
歌声呼应帕低昂,老少翩翩午兴长,
报晓鸡鸣三两遍,村头仍唱好姑娘。
内蒙东部哲盟有一种民间集体舞蹈,名“安代”,载歌载舞,引人入胜。从前,这种舞蹈是为驱疫赶鬼的,作用如跳大神。媳妇或姑娘若闹病,邻居们便群至门前,唱着问她有什么委屈,唱着安慰她,并劝她加入集体舞。她舞了会儿,心中痛快些,也许病就好起来。现在,大家不再迷
信,可是还非常喜爱这种舞蹈,把驱鬼跳神改成鼓舞生产,互相以歌挑战应战。每到节日,大家越跳越高兴,便跳到深夜。每人手执绸帕一条,扬帕顿步,十分好看,往往祖孙三代同舞。请看下面:
(四)
驱鬼当年跳大神,出新“安代”喜推陈,
声声老少歌生产,五色丝巾三代人!
(五)
舞帕飞旋锦扇开,万人争看二人台:
霸王鞭响春风起,花雨缤纷燕去来。
二人台是内蒙人民最喜爱的一个剧种。演员舞扇,舞巾,且舞霸王鞭,都很好看。舞帕飞旋,疾似春燕。
(六)
诗人新谱“汉宫秋”,马上琵琶泪不流。
壮志和亲青塚在,二千年事说从头!
(七)
青山黑水豁胸襟,不作凄凉出塞吟,
妙笔今传千古愿,长城南北一条心!
以上两首是访昭君墓时写给曹禺同志的,因为他正拟写王昭君剧本,一变前人的看法,化凄楚为欢快。
(八)
风卷荒沙暗九天,摇摇土屋浪中船,
孤灯白日昏如夜,已过清明未下田!
这是当年赤峰郊外的光景,风沙肆虐,年年歉收,农民无衣无食,只好逃荒。现在呢?请看:
(九)
塞上红山映碧池,茅亭望断柳丝丝;
临风莫问秋消息,雁不思归花落迟!
是呀,赤峰郊外新辟红山公园,山红水碧,登高远眺,四面新柳成林。人民公社筑坝开渠,护渠有林,护田有林,沙漠变为良田。谁知道,将来连大雁亦乐此不复南归矣!
(载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北京文艺》)

内蒙东部纪游
(一)大兴安岭二首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