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文男二苟命日常
分类: qsxs
「善意满满」做正确动作教苏岚什么叫风雅。
平凡百姓一辈子能吃几次万金一个的生瓜蛋子?何苦斤斤计较让老人家自尊难堪。老农没见过世面偷吃地上西瓜,苏岚一起吃,总不会叫老农一人尴尬。
反正慎刑司抄家抄的兵荒马乱,谁能注意堂堂苏家透明大少爷坐在旮旯啃瓜。
酸不拉几的苦涩感充斥舌尖,苏岚吃的表情僵硬,心里骂骂咧咧,不是傻瓜笨蛋,谁没事闲的受罪要花万金吃劳什子凤鸣西瓜。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6
“京城事端无常,谁能名留青史”
范老先生面容慈祥,“孩子,怎不见你家大人在侧?”
“我阿娘已经走了多年,”少年人安静内敛,鸦睫微颤,“我父亲也刚被拷走。”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勉强可以听出此时少年平静的面容底下是何等不安脆弱。
范老先生若有所思,这许是苏大人口中的「愚钝孩子」。
愚钝不愚钝不知道,但看的出来他确实很担心他的父亲――至少性情纯善。
如何叫这孩子放松心情、打开心扉?
“那我们不谈这个,”范老先生深觉人生无常,放柔声音道,“假如我是给你讲童生试的先生,你想问我什么?”
少年沉默看他一眼,似乎十分为难。
老人家咧嘴憨厚笑道,“你想问什么都好,我什么都懂一点点。”
不管诗书礼乐、还是骑射琴棋,在京城他都少有敌手,一定能收获这样大的孩子崇拜目光――尤其是个三次童生试不中的迷茫少年。
少年能问什么?不外乎童生试里两三句不懂的话,童生试教材都是他写的,又有什么可怕?
见老人执着,苏岚只好绞尽脑汁思考问题。
一个种地的老农,问什么问题才能叫他答上来,以此认真满足一下老人家争强好胜要角色扮演的迫切心情?
最终少年踌躇放下西瓜,“好吧。”
“那我问你,一亩地西瓜什么时候施肥、一次要施多少肥、什么时候要排水放水、收获后能储藏多久、村里一斤熟了的西瓜到京城卖多少钱?”
范老先生:??
京城的童生试已经卷到要考种西瓜脱贫致富的一百种方法了吗?
好在他种地十年,勉勉强强能把少年问题答个七七八八。绞尽脑汁解答完的范老先生战略性摸胡子,“你看,我说我什么都会的。”
少年营业性点头肯定,举起手拍了拍,“哇,先生你都会的啊,你好厉害。”
闻言,范老先生表面矜持,心里名为骄傲的小花花悉数枯萎凋零。
十年不在京城,教材内容竟然改革从诗书礼乐仁义善改成了种地卖瓜脱贫致富――这搁谁谁顶得住?
时代在进步,他十年隐居深山自给自足、与世隔绝,现在已经是个微不足道落后人士了。
范老先生他懊恼,他后悔,他自责,他对自己思想觉悟落后痛彻心扉,脸上也不免有了落寞神色。
温热的干瘦手指轻轻包住他手背,坚硬的金属被塞进他手里。老人家抬眼看见少年沉默寡言的坐在身侧,红绳系着的磨损铜钱正在自己手心。
望着手心铜钱,老人家沉默很长时间,垂眼叹道,“我年老体衰,恐活不长久。”
又恐收了你这拜师礼做你老师教不了你你什么、误你良多。
若真是一个胡作非为的坏孩子,他想死前拼一把试试将恩人家的孩子拉入正道――
但偏偏是个很乖巧很懂事的孩子。
老人家总会夜里梦魇,又害怕重蹈覆辙,再把一个乖巧孩子教成不知道德廉耻与亲姐苟合的人间恶鬼。
“铜钱还你,我为你介绍个值得你托付铜钱的人。”
苏岚心道,在场人士七七八八,有哪个比眼前老农更穷,饿到去捡地上西瓜。
“你放心,”少年平静开口,“我不缺铜钱。”
范老先生心想,这孩子确实不缺托付铜钱做拜师礼的师长,李先生、易先生、廉先生、尺先生……哪个不是京城名儒?苏家虽说落败已久,但长公主进门,想找什么京城名师并非难事。
天下不缺他一个远离朝堂十载的老先生,他也从不觉得自己比谁高贵厉害。
“但我觉得,先生就是这铜钱最适合的人。”
老人家耷拉着眼皮遮住眼底精光,“可我若收了铜钱,却什么都不给你呢?”
人脉、地位、财富……他这些叫人趋之若鹜的东西若一个都不留给这孩子,叫他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样也好心甘情愿?
“我不要先生你回报什么,也不奢求能给我什么东西。”
“铜钱给你,解闷也好、扔掉也罢,之后的事情都是先生你该去考虑决定,”少年人语重心长的拍了拍老农沟壑纵横的手背,“出门右拐,我觉得你应该需要。”
出门右拐,就是程家的施粥铺子。算算时日,过会儿程姑娘也该回去给人免费施粥。
老人家现在去,绝对能从一群落魄乞丐中做最早最靓的仔,抢上最热乎最新鲜的白粥咸菜。总比来苏府蹭喜气,却只能傻兮兮捡地上生瓜蛋子强。
“由我考虑……由我决定,”老农长长舒气,神色复杂,“你这娃娃还真是什么都不怕。”
哪怕是今上和自己这个老师关系亲如父子的时候,今上对他这个太傅也不托付丝毫信任,更别提将未来由他个外人考虑
平凡百姓一辈子能吃几次万金一个的生瓜蛋子?何苦斤斤计较让老人家自尊难堪。老农没见过世面偷吃地上西瓜,苏岚一起吃,总不会叫老农一人尴尬。
反正慎刑司抄家抄的兵荒马乱,谁能注意堂堂苏家透明大少爷坐在旮旯啃瓜。
酸不拉几的苦涩感充斥舌尖,苏岚吃的表情僵硬,心里骂骂咧咧,不是傻瓜笨蛋,谁没事闲的受罪要花万金吃劳什子凤鸣西瓜。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6
“京城事端无常,谁能名留青史”
范老先生面容慈祥,“孩子,怎不见你家大人在侧?”
“我阿娘已经走了多年,”少年人安静内敛,鸦睫微颤,“我父亲也刚被拷走。”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勉强可以听出此时少年平静的面容底下是何等不安脆弱。
范老先生若有所思,这许是苏大人口中的「愚钝孩子」。
愚钝不愚钝不知道,但看的出来他确实很担心他的父亲――至少性情纯善。
如何叫这孩子放松心情、打开心扉?
“那我们不谈这个,”范老先生深觉人生无常,放柔声音道,“假如我是给你讲童生试的先生,你想问我什么?”
少年沉默看他一眼,似乎十分为难。
老人家咧嘴憨厚笑道,“你想问什么都好,我什么都懂一点点。”
不管诗书礼乐、还是骑射琴棋,在京城他都少有敌手,一定能收获这样大的孩子崇拜目光――尤其是个三次童生试不中的迷茫少年。
少年能问什么?不外乎童生试里两三句不懂的话,童生试教材都是他写的,又有什么可怕?
见老人执着,苏岚只好绞尽脑汁思考问题。
一个种地的老农,问什么问题才能叫他答上来,以此认真满足一下老人家争强好胜要角色扮演的迫切心情?
最终少年踌躇放下西瓜,“好吧。”
“那我问你,一亩地西瓜什么时候施肥、一次要施多少肥、什么时候要排水放水、收获后能储藏多久、村里一斤熟了的西瓜到京城卖多少钱?”
范老先生:??
京城的童生试已经卷到要考种西瓜脱贫致富的一百种方法了吗?
好在他种地十年,勉勉强强能把少年问题答个七七八八。绞尽脑汁解答完的范老先生战略性摸胡子,“你看,我说我什么都会的。”
少年营业性点头肯定,举起手拍了拍,“哇,先生你都会的啊,你好厉害。”
闻言,范老先生表面矜持,心里名为骄傲的小花花悉数枯萎凋零。
十年不在京城,教材内容竟然改革从诗书礼乐仁义善改成了种地卖瓜脱贫致富――这搁谁谁顶得住?
时代在进步,他十年隐居深山自给自足、与世隔绝,现在已经是个微不足道落后人士了。
范老先生他懊恼,他后悔,他自责,他对自己思想觉悟落后痛彻心扉,脸上也不免有了落寞神色。
温热的干瘦手指轻轻包住他手背,坚硬的金属被塞进他手里。老人家抬眼看见少年沉默寡言的坐在身侧,红绳系着的磨损铜钱正在自己手心。
望着手心铜钱,老人家沉默很长时间,垂眼叹道,“我年老体衰,恐活不长久。”
又恐收了你这拜师礼做你老师教不了你你什么、误你良多。
若真是一个胡作非为的坏孩子,他想死前拼一把试试将恩人家的孩子拉入正道――
但偏偏是个很乖巧很懂事的孩子。
老人家总会夜里梦魇,又害怕重蹈覆辙,再把一个乖巧孩子教成不知道德廉耻与亲姐苟合的人间恶鬼。
“铜钱还你,我为你介绍个值得你托付铜钱的人。”
苏岚心道,在场人士七七八八,有哪个比眼前老农更穷,饿到去捡地上西瓜。
“你放心,”少年平静开口,“我不缺铜钱。”
范老先生心想,这孩子确实不缺托付铜钱做拜师礼的师长,李先生、易先生、廉先生、尺先生……哪个不是京城名儒?苏家虽说落败已久,但长公主进门,想找什么京城名师并非难事。
天下不缺他一个远离朝堂十载的老先生,他也从不觉得自己比谁高贵厉害。
“但我觉得,先生就是这铜钱最适合的人。”
老人家耷拉着眼皮遮住眼底精光,“可我若收了铜钱,却什么都不给你呢?”
人脉、地位、财富……他这些叫人趋之若鹜的东西若一个都不留给这孩子,叫他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样也好心甘情愿?
“我不要先生你回报什么,也不奢求能给我什么东西。”
“铜钱给你,解闷也好、扔掉也罢,之后的事情都是先生你该去考虑决定,”少年人语重心长的拍了拍老农沟壑纵横的手背,“出门右拐,我觉得你应该需要。”
出门右拐,就是程家的施粥铺子。算算时日,过会儿程姑娘也该回去给人免费施粥。
老人家现在去,绝对能从一群落魄乞丐中做最早最靓的仔,抢上最热乎最新鲜的白粥咸菜。总比来苏府蹭喜气,却只能傻兮兮捡地上生瓜蛋子强。
“由我考虑……由我决定,”老农长长舒气,神色复杂,“你这娃娃还真是什么都不怕。”
哪怕是今上和自己这个老师关系亲如父子的时候,今上对他这个太傅也不托付丝毫信任,更别提将未来由他个外人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