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贞观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一老一少正谈着,周天肚子又叫唤一声,俗话说得好,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大业十年出生的周天已经十七岁了,正是饭量最大的时候,同样灵魂占据了这躯体的周天也继承了原周天的饭量!
吴老汉笑了笑又拿出几块胡饼:“吃吧,你这娃莫要客气,尽管吃,不够老汉给你下汤饼。”
现在谁要给周天说大唐饭食难吃,他能一巴掌拍死!不是难吃,是因为不饿!
吴老汉拿出来的胡饼一共是四块,加上之前吃的,五个胡饼吃完再加三碗水,周天也混了个半饱。
至于吴老汉说的汤饼,就算是周天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再让老人家去做汤饼。
“多谢吴老爹,小子饱了!”
吴老汉知道周天肯定没有吃饱,自己的大儿子吴平一顿都要吃十几块胡饼的,这个和大儿子年龄差不多的娃子就算不敌吴平的饭量,五块胡饼也吃是不饱的,再说一看就是饿了许久的。
两人又一番交谈后,周天才知道眼前这位打铁吴老爹才四十出头!
这个年代四十出头就如六十老人一般自称老汉,身形相貌也如老人一样,可想而知生活条件和医疗是多么落后。
这光吃不干也不行呀,吃个半饱的周天主动起身停止了闲聊,开口要求帮吴老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吴老汉见他身板倒也硬实,便让他帮忙用火钳夹住烧红的铁块,他用铁锤敲打。
叮叮当当不知不觉的到了日暮时分。
周天也累的有些直不起腰来,之前吃的那五块胡饼也早就消化完了。
吴老汉把打造成型的一把锄头扔进水槽里淬火后,拍拍手。
“天娃子,今日就到这,等我家平娃回来后,老汉给你俩下汤饼,正好你俩也认识认识。”
也不怕拉肚子周天吨吨吨的灌了几碗凉水,一屁股坐在门槛上:“吴老爹,你家大娃为何不打铁?”
“唉!你说平娃呀!这怂货自从偷着投了府兵,跟随李大将军破东突厥归来后,便拿着赏钱整日在长安城游荡,老汉说了也没用,等他赏钱花光了,老汉看他还出去浪不!”
周天呵呵一笑:“老爹莫要担忧,年轻人都这样,万里征战能全身而归就不错了,至于晃荡,放松一下也好,毕竟这战场可是尸山血海呀……”
吴老汉一听立刻觉得周天见识不凡。
“天娃子说的没错!平娃刚回家那几日夜夜做梦喊杀,老汉求了道观神灵也无济于事,过了好一阵子才慢慢好起来。”
“老爹,这叫战场综合症,让你家平娃多散心,不要想征战的事就好……”
越聊越是投机,赵老汉觉得自己捡了个宝。
“天娃子可是读过书?”
“我家就在任城县,离圣人之地并不远,年幼也读了一些圣贤书,只是家道中落便无力再读。”
周天现在完全适应了大唐人的谈话习惯,这个社会百姓往往很敬重读书人。
一顿胡吹乱侃,再时不时冒出几句之乎者也的,完全显示了自己一副酸秀才模样。
就那几句之乎者也听得吴老汉是云雾缭绕不明所以,又心中有一些对读书人天生的敬意。
“天哥儿,不等平娃了,老汉先给你下汤饼,莫要饿着。”
从天娃子到天哥儿的称呼转变,让周天很是感叹读书人在大唐的地位。
连儿子都不等的吴老汉刚要去后面宅院下汤饼招待周天。
“爹!额回来咧!唉!今日晦气!本想立个功抓住那穿越者,哪曾想……”
回来的吴平一眼就看见坐在自家铁匠铺门槛上的周天。
他有些结巴的指着周天:“你…你…周天?”
周天又好笑的指着他:“你是吴平?吴老爹的大娃?”
吴平点头刚要说话,吴老汉开心的上前道:“原来你俩认识呀!”

第五章 李淳风观星
人生何处不相逢,刚魂穿第一天就又这种“喜悦”确实让周天真的很喜悦。
自从大唐颁布行文通告后,大唐各道都进行了对“穿越者”的悬赏,凡是举报抓获名为“穿越者”的,只要查实就会得到百贯赏金。
百贯是什么概念呢?现在大唐米价不过一五文,一贯又是一千文钱。
一百贯就是十万文钱,两万斗米,两千担粮食!
这两千担粮食足够一辈子都吃不完!
两百贯在豪门巨族眼里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讲,那就是一笔让人衣食无忧的巨款。
吴平当时之所以举报周天着实是贪图赏金而并不是他说的什么为大唐。
初次相见是不愉快的,再次相逢又是尴尬的。
吴平很不解自己老爹为何收留周天,还把自己做为夜宵的胡饼全部给这小子果腹。
可是他爹吴老汉在家中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吴平就是再不愿意也只能捏着鼻子和周天一起端着人头大的陶碗蹲在门槛前大口吸溜着汤饼。
汤饼与其说是面条不如说是面片更为贴切。
大唐的面粉远不如后世那样白也不劲道,吴老汉的手艺也确实是一般。
可就是这一巨碗大多如糊状的面片,被周天就着一小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