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密档血将军庙
分类: qsxs
奉呢?他或许是别人呢,只不过名字里有个奉字。”高长胜反问道。
“这绸缎上的字迹出现了新野和吴汉。据史书记载,邓奉家乡在新野,而且邓奉是因为吴汉才起兵与光武帝刘秀为敌的。”乔纳森说道,“还有将军一词,当时在新野和吴汉为敌的将军除了邓奉之外不会有别人了吧?”
“没错,确实是。”高长胜点头表示同意,“没想到乔纳森教授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其实高长胜已经看出来了,综合这几点,这块绸缎上写的奉郎一定是邓奉,就是想问一下乔纳森教授,看看他对这块绸缎的了解。
听了高长胜的夸奖,乔纳森摇了摇头,连说了几声“No”,接着说:“因为这个绸缎,我学习了几个月的中国汉代历史。”
“教授,这两个人是怎么死的,相信你们一定也做过相关检测了吧?”高长胜问道。
“确实,经X射线检查,他们好像是突然掉入冻土层的缝隙之中。这个男的浑身有一些伤痕,可能是在和什么东西搏斗的时候造成的。具体说就是绸缎上所记载的——血人,虽然我并不知道这个所谓的血人究竟指的是什么。这个女子除了脚跟处骨折之外,全身并没有其他重大的伤痕,应该是掉在了冻土的缝隙之中,把脚摔骨折了。又冻又饿,昏迷之后,直接在零下10℃的冻土层中沉睡了千年。”
“通过分析,我们暂时也只能了解到这么多了。”乔纳森教授摸了摸额前所剩无几的头发,“不过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高所长,这个绸缎上记载的血人、水人,以及海虫、冥岛、鱼水等几个词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具体指的是什么?在中国的古文献资料里有没有相关记载?可能是我们美国毕竟对中国文化了解得少,这方面还得请像高先生这样的专家释疑。”
高长胜看着这几个词也是头晕:血人?海虫?水人?冥岛?鱼水?
显然,从字面意思判断,血人和海虫以及水人都应该是指动物,而冥岛应该是指一个地名,鱼水应该是一种液体。
第三章女尸的疑问
这些词语的字面意思很好推断,可是究竟它们指的是什么?“血人”显然不能看成是浑身带血的人,“鱼水”更不能看作是养鱼的水。“水人”是水族人?这个解释基本也不成立,虽然中国古代存在过水族人,但是很明显,是这艘大船在海面上遭受到一种他们称为“海虫”生物的袭击,然后“水人”把他们救了。从这里理解,“水人”倒更像是在海洋里的一种“人”。高长胜也是如坠五里雾中,想不出个所以然。
他虽然做了这么多年的考古工作,古文字也研究过不少,古籍也看过许多,但是这些字眼儿还是头一回看到。
高长胜也没有故作深沉,而是直接说道:“教授,十分抱歉,就我所了解到的知识而言,这些词语的准确解释我目前还给不了您。不过我想,通过考察和研究会有结论的。”
“好的,高先生,我相信通过咱们的努力,最后一切都会弄清楚的。”乔纳森教授说道。
高长胜又拿起了那块黑色的晶板,看到上面有一些不规则的纹理,他用手指敲击了一下,发出一声很清脆的鸣响。
“教授,这块晶板是您从这个女尸的身体上发现的?”
“嗯,不错,是我亲自取下来的。”乔纳森教授说道,“当时,这个女人的双手握着这块晶板,非常紧,显然这个对她是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教授,你在资料中说这块晶板非常硬,那么经你们做过的实验,这块晶板到底有多硬?”
乔纳森教授做了一个手势,说道:“高所长,这块晶板的硬度超乎我们的想象。您知道,在自然界中,金刚石是最硬的天然物质,硬度为10,我们用金刚石划这块晶板,金刚石的尖头在显微镜下有了划痕,而这块晶板却毫发无伤。具体是多硬,我们的仪器现在无法测量。”
“既然这块晶板这么硬,那么它上面的纹理是怎么形成的?难道天然就是这样?”高长胜问道。
“这个嘛,高先生,我和你一样疑惑。”乔纳森教授笑道。
奇特的女尸,古怪的晶板,绸缎上那些难解的词语,预示着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件。
高长胜和乔纳森教授等人又根据历史严谨地分析了一下这块绸缎上所书写的内容。
这个绸缎上的文字翻译成汉语大意就是:“妾乘着船,乘风破浪,与四十名战将一起赶赴冥岛,途中遭遇到海虫的袭击,差一点儿造成船只倾覆,幸亏得到了水人的帮助,才得以生还。然后,我们继续赶赴冥岛。在海上遇到雷暴天气,船只着火,只有我和部将梁邱隽两人逃到一个荒岛(这里的荒岛看起来是指加拿大)。在荒岛上,妾和梁邱隽与血人遭遇,然后和血人打了起来,但是不是血人的对手,在逃跑时掉到了一个深洞之中,这个洞非常寒冷(这就应该是冻土层),妾考虑到难以生还,所以用血在绸缎上写字。在新野和奉郎你的感情,妾永远记在心里,本打算先暗地里刺杀吴汉,但是考虑到还是先救你要紧,所以先去冥岛取鱼水。现在妾被困在这里,希望奉郎看到……”
高长胜说道:“乔纳森教授,这个绸缎上现在除了这几个难以解释的词语之外,我还有一个更大的疑惑。”
“我想我已经知道高先生的疑惑是什么了。”乔纳森说道,
“这绸缎上的字迹出现了新野和吴汉。据史书记载,邓奉家乡在新野,而且邓奉是因为吴汉才起兵与光武帝刘秀为敌的。”乔纳森说道,“还有将军一词,当时在新野和吴汉为敌的将军除了邓奉之外不会有别人了吧?”
“没错,确实是。”高长胜点头表示同意,“没想到乔纳森教授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其实高长胜已经看出来了,综合这几点,这块绸缎上写的奉郎一定是邓奉,就是想问一下乔纳森教授,看看他对这块绸缎的了解。
听了高长胜的夸奖,乔纳森摇了摇头,连说了几声“No”,接着说:“因为这个绸缎,我学习了几个月的中国汉代历史。”
“教授,这两个人是怎么死的,相信你们一定也做过相关检测了吧?”高长胜问道。
“确实,经X射线检查,他们好像是突然掉入冻土层的缝隙之中。这个男的浑身有一些伤痕,可能是在和什么东西搏斗的时候造成的。具体说就是绸缎上所记载的——血人,虽然我并不知道这个所谓的血人究竟指的是什么。这个女子除了脚跟处骨折之外,全身并没有其他重大的伤痕,应该是掉在了冻土的缝隙之中,把脚摔骨折了。又冻又饿,昏迷之后,直接在零下10℃的冻土层中沉睡了千年。”
“通过分析,我们暂时也只能了解到这么多了。”乔纳森教授摸了摸额前所剩无几的头发,“不过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高所长,这个绸缎上记载的血人、水人,以及海虫、冥岛、鱼水等几个词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具体指的是什么?在中国的古文献资料里有没有相关记载?可能是我们美国毕竟对中国文化了解得少,这方面还得请像高先生这样的专家释疑。”
高长胜看着这几个词也是头晕:血人?海虫?水人?冥岛?鱼水?
显然,从字面意思判断,血人和海虫以及水人都应该是指动物,而冥岛应该是指一个地名,鱼水应该是一种液体。
第三章女尸的疑问
这些词语的字面意思很好推断,可是究竟它们指的是什么?“血人”显然不能看成是浑身带血的人,“鱼水”更不能看作是养鱼的水。“水人”是水族人?这个解释基本也不成立,虽然中国古代存在过水族人,但是很明显,是这艘大船在海面上遭受到一种他们称为“海虫”生物的袭击,然后“水人”把他们救了。从这里理解,“水人”倒更像是在海洋里的一种“人”。高长胜也是如坠五里雾中,想不出个所以然。
他虽然做了这么多年的考古工作,古文字也研究过不少,古籍也看过许多,但是这些字眼儿还是头一回看到。
高长胜也没有故作深沉,而是直接说道:“教授,十分抱歉,就我所了解到的知识而言,这些词语的准确解释我目前还给不了您。不过我想,通过考察和研究会有结论的。”
“好的,高先生,我相信通过咱们的努力,最后一切都会弄清楚的。”乔纳森教授说道。
高长胜又拿起了那块黑色的晶板,看到上面有一些不规则的纹理,他用手指敲击了一下,发出一声很清脆的鸣响。
“教授,这块晶板是您从这个女尸的身体上发现的?”
“嗯,不错,是我亲自取下来的。”乔纳森教授说道,“当时,这个女人的双手握着这块晶板,非常紧,显然这个对她是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教授,你在资料中说这块晶板非常硬,那么经你们做过的实验,这块晶板到底有多硬?”
乔纳森教授做了一个手势,说道:“高所长,这块晶板的硬度超乎我们的想象。您知道,在自然界中,金刚石是最硬的天然物质,硬度为10,我们用金刚石划这块晶板,金刚石的尖头在显微镜下有了划痕,而这块晶板却毫发无伤。具体是多硬,我们的仪器现在无法测量。”
“既然这块晶板这么硬,那么它上面的纹理是怎么形成的?难道天然就是这样?”高长胜问道。
“这个嘛,高先生,我和你一样疑惑。”乔纳森教授笑道。
奇特的女尸,古怪的晶板,绸缎上那些难解的词语,预示着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件。
高长胜和乔纳森教授等人又根据历史严谨地分析了一下这块绸缎上所书写的内容。
这个绸缎上的文字翻译成汉语大意就是:“妾乘着船,乘风破浪,与四十名战将一起赶赴冥岛,途中遭遇到海虫的袭击,差一点儿造成船只倾覆,幸亏得到了水人的帮助,才得以生还。然后,我们继续赶赴冥岛。在海上遇到雷暴天气,船只着火,只有我和部将梁邱隽两人逃到一个荒岛(这里的荒岛看起来是指加拿大)。在荒岛上,妾和梁邱隽与血人遭遇,然后和血人打了起来,但是不是血人的对手,在逃跑时掉到了一个深洞之中,这个洞非常寒冷(这就应该是冻土层),妾考虑到难以生还,所以用血在绸缎上写字。在新野和奉郎你的感情,妾永远记在心里,本打算先暗地里刺杀吴汉,但是考虑到还是先救你要紧,所以先去冥岛取鱼水。现在妾被困在这里,希望奉郎看到……”
高长胜说道:“乔纳森教授,这个绸缎上现在除了这几个难以解释的词语之外,我还有一个更大的疑惑。”
“我想我已经知道高先生的疑惑是什么了。”乔纳森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