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时光
分类: qsxs
                    怎么也不会和学生同乐至游泳池的,更别说旁边还有个不拿正眼看人的大喇喇的男人。
开学了,校园不复暑期的安静。这天睡在她下铺的罗音突然对邵伊敏笑得诡秘。邵伊敏奇怪,她和所有人处得都没争执,和罗音则是一向算比较谈得来。罗音读中文系,但并没中文系女孩子常有的文青样,瘦高的个子,短发,清秀的面孔上一个小而略上翘的带几分俏皮的鼻子。罗音人缘很好,无论男生女生,都乐意和她接近。
“哎,邵伊敏,记得赵启智吗?”
伊敏当然记得,赵启智算是师大出了名的中文系才子,学生会干部,也是罗音混的文学社社长,高他们一届。邵伊敏自己从来不参加社团,理由是没时间,不过她前两天才跟罗音一块去看过他们文学社的诗歌朗诵会。对于一个学理科进了数学系的女孩子来说,这个朗诵会倒是一个十分奇特的体验。又是主持又是吉它弹唱又是朗诵的赵启智是当然的主角。眼下文学热大不如前了,但对于处身大学的人又好此道的学生来讲,热情洋溢得仍然真挚。
“他很喜欢你诶,跟我打听了半天你。”
邵伊敏脸红了,她认真回忆一下,好象只是赵启智过来和罗音讲话时,罗音顺带给他们做了介绍。她记得他瘦瘦高高,相貌虽然普通,但自有自信从容的一股子书生意气,她并不认为自己是能第一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女孩子。一转眼,她发现罗音正打量她,显然也在揣度赵启智的热情所为何来。
“看出什么来了没有?”邵伊敏倒好笑了,“学中文的就是有想象力。”
罗音不认为自己有想象力,其实她最大的苦恼就是觉得自己想象力有限,混文学社两年多来已经死了当作家的心。
“我觉得他是喜欢你的平静和理性。”罗音下结论似说:“启智兄这人浪漫有余,欠的就是你这点。”他们在文学社全用的是饶有古风的称呼,某兄某弟的。
“你当这是食疗呀,缺啥吃啥,吃啥补啥。”邵伊敏难得地开了个玩笑,不过她不打算讨论下去了,拿了书包,“我去自修室了,再见。”
师大向以学生恋爱成风闻名,晚上在自习室卿卿我我打情骂俏的大有人在。不过邵伊敏向来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本领,所以她真不知道赵启智静悄悄在她旁边坐了多久。待一篇英语阅读完毕,伸个懒腰,她才看到了伏桌看书的赵启智,她不认为这是巧遇。赵启智抬头对她微微一笑,邵伊敏也微笑点头,她只是和人保持距离,但并不冷淡谁。好在赵启智也不多言,只管自看书。
下了自习,赵启智非常自然地陪邵伊敏往寝室走。他闲闲地说起文学社一个新进来的小师妹写的酸文,邵伊敏也忍俊不禁了。两人在她的宿舍楼下分手,自此以后,赵启智一周总有一次两次陪伊敏上自习了,两人各自看书,然后闲聊着送她回宿舍。这种没压迫感的接近,伊敏倒是不反感。
第三次见苏哲是十月底的一个周六,那天正好乐清乐平过十五岁生日,他们一直在外地做生意的父亲林跃庆也特意赶了回来。林跃庆是个长相气质都十分洒脱干练的中年人,对邵伊敏很客气,上完课后邀请她一块去酒店吃饭,孙咏芝也连声附合,加上两个孩子,伊敏觉得自己没法推辞了。两夫妻走在前面,邵伊敏和小兄妹俩走在后面。
“哎,你们两个,早点不说,我都没给你们准备礼物。”
乐清乐平鬼鬼地笑,差不多同声说:“是不是我要什么都可以?”
“能力范围以内可以。狮子大开口可以找你们的爸爸。”
林跃庆居然听到了,带着笑回头扫他们一眼。
到了酒店事先订好的大包房,邵伊敏发现苏哲早等在那边,另外还有两个孩子的爷爷奶奶等诸多亲戚,满满坐了三桌。邵伊敏很自觉地和一群半大不小孩子一桌,不用费神听他们说什么,自顾吃菜,倒也自在。大家一团祥和,气氛热烈,可是吃着吃着,还是出了状况。
第四章
已经快吃得差不多了,突然只听一声玻璃杯落地的脆响,大家一齐循声看向林跃庆孙咏芝那一桌。孙咏芝站起身来,扫视众人一眼,推开椅子往后退,高跟鞋踩着地上的碎玻璃发出剌耳的破裂声。她手里拿着个手机,但并不是她平常用的那一款。
“真是情深决长呀。”她按着手机浏览,用讥诮的口气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短信一条接着一条,要我念一下吗跃庆?当着你的父母儿女。”
“够了,别疯了,你也该看看场合,有什么话,待会回家再说。”
“回家?回哪个家?”孙咏芝大笑,“你回这些短信时看了场合吗?你尊重你的妻子吗?你重视你的一对儿女吗?”
包房一片死寂,乐平死死抓住邵伊敏的胳膊,指甲掐进了她的皮肤里,伊敏吃痛,安慰地轻抚一下乐平的手背,乐平却毫无反应,和乐清一样呼吸急促看着他们的父母。苏哲站起身走过去,孙咏芝冷笑了。
“什么也别说了苏哲。”她突然抬起手狠命将手机掼向大理石地面,又是一声脆响,手机四分五裂,她蹲下身子,拨弄一下,拾起一片小小的SIM卡,随手掰成了两半扔掉,然后站起来,若无其事地说:“别怕,我不用留什么证据,希望你自己的号码都备了份,另外,再去买个手机吧,跃庆,反正你有的是钱。”
                
                
                
                
                    开学了,校园不复暑期的安静。这天睡在她下铺的罗音突然对邵伊敏笑得诡秘。邵伊敏奇怪,她和所有人处得都没争执,和罗音则是一向算比较谈得来。罗音读中文系,但并没中文系女孩子常有的文青样,瘦高的个子,短发,清秀的面孔上一个小而略上翘的带几分俏皮的鼻子。罗音人缘很好,无论男生女生,都乐意和她接近。
“哎,邵伊敏,记得赵启智吗?”
伊敏当然记得,赵启智算是师大出了名的中文系才子,学生会干部,也是罗音混的文学社社长,高他们一届。邵伊敏自己从来不参加社团,理由是没时间,不过她前两天才跟罗音一块去看过他们文学社的诗歌朗诵会。对于一个学理科进了数学系的女孩子来说,这个朗诵会倒是一个十分奇特的体验。又是主持又是吉它弹唱又是朗诵的赵启智是当然的主角。眼下文学热大不如前了,但对于处身大学的人又好此道的学生来讲,热情洋溢得仍然真挚。
“他很喜欢你诶,跟我打听了半天你。”
邵伊敏脸红了,她认真回忆一下,好象只是赵启智过来和罗音讲话时,罗音顺带给他们做了介绍。她记得他瘦瘦高高,相貌虽然普通,但自有自信从容的一股子书生意气,她并不认为自己是能第一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女孩子。一转眼,她发现罗音正打量她,显然也在揣度赵启智的热情所为何来。
“看出什么来了没有?”邵伊敏倒好笑了,“学中文的就是有想象力。”
罗音不认为自己有想象力,其实她最大的苦恼就是觉得自己想象力有限,混文学社两年多来已经死了当作家的心。
“我觉得他是喜欢你的平静和理性。”罗音下结论似说:“启智兄这人浪漫有余,欠的就是你这点。”他们在文学社全用的是饶有古风的称呼,某兄某弟的。
“你当这是食疗呀,缺啥吃啥,吃啥补啥。”邵伊敏难得地开了个玩笑,不过她不打算讨论下去了,拿了书包,“我去自修室了,再见。”
师大向以学生恋爱成风闻名,晚上在自习室卿卿我我打情骂俏的大有人在。不过邵伊敏向来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本领,所以她真不知道赵启智静悄悄在她旁边坐了多久。待一篇英语阅读完毕,伸个懒腰,她才看到了伏桌看书的赵启智,她不认为这是巧遇。赵启智抬头对她微微一笑,邵伊敏也微笑点头,她只是和人保持距离,但并不冷淡谁。好在赵启智也不多言,只管自看书。
下了自习,赵启智非常自然地陪邵伊敏往寝室走。他闲闲地说起文学社一个新进来的小师妹写的酸文,邵伊敏也忍俊不禁了。两人在她的宿舍楼下分手,自此以后,赵启智一周总有一次两次陪伊敏上自习了,两人各自看书,然后闲聊着送她回宿舍。这种没压迫感的接近,伊敏倒是不反感。
第三次见苏哲是十月底的一个周六,那天正好乐清乐平过十五岁生日,他们一直在外地做生意的父亲林跃庆也特意赶了回来。林跃庆是个长相气质都十分洒脱干练的中年人,对邵伊敏很客气,上完课后邀请她一块去酒店吃饭,孙咏芝也连声附合,加上两个孩子,伊敏觉得自己没法推辞了。两夫妻走在前面,邵伊敏和小兄妹俩走在后面。
“哎,你们两个,早点不说,我都没给你们准备礼物。”
乐清乐平鬼鬼地笑,差不多同声说:“是不是我要什么都可以?”
“能力范围以内可以。狮子大开口可以找你们的爸爸。”
林跃庆居然听到了,带着笑回头扫他们一眼。
到了酒店事先订好的大包房,邵伊敏发现苏哲早等在那边,另外还有两个孩子的爷爷奶奶等诸多亲戚,满满坐了三桌。邵伊敏很自觉地和一群半大不小孩子一桌,不用费神听他们说什么,自顾吃菜,倒也自在。大家一团祥和,气氛热烈,可是吃着吃着,还是出了状况。
第四章
已经快吃得差不多了,突然只听一声玻璃杯落地的脆响,大家一齐循声看向林跃庆孙咏芝那一桌。孙咏芝站起身来,扫视众人一眼,推开椅子往后退,高跟鞋踩着地上的碎玻璃发出剌耳的破裂声。她手里拿着个手机,但并不是她平常用的那一款。
“真是情深决长呀。”她按着手机浏览,用讥诮的口气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短信一条接着一条,要我念一下吗跃庆?当着你的父母儿女。”
“够了,别疯了,你也该看看场合,有什么话,待会回家再说。”
“回家?回哪个家?”孙咏芝大笑,“你回这些短信时看了场合吗?你尊重你的妻子吗?你重视你的一对儿女吗?”
包房一片死寂,乐平死死抓住邵伊敏的胳膊,指甲掐进了她的皮肤里,伊敏吃痛,安慰地轻抚一下乐平的手背,乐平却毫无反应,和乐清一样呼吸急促看着他们的父母。苏哲站起身走过去,孙咏芝冷笑了。
“什么也别说了苏哲。”她突然抬起手狠命将手机掼向大理石地面,又是一声脆响,手机四分五裂,她蹲下身子,拨弄一下,拾起一片小小的SIM卡,随手掰成了两半扔掉,然后站起来,若无其事地说:“别怕,我不用留什么证据,希望你自己的号码都备了份,另外,再去买个手机吧,跃庆,反正你有的是钱。”