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之重建天庭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宽了心,毕竟是自己亲骨肉。而自己年逾不惑才有这么一个儿子,别说是神异,哪怕真的是怪物,又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可还是提醒道“夫人,这事你知我知,以后可休要再提!”

  刘氏立马眉开眼笑,连连点头答应。莫道侯门深似海,便是一县县丞家门内也有龃龉,有了这个孩子,自己日后在孙家就是说一不二了。

  这时的孙旭,早在接生婆长篇大论时便已酣然入睡,哪还管这许多。夫妇二人见爱子依旧酣睡,房间这许多动静也不曾吵到他,心下一暖,安心了许多。

  孙左尹单讳一个斌字,是本地金华府的左尹,今年已年愈不惑;而女子则是孙斌的第五房妾室刘氏。孙家代代单传,自然要广撒大网了。而在大武朝,妻妾攀比成风,孙斌协助金华府府尹牧守一方,属从五品,跟其他士绅官吏相比,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

  忽然,刘氏想到了什么,提醒道“老爷,孩子尚未取名呢?”

  孙斌这才反应过来,因不知男女,他并未提前想好自己孩子的名字。这边刘氏突然发问,一时之间哪会有主意?

  愣神间,只听一声雄鸡啼叫,二人齐齐往窗口看去。刘氏凌晨之时便开始腹痛预产,诞下男婴时天已蒙蒙亮了。这个时候,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通过窗户洒进了房间,照在这一家三口身上。初秋有些凉意的早晨,却被这阳光弄得温暖了起来。

  “朝阳初上,旭日东升,我看不如就取个旭字吧。夫人意下如何?”看着此情此景,孙斌有了主意。

  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两世姓名竟同音同意。

  刘氏自己哪有什么注意,丈夫说什么就是什么咯!难道还能让她取名字?以她只会写不到十个字的水平,不得取个狗剩、屁头之类的?岂不是有辱斯文。

  刘氏因预产折腾了一晚,再加上刚刚生产完,进了点食就躺下休息了。看母子二人都睡下了,孙斌这才安心地换了身衣服,往衙署去了。

  没人注意到,放在床头的那方小印正在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仿佛风中的蜡烛一般摇曳不定。


第二章 修持不易印助力

  时光悠悠,转眼便是十八年过去了。这十八年的时间里,孙旭逐渐弄清楚了很多事情。

  他穿越过来的这个地方叫做大武国。他父亲乃是本地金华府的左尹。所谓左尹便是府尹的副职。

  不过他已经不想吐槽这个时空复杂的官职了,不仅府有左右尹,州也有左右刺史。而作为主要的吏员府丞却没有副职,一县长官县令也没有副令,朝廷的最高官职有丞相的同时还有枢密使,丞相是文职,枢密使是武官。这一切的一切都跟孙旭所知大相径庭。

  知道这些之后,孙旭以为他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完全没出现在史书上的朝代。加上孙家祖上几代经商,到了孙斌这一代方才弃商入仕,颇有家资,作为一个前世只知道宅在家的人来说,他已经做好了混吃等死的准备。

  可是,当孙旭听说金华府辖下有一个郭北县时,就顿觉不妙。再等他听到这郭北县还有个兰若寺,且本来香火不旺的庙宇由于年久失修,和尚们陆续去外地寺庙挂单,逐渐的寺庙就没落下去了时,他才发现他似乎是来到了那个传说中的聊斋世界。

  孙旭所在的大武国,原有一位贤君在位,文有丞相治国安邦,武有枢密使扫荡乾坤,不说年年风调雨顺,也算是岁岁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交口称赞,民间更口口相传:

  文曲星降世,

  武曲星临凡,

  匡扶不世主,

  文章武功传。

  不过,听父亲讲,在孙旭一岁的那年,老丞相与枢密使双双离世,不久,老贤君也驾崩了。而新君继位之后,却不学先皇恭俭爱贤之风,专爱享乐,每年都要在全国选秀。曾经先皇在位三十六年间,不过才选过两次秀。那三年一度的抡才大典,也被新帝破坏的不成样子。他为了排挤老臣,几乎隔一年便要加开一次恩科。不仅如此,丞相与枢密使十几年间,不知换了多少次。朝廷宰辅更替如同儿戏,这哪有一点贤君之风?

  现在的朝堂乌烟瘴气,先皇积蓄三十六年的政治清明,几年间就被废止了。甚至听人讲,就在去年,新皇不知从哪里请来一位有道之士,名曰“普渡慈航”,居然要立其为护国法丈,位居丞相之上。

  起初朝臣们哪里肯依。想他们饱读诗书,十年寒窗方得进入仕途,不知多少年的摸爬滚打才能在朝廷取得一席之地。可那道人空口白牙,有什么资格敢领衔文武百官?不过,在普渡慈航施展了几次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之后,堂下哪还有反对之声?纵然还有忠义之士,可是哪里还能做得了主。

  孙旭这几年结合所见所闻才发现,自己这是到了一个多么蛋疼的世界。

  这个世界,妖怪可是占寺为王,食髓为乐,哪怕正道人士燕赤霞,看到夏侯剑客死于非命,也只能认同树妖那强词夺理的说辞;这个世界,妖怪可以扮作神佛,蛊惑世人,甚至敢以如来金身吸食满朝文武血肉;这个世界,妖怪敢占据枉死城,强拘鬼魂......这个世界充满妖魔,可是诸天神佛却无影无踪,简直如同闯入了地狱难度的副本。

  不过幸好,孙旭还有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