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霸三国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韩将军可知,去年大雪,我族中死去大量的牛羊,我族中勇士都饿着肚子度过整个寒冬,其他部落甚至出现冻死的情况・・・・・・・”

韩遂也沉默了,这事他是知道的,虽然以前冬天羌族中总是要死点人的,但是去年死的特别多。都是以前的好几倍了。岳父的族中可是过的不错,毕竟有董卓的资助嘛,他每次要快到冬天了就把不强壮的牛羊卖给董卓。董卓呢,自然运粮食给他了,白花花的大米,冬季就以肉食辅加米饭,日子不要过的太舒适哦。

“韩将军,可否将此事上达天听。”

韩遂只能已连续的沉默来代替。韩遂有苦自知,大汉现在都不知乱成什么样子了,各地都有饿死的,被贪官污吏害死的百姓,皇上都没有关心,何况你们羌族。那个坐在皇宫的皇帝只知道钱。他自己想想也有些气愤。

董卓岳父马上用羌族的相互敬礼的姿势,右手锤左胸,向韩遂一鞠:“求韩将军为我等羌族部落做主。”

“沙族长何须如此,并非文约不想,奈何是文约不能够也。“

“韩太守若如此说,我等羌族必反矣。”董卓岳父假装气愤的说道。

“沙族长怎可如此说。”

“无粮可食,不―得―不―反!”沙族长一字一顿的说到。”

“沙族长不可,此事需从长计议。”

“我族的安危就交于韩大人了,唯韩大人之命是从。”(沙族长站在矮一级的位置上了)

“如此,如此・・・・・・”韩遂自己有点迷糊了。

“韩大人,告退。”

韩遂一直想得到羌族的支持,不想现在一只有20000余战士的一个部落竟然向他求助,说的白一点更像是效忠,只要帮这只羌族部落度过难关,就等于多了20000的骑兵军队,20000骑兵,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一个不小的势力。他从没考虑过羌族会骗他,因为他知道,羌族一向说一不二,说到做到。

但他怎么不想想这位羌族的话中有点逻辑性在里边,羌族中中向来直来直去,他们有这个智慧吗?(就这几句可费了董卓不少脑细胞)再说羌族其他人有过这样吗,要反了还会来通知你这位替大汉牧守一方的官员,虽然你在羌族里有点小小的名气。

过了数日,又有一个羌族的小部落的首领来找韩遂,要韩遂帮助度过难关,以后若有战事可助其取胜,要不然就肯定反了,韩遂又是高兴又失落,小部落,小部落,虽说是小部落,但可战人数也达500到3000,这个部落的战士就有2000余,如此数千的骑兵部队也是天下可去,奈何到现在自己好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

过了月余,又有一位小部落首领来拜托韩遂搞些粮食过下个冬天,可是凉州本来就是一个粮食比较缺乏的地方,哪来更多的粮食来给他们呢。韩遂和他闲聊了一会,走时那位族长只给韩遂一句话,我也不想反,但我的族人都想反了。

三位首领说辞也韩遂也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便去找到称为3大羌族的族长,说出了实情,那三位族长也说出了他们都想反汉的想法。并且说许多小族长都向他们反映族人饿死,冻死。牛马卖不出好价钱。生活得不到保障,他们不得不反。如此韩遂也走上了反汉的道路。

韩遂呢,自然去联合众多羌族部落,不管大中小部落,要求一起反汉,羌族中已北宫伯玉为代表,说起来韩遂还是有些谋略的,不仅去联合太平道教,指定好反汉的时间,还去联合当地的太守,已威武郡守马腾为代表,又或威胁,或胁迫式的邀一些其他郡县的守军将领加入,可是一个“不小心”,一位家奴听到了韩遂联合反汉之事,并迅速在西凉传播,此事马上传入洛阳的士族之中,几乎同时传到了张让和何进的耳中。洛阳的士族资格最老的,也是最有实力的,和其他地区的士族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张让也是耳目遍布天下。

二人马上告知皇上,终究是张让离皇上近了一步,先将此事先告知皇上,皇上大怒,马上召集朝中大臣上殿。

百官皆到,上的殿来自是三跪九叩不提,皇帝此时到也不急不忙,张让在旁边用他那特有的尖尖的声调说:“有事禀报,无事退朝。”不知道西凉造反的事的官员就郁闷了,平时总是不上早朝,一上早朝就谈钱,这次是皇上你特意叫我们来的,怎么就不说事呢,不会又是谈钱吧。而知道的也不敢带头,反正他们已经将此事禀告给何进了,这事就交给何进了,出头鸟可是要给钱的,每次上朝说话就给点钱财,虽然他们家大业大,可也不愿意啊。

此时只有何进出来说事了:“禀皇上,听闻西凉韩遂携西凉羌族一起造反。”

“此事啊父已禀告于我。”皇上有点愤怒的说,“朕待他们不薄,他们为何要造反!”皇上在百官面前叫张让为“啊父”。这就是张让的实力,也可见十常侍对皇宫的控制力。

“禀皇上,此事尚未证实,需・・・・・・”

张让尖细的声音马上响起:”要等叛军打到长安才去平叛吗?禀皇上,应立即组织大军前去平叛。”

何进有些焦急的说:“皇上,若韩遂没有反,朝廷大军前去捉拿他,他便真的反了。”

皇上也有些犹豫了:“若此,朕该当如何?”

百官沉默了,皇帝倒是有些着急,为何,长安可是列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